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提出了DNA是双螺旋结构的假说。这一假说的提出标志着生物时代的开端,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其实,最早发现这个假说的并不是他们。早在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就从自己拍的极为清晰的DNA(脱氧核酸)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他为此还举行了一次报告会。然而弗兰克林生性自卑多疑,总是怀疑自己论点的可靠性,最后放弃了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说。
如果说弗兰克林是个对自己有信心的人,坚持自己的假说,并继续深入调查研究,我想这一伟大的发现将会永远记在他的名下。
一些着名的节目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他们自信乐观、侃侃而谈的一面,却不知道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深深地自卑过。
十几年前,他发奋努力,拔得头筹,从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大学。第一天上课的时候,与他邻桌的女同学开口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从小地方来的人,觉得这种问题显得有点瞧不起他。他因为这一句问话,整整一个学期都没敢和同班女生说话,以至于过完一个学期,很多同班的女同学都还不认识他。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沉浸在自卑的阴影当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墨镜,来掩饰自己的内心。
他就是现在每天淡定从容地和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的中央电视台着名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
无独有偶,二十年前,身为北京人的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因为从小就很胖,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总担心同学会嘲笑她跑起步来一副愚笨的样子,嫌她长得难看,甚至于大学快结束的时候,因为没有参加体育长跑,差点不能毕业。老师对她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但她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却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傻乎乎地跟着老师,老师去哪她就去哪,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算她及格了。
她现在也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着名节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个完全因为才气而走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岗位的,她的名字叫张越。
在一个电视晚会上,张越对白岩松说:“如果那时候我们是同学,可能是永远都不会说到话的两个人。因为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城里的姑娘,怎么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会瞧得上我呢?”
这些名人同样也会有自己自卑的地方。你知道自己自卑的点在哪里吗?你知道你心中的自卑长什么样子吗?你的自卑程度有多大?这里列出一个意象检测法,让你可以全方位地去认识自己的自卑全貌。
1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里,舒适且放松地坐好或平躺下,然后随着下面的引导语做想象;
2想象你走在一条路上,前面隐约可见一座城镇。随着逐渐走近,你会发现它是一座非常完备的城镇。你在这儿要寻找一处不知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完工的建筑。因为是在想象中,所以你可以轻松地找到它,虽然它可能在这座城镇中不很容易发现;
3当你在想象中,看到这座建筑时,首先要关注它的外观、质地、大小、哪里没有完工等情况;然后,你走进去,看看里面的光线、陈设、有没有人住在那里或者有没有动物居住在那里,这些人或动物的特征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心情如何?你在看到他们后,你的心情和态度是怎样的?
4看看这些人或动物是如何应对该建筑中未完工的部分的;
5前面的信息都了解后,走出建筑,看看它与周围建筑或环境的关系是什么,然后就可以走回来时的路,睁开眼睛。
如果你能够顺利的按照引导语清晰地想象出整个过程,说明你具有正视自卑的勇气,敢于面对自我人格中的缺陷;如果你对人、动物的意象能有一种积极的了解和探究,说明对自卑的接纳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想象出的画面,尤其是对建筑物内部情形的想象不清晰时,说明你对自己的自卑感体会还有差距,多做几次或在想象中耐心等待,就会变得清晰,这将是增加你自信的过程。
如果想象出的画面出奇得好或特别得差(包括你的整体感受和意象),则说明自卑已成为困扰你的一个问题,你应该立即去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第二节)别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其实自卑的人也能活出精彩,甚至影响别人,在关键时刻能散发与众不同的光彩,就看他能不能撕掉自己身上自卑的标签。但如果你是个固执的自卑者,你总执着于自己各种各样的不足,那我告诉你,你的生活注定是个悲剧。与其在悲剧中被折磨,不如不要被我的语句折磨,赶快把书扔掉,洗漱上床睡觉吧。
因为几次人生的小挫折,就让你一蹶不振,将自己以前的一切全都否定。这样的自卑就像一个黑洞,把你带进无边的黑色空间中,慢慢地吞噬着你的人生。它在你的前方竖起了一道厚实的墙壁,把你和成功、快乐等人生的乐趣全部隔离。
你的心态逐渐变得消沉,自卑开始控制你的意识和生活,当你想突破围墙,走出这个昏暗的空间,自卑还会拉着你说:“外面的世界不安全。”
这时如果不下决心摆脱它,你以后会因为错过这次机会而感到后悔,毕竟人生短暂,能有几次这种机会呢?
