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从大陆腹地到大海之滨,从贫困国家到富裕国家,都遭受过旱灾的洗劫。据统计,在人类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中,遭受干旱危害的人数最多。在30年代,平均每年受灾人数为1850万人;70年代跃增到2440万人;到80年代,仅非洲西部的干旱就使数千万人流离失所,100多万人饥饿而死。频频发生的干旱,一幅幅旱灾的惨象记录了旱魔犯下的种种罪行,可以作为动员人民与它作斗争的反面教材。干旱这个威胁全球的千年巨灾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干旱就是旱灾吗
干旱并不等于旱灾,干旱只有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沙漠虽然干旱,却没有人烟和生产,再干旱也不会给人们带来损失,所以这里的干旱不是灾害,而是自然现象。
干旱之所以成为灾害是由于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能够造成损失,与干旱有关的灾害有两种。
第一种是旱灾。旱灾出现在不一定十分干旱,但要依靠当地的水分能够生活与发展各种产业的地区。
在这样的地区,如果某年降水很少,就会感到水分不足,出现旱灾。旱灾就是能造成损失的偶然性干旱,我国华北地区位于夏季风的北部边缘区,这里不但降水不多,而且每年的降水变化十分剧烈,如果某年降水量少到一定程度,就出现旱灾。
如果几年连续少雨,就会出现严重旱灾。华北是全国旱涝灾害的高发区。
不是常年缺水或无水的干旱现象。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人口急剧增加,生产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上升,旱灾也就更加频繁和剧烈。图31海河流域是华北政治经济的中心。这里的年降水量只有400~800毫米,而降水的年变差系数(即前后两年间降水量差值的平均值除以多年降水量的平均值)高达30%~40%,径流的变差系数则更高于降水,达到30%~60%。因此,这里的旱涝灾害十分频繁,损失也最为突出。
据统计,我国从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共发生可查考的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即平均每两年发生水、旱灾害各一次。这虽然是全国的情况,但我国古代的中心在黄河中、下游,故主要也是我国中原与华北的情况,大致也能反映华北的旱涝灾害频繁的程度。
历史上着名的特大旱灾大都发生在这一地区。图32如远在商汤时代,这里就发生过连续7年的特大旱灾,是我国历史记载中最早的大旱。又例如,明崇祯末年(1637~1641年)的特大旱灾,就是发生在华北与陕西一带为中心,包括黄河与长江流域在内的广大地区。这次旱灾至今还可以在河南省内黄县的“荒年志”碑上留有记载。该碑距今已有300多年,生动记载了这次灾害的血泪史。
其中有两年写道:
“一记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春,红风大作,麦死无遗,家家食野菜榆皮。受饿者面身黄肿,生瘟病,死者有半。至五月二十二日方雨,棉花、高粱、谷、豆一时翻种。至六月三伏无雨,旱蝗残食,五谷不收。至八月二十四日降霜,荞麦不收。当时斗麦价钱六百文,斗豆价四百文。民流为盗,蜂拥蚁聚。
无不被害之家。穷者饿极,凡遇死人,争剜肉以充腹,甚至活人亦杀而食。
垣颓屋破,野烟空锁,子母分离,赤地千里,诚可怜也。
“一记十四年,春,红风又作,麦死无遗,乱扰不息。幸有大兵至,正月二十日,遍行剿除,良民始安。
当时有地无人,有人无牛,地遂荒芜。卖地为食者,每亩只三百文。惟谷类大贵,斗米价一千六百文,斗豆价一千五百文。独荞麦惟正当种时,每斗价三千五百文,牛犊每只三十千。”
从文字看,作者并不是穷苦劳动人民,并不同情起义的穷苦人,也只字不提贪污腐化与高利贷,但还是客观地描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悲惨情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没有发生如此严重的旱灾,但旱灾仍是不可低估的重大自然灾害。1968、1982、1997、1999、2000年都是北方旱灾较重的年份。特别是1999年和2000年两年连旱,1972年与1965年两年旱灾席卷黄河长江流域,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另一种与干旱有关的灾害就是干旱化。干旱化不是偶然性的干旱,而是干旱的程度日益严重的长期变化趋势。干旱化是与旱灾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干旱灾害。但是,干旱化与旱灾有一定的关系,就是随着干旱化的发展,旱灾也必然随之增多和加剧。因此,旱灾频率与强度的升级可看做是干旱化的一个指标。
近几十年,华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大量城市的涌现,加上植被被破坏,更促使这里的旱涝灾害更加严重,面临极为严峻的干旱局势,更非历史上的情况可比。白洋淀干涸、地下水位显着下降形成的巨大水漏斗和黄河断流等重大干旱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的近一时期。
这些严重缺水事件的增加,是华北近几十年干旱化的重要标志。
在科学工作中,人们习惯于把降水量或水资源量的持续减少作为干旱化的指标。例如,河北省年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是585毫米,以后各个年代(10年)逐渐减少,到了80年代就只有517毫米。但这是否就是干旱化,仍然是值得讨论的。因为50年的时间太短,还不足以说明降水确已出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北京有较长的气象记录,又用统计与调查的方法对一些中缺的资料进行了插补,故从1724年起就有每年的降水数据。在这个长达276年的资料序列里,现在远不是最干旱的时期。例如,在1726~1760年的35年间,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年份达到14年,而降水量多于600毫米的只有一年。但在1951~1990年间的40年内,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只有4年,而降水量大于600毫米的却有19年。可见北京在近500年内并不存在干旱化趋势。
如果把年代延长到几千年间。人们又可以发现,现代比3000~7000年前要干旱得多。根据考古资料,如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发现大量鱼骨,而现代那里的天然水域已经很少有鱼类生长。又如河南洛阳附近的夏代都城王城岗遗迹,就发现城墙多次被水冲毁,而遗迹的位置高于河床10米以上,现代洪水是不可能到达的。遗迹里发现用大蚌壳制成的农具与工具,而这样的大蚌现在已不存在,只能在长江流域找到。商代遗迹殷墟也有类似的发现。这就说明,在几千年前这里气候确比现代潮湿,气候确有干旱化现象。图34如果把时间再延长到几万年,情况又会有所不同。例如,1978年《自然》杂志上发表莎姆海的文章《冰河盛期与气候温暖期的沙漠带》一文。文中刊载了冰河最盛期(约18000年前)与气候最暖期(约6000年前)同现在的全球干湿情况。
可以看出,在18000年之前的冰河时期干旱程度比现代严重得多,而6000年前的温暖时期则比现在湿润得多。这就是说,干旱在寒冷时期有所加强,而在温暖时期则有所减弱。
就以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而论。在18000年前的冰河期已经南伸到中非一带,并同西亚的沙漠几乎连成一片;而在温暖的6000年前,这一沙漠基本消失,已经变成一片草原。至今人们还可以在沙漠中的山崖上发现古代的岩画,画的都是现在中非草原的动物,说明在6000年前的温暖时代,撒哈拉地区的确比现代潮湿得多。
由此可见,在几万年里,干旱与潮湿曾多次交替出现,也就是说,存在多次干旱化的过程,也存在多次潮湿化的过程。干旱化表现在旱灾不断增加,灾情更加严重,并使原来的田园荒芜、生态系统退化,甚至变成荒漠,所以也是一种灾害。
由于降水的变化是由各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湿阶段交替出现组成的,时间尺度不同,就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一次时间很长的干旱化过程中,可能出现若干次时间尺度较短的干旱化过程与潮湿化过程。
因此,只从近50年的情况还难以作出干旱化的结论。
干旱化也有它的社会因子。如果把干旱化看做水分供不应求情况日益严重的表现,那么还必须考虑社会需水这个因子。近50年来,华北地区因人口增加、生产发展,对水的需要急剧增加,人均降水量不断减少,使降水本来就不多的地区缺水日益严重。何况近50年农业灌溉面积扩大,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加快,都需要大量的径流,而径流在降水不多的华北只占降水量中的一小部分(约20%)。这就更增加了水分供需之间的矛盾。因此,从社会原因看,华北的确存在严重的干旱化趋势。
旱灾中消失的文明旱灾中消失的文明城市是一个地区文化、经济的中心,而这个中心是要靠水来维持的。水是保证众多人口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品,是最好的降温散热介质,是保持环境卫生的清洁剂,是整个城市运转的滑润剂。所以,水是城市的命脉。经常发生干旱,没有足够的水供应,城市就会像植物一样发生新陈代谢的紊乱,以至渐渐枯萎。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创造了许多灿烂的古代文明,建立了众多的城市。但是,有许多城市后来渐渐衰落,最后完全消亡,被埋没在沙土之下。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原来很多古代城市是毁于干旱。
在中国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以东、罗布泊西北,5000年前曾经有一个楼兰城,西汉时是古楼兰国的首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汉通西域的一个门户,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后来却消亡了。
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许多探险家和科学家对它的遗址进行多方面考察,发现了城廓、佛塔、圣殿、陵墓等大量文物残存遗迹,看出原貌规模宏伟、建筑精良。在古城遗址上有直径60~70厘米、长8~15米的木料框架,为当地生长的胡杨木。
在古渠道两侧布有居民住宅及种植、放牧的遗迹。墓葬陪葬品有划船的橹桨、渔篓、鱼骨等物。证明当时气候湿润,雨水丰沛,河湖广布,农、林、牧业发达。但是,到公元3世纪以后,降水减少,用水日趋紧张。
据楼兰西出土文书记载,当时因为干旱,水闸贴上了封条,盖了大印,不准随便开闸。