你谈恋爱的权利,和人交往的权利等都被它剥夺了。你周围的朋友们都生活得那样多姿多彩,而自己却过着只能用看电视、玩游戏来打发时间的日子。你有没有想过,这完全是你自己选择的生活。你开始酗酒、吸烟,企图用“暴力”来麻痹自己,岂不知这对你毫无帮助,只是把你推向深渊的助力而已。也许到你生命尽头的那一天,来缅怀你的朋友都会说:“其实他是一个很棒的人,只是不知道着了什么魔,会这样作践自己。”人生就此惨淡收场。
多看看、多学习身边那些积极向上的人,看看自信为他们带来了什么?是曙光,是温情,是感动,是幸福!别人都可以,你为什么不行呢!
自卑是成功的起点
当然,自卑也不只是有邪恶的一面,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关计夫,一生都从事于研究人类的自卑感。他认为,因自卑感而沉沦甚至毁灭的事例,历来并不鲜见,但正像珠母贝受到损伤后,自己会孕育出美丽的珍珠一样,在自卑感的困扰中,人也会磨砺出完美的人格。关计夫甚至断言:“如果一个人全然没有自卑感,那他也就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自卑感作为一种驱动力,也有积极的一面,它引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目标,一旦我们超越自卑,也就能赢得自尊与自信,突破自我与实现自我,所以关计夫认为,只要你处理得好,自卑可以属于积极情感中的一种。
通往成功的路上,必定有自卑的存在,我们要承认它、勇敢面对和接纳它,才能成就伟大事业。读过达尔文、济慈、康德、拜伦、培根、亚里士多德传记的人都知道,他们的优秀和一生的辉煌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由于个人缺陷促成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情况屡见不鲜,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着《史记》;苏格拉底、伏尔泰,因为自惭形秽,而在思想上痛下功夫,结果在哲学领域大放光芒;莫奈小的时候视力就很差,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着名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创始人;遭遇耳聋打击的贝多芬写下了“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命运交响曲》;邓亚萍虽身材矮小,但她不卑不亢,在竞技场上自如地发挥她那用气势震住对手的绝高球技……这些名人的成功里面或多或少都与他们的自卑相关。
古雅典民主派政治家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细弱,但谁也没有想到他日后会成为一位雄辩家。七岁的时候,他富有的父亲去世,但是监护人却把本应留给他的大部分财产侵吞,甚至到他成年时,给他的财产还不及他应得的十二分之一。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德摩斯梯尼向雅典着名的演说家、擅长撰写遗产讼词的伊塞学习演说术。之后与监护人在法庭上辩论了5年,终于拿回了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胜诉后的德摩斯梯尼也成了一名律师,开始代人撰写法庭辩护词,但他更向往成为一名政治家。为了克服自己天生的口才缺憾,成为一名卓越的政治演说家,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十倍的努力。为了让自己说话连贯性强,他每天都要一边演说一边登山;为了能改进自己的发音,他口含小石子,站在海岸边,大声地朗读诗句;为了能让自己的行为举止看起来更有力,他每天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说话姿势;这样他仍不满意,最后索性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甚至把头发剃成阴阳头,这样强迫自己不外出,他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研习辩论和演说之术。28岁的德摩斯梯尼参加雅典的辩论大赛,大获全胜。此后两千多年,德摩斯梯尼作为雄辩之父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
天生的缺陷并不是不能战胜的,而是要看你愿意不愿意、想不想去战胜。只要下定决心、有毅力,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自卑是人类奋斗的基础
自卑还可以激发你的斗志。就像有的人,从小被病魔困扰,心里很自卑,但是他把这种自卑转换为一种斗志,专门研读医书,不仅自己的病情得到治疗,也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在这方面有所成就。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双腿的人,用自己的双手走出一条大道;双耳失聪的人,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精神分析心理学术语中有一种行为叫做“补偿作用”,是说人在对付自卑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和办法,例如天生有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不足,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使它们得到弥补或代偿,来减轻心理上的不安。例如,之前说的德摩斯梯尼,他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口吃的人也能成为优秀的演说家;一个内向的人,会想成为一个能在朋友圈中游刃有余的周旋的中心人;又或者父母对于缺少父爱或者母爱的孩子,总是格外疼爱等等。
所以我们自卑的地方也许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日后长处的地方,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逃避它。当我们在某个缺憾方面得到突破,获得了成就,但是自卑还是依然存在的,只是这个时候它的作用是帮助你更加积极向上,又或者是在你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给你泼点冷水,让你看清方向,而不是飘飘然。所以,适度的自卑感对人的发展是有利的。
1982年12月4日,患有罕见的“海豹肢症”的尼克·胡哲,在澳洲出生,他没有双臂和双腿,只是臀部以下的位置长着两个脚指头般大小的“脚”。就连他的父母当初看见他的时候都吓得不敢抱他,直到他四个月大。
当尼克·胡哲该上学的时候,他的父母并没有把他送到特殊学校就读,而是上了一所普通学校,那时候的他生活和活动得靠电动轮椅和护理人员的帮忙。
在学校,尼克·胡哲不时会受到同学的欺凌。“8岁时,我非常消沉,”他回忆道,“我冲妈妈大喊,告诉她我想死。”甚至10岁时的某一天,他还曾试图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最后没能成功。他的双亲一直鼓励他,他的母亲还帮他发明了一个特殊装置,能帮他拿笔写字,之后尼克·胡哲在一张报纸看到一篇文章,上面描写了一名残疾人是如何自强不息的,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目标,慢慢地他也开始交到了朋友。他开始正式面对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也积极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找到其他方法来代替生活中必须用手才能做到的事情,例如刷牙、打游戏等,最后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学会了足球、游泳、骑马、打鼓等运动,一样都不落于人下。后来,凭借他坚毅不屈、乐观幽默的态度,他还考取两个大学的学士学位。
2005年尼克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的荣誉称号。年仅28岁的他,走遍世界各地,他的经历感动并鼓舞了无数的人,而他的幽默和超强的沟通能力,更是征服了各个年龄层的人。
有的人在台上可以对观众谈笑风生,幽默风趣,到台下后,他可能连自己的生活起居都照顾不了,或者他私底下的时候其实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也不擅长和身边的人打交道。我们没必要要求自己事事都很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只要在该自信的时候自信就可以了,不必要把自己挤进牛角尖。
我们要抱着感恩的态度来看自卑,因为它就像一面旗帜,插在我们人生征途中必须攻破的堡垒上,给我们指引着方向;它又像一根针刺,深深地扎在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那样我们才不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洋洋得意,止步不前;它也像一根鞭子,不时抽打着我们前进,为了自己不会不如别人,为了不给别人当垫脚石,我们在它的驱赶下咬着牙也要前进。
它让我们苦恼,它让我们羞于见人,它让我们感觉很糟,但是它却也激发了我们向前追的动力。
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最初拜师时就被师傅训斥“眼皮下垂,演不好角色”。他虽然苦恼,但是也没有停下脚步哀哀自怜,而是每天盯着针尖练眼功,最后功垂名就。
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就是因为源于对民族耻辱的自卑,身在日本的他受尽外国人的讽刺和歧视,为此他悲愤难耐,拿起笔来唤醒国人的意志。
感谢自卑!看到了自卑、感受到了自卑,去战胜它,它会成为我们崛起的踏板!
(第三节)别让自卑蒙住你的眼睛
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曾说过:“自信是在不自信中成长起来的”。你是想做翱翔的雄鹰还是想做狗熊,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鸭妈妈,在路上拣到一枚奇怪的蛋,它没多想,就把它与其他的蛋放在一起孵化。一段时间过去了,从奇怪的蛋中孵出来的鸭子和其他鸭子相貌不一样,久而久之,它发现自己是个异类,它每天被“兄弟姐妹”嘲笑,因为身为鸭子,它除了长得不像鸭子,甚至不会游泳,无论它多么努力地抖动它的翅膀和双脚,它就是不能像其他鸭子一样有用。“兄弟姐妹”也都不喜欢和它在一起玩,甚至连邻居都用讶异的眼神看着它。
终于有一天,它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冷嘲热讽了,便决定跳崖了此一生。它低着头,悲哀地缓步走向山顶,站在悬崖边上,回忆着被周围鸭子欺凌的经过,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心里默念着:“大家都把我当成一个怪物,都不愿意理我,如果此生我只能这样过,不如现在就结束生命,结束这一切的悲哀。”说完纵身跳下悬崖。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它的翅膀本能地张开,在空中挥动,身体也不再往下坠落,就这样它发现自己竟然能在空中飞翔。它很高兴,此时它心中想的是要尽快地飞回家,给“兄弟姐妹们”展示自己的“特异功能”。
在回家的途中,它碰到了几只雄鹰,雄鹰看到它说:“小鹰,我们现在要去寻找食物,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
它很生气地说:“我是一只鸭子,不是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