从古楼兰生长的树木年轮分析,后来曾经有过短期的湿润时期,但很快又转入少雨干旱阶段,河水减少,湖泊缩小,农业减产,渔业衰落。到6世纪以后,干旱更加严重,河水断流,湖泊干涸,树木枯死,土地沙化,楼兰人只好迁徙流散,昔日繁华的城市由衰败而走向消亡,逐渐变成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一部分。“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族语中是“过去的家园”的意思,可见在这个大沙漠中由于干旱而消亡的城市,何止这一个!
在欧洲,古代有个迈锡尼古城,创造了辉煌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200年之前,它是一个兴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控制爱琴海和地中海周围大部分地区的贸易达几世纪之久。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衰落。过去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造成城市消亡。但是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因为入侵者仍然可以利用这个城市来增加自己的财政收入。后来着名学者卡尔彭特经过多年研究,以确凿的根据证明是干旱造成的结果。受旱灾逼迫的饥民起来暴动,打开了谷仓,分了粮食,并放火烧了宫殿和谷仓,人民流徙,城市在干旱中消亡。图37美国衣阿华州西北部,在20世纪30年代发掘出一个米尔河文化遗址。考古所获得的资料可以估计这个文化大约存在于公元900~1400年。公元1100年以前,鹿骨占首位,其后鹿骨的比例下降而牛骨的比例上升,再往后两种动物的骨头都减少了。根据生态学原理,在生态的食物链中,植物是动物的食品。在米尔河地区原来生活着鹿和野牛,鹿吃树木的嫩枝和叶,而野牛吃地上的青草。树木比草对干旱更敏感,当气候变干旱时树木先减少,鹿就随之减少,但野牛减少不多,所以野牛的比例加大。干旱进一步发展,草也因干旱而产量下降,野牛因缺少食物也随之减少。这时陶器碎片的数量仍然很多,说明人口还没有明显减少,也可以推测在干旱时期人们用陶器作储水运水工具。但是到了1400年,骨头和陶器碎片一点也找不到了,表明在那里生活了600多年的一个大的印第安社区崩溃了。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克丘亚族的印加人,曾经创造了美洲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达到鼎盛。他们培植了马铃薯,开辟了梯田,在库斯科建立了城市,并以它为中心修建了通向各地的道路网,建筑了太阳庙,波利维亚的太阳门是古代南美洲最卓绝的建筑之一,在医学上还会使用麻醉剂。但是后来印加文明衰落了,城镇被遗弃了。考古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印加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反复发生的干旱。
旱灾摧毁了这些城镇赖以生存的农作物,随之而来的饥荒给社会组织以致命的打击,有些人被饥饿夺去上面举的几个实例可以说明,了生命,残存者流离失所,昔日城不论是亚洲、欧洲还是南美洲、北镇的主人变成一群饥饿的流浪汉,美洲,干旱都曾经无情地摧毁过辉他们不是被消灭就是变成别的部落煌的文明。
的奴隶。
楼兰古城
楼兰,西域古国名,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剩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你知道吗
干旱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干旱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由1998年的191个,发展到目前的660多个,城市人口虽然只占全国人口的30%左右,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到全国的72%左右,工业产值约占70%,利税约占80%。离开了水的充足供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会受到显着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四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地区,应当限制城市规模和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发生一般性干旱,出现供水源不足时,首先考虑的是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以保证居民工业用水和航运需要,在水源不足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当发生严重持续性干旱时,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适当减少工业用水,压缩农业用水和减少生态环境用水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干旱缺水对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态环境,其次是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