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问则疑,疑则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无问不成学。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谈不上思维,而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源泉,疑问可以诱导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疑问可以引起定向和探究反射,具备了这种反射,思维便能应运而生。由此看来,疑问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有疑问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才能有新的创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办成了一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各种知识称为学问。“学问”究其义,“学”指学习,“问”指问难,要学到一点知识,既要学,又要问,学和问是分不开的。汉代学者王充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知有也。”
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的问题(发现问题)、提出一个又一个质疑问题(提出问题)和一个又一个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组成的。抓住教学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韩愈在他的《师说》一文中,把“解惑”作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之一,这是颇有见地的。惑者,疑也。因疑而发问,根据“问”作解答。有问有答,才有对知识的深入探讨,“疑义相与析”,学业才能不断长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诱导学生发现疑难,提出疑问,是教师专业化教育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启发教学的着眼点是激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那么,如何运用设问来启发学生思考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值得教师们好好研究一番。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将学生的认识和教材之间的知识点提出来,设计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提问,将这些提问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产生疑惑之感,促使学生去思考。
以下就课堂提问设计,怎样进行提问和鼓励学生多提问等环节做一下概述。
怎样设问
在学习过程中,关于怎样设问的话题由来已久了,设问是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性的,没有方法与技巧,设问的意义与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所以,问是学的开端,是思考的方向,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所设计的提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正确性
问题的正确性是问题设计的前提。
教学是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进行的,但是,只有正确的设问才能成为设计问题的首要因素,因为,没有正确性主题的问题,有时会把人引入迷途。所以,在设计问题之前,首先对问题本身要提出质疑,进行“自我”检验。德国现代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强调,只有“提出正确的问题”,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因此,问题本身的正确性应作为问题设计的第一步。
问题的正确性就要求教师在设问时必须主题明确,切不可模棱两可,表述要简明扼要和思路要清晰,问题具体而不笼统,浅显而不晦涩。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有效解答。
整体性
整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整体,二是学生的整体。课堂提问就要顾及到这两个整体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手段。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中心、重点难点、技能训练、思想教育全盘考虑,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进行问题设计。
设计出的问题,不但要顾及到教材的整体性,还必须有针对性。关于中学各科的教学内容,都是多学科领域的高度浓缩和结晶,无论是一篇文章、一个单词、一个公式,一条定理,几乎都是生活经验的反映,教材的全部内容自然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而这种联系大都蕴含在课本之中,并以因果关系存在。所以,教师要在熟悉整体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和理顺因果关系,然后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度的问题运用于教学之中。
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都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特别要精心设计针对后进生的问题。要端正教学思想,给各类学生同等的学习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不能引起教师注意而得不到锻炼机会的学生,我们称之为教师的视觉“盲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得到老师的“垂青”,使他们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教师要更多关注这些学生,对这些后进生要有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由此,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启发性
心理学认为,一切智力的核心因素是思维。启发教学的着眼点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问题的启发性是问题设计的灵魂。启发不只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更是一种教学责任,一种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来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启动、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从学生学习的本质看,如果教师的提问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那么教师的“教”就是徒劳的。
启发性教学原则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一部教学专著,写于汉初的《学记》中就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见解。“道”就是方向,“牵”是拉,“强”是勉强,“抑”是压抑,“开”是启蒙、启发,“达”是传告、传达的意思,整句翻译过来就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努力的方向,但不要牵着他的鼻子;教师要多方勉励学生的求知欲,不要扼制他们的斗志;因此,课堂提问教师要善于启发鼓励,循循善诱,不要灌输和说教,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完成解题过程。
教学过程本身是使学生从“不知到已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矛盾认识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人的思维活动和教学过程本身的特点,利用学生新旧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启发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认识矛盾,打开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只有根据教学过程的这个特点来设计课堂提问,也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愿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的“教”才能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才能把教师的知识、感情、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教学中的“问”不是单一的,它包含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二是学生向老师发问。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设问的启发性十分重要,只有教师的提问富有启发性,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通过启发性的“问”,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指引思维的方向,帮助他们寻找答案的途径。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问”不仅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前提,而且也是解决学生困惑的一服良药。由此,教师的提问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这对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在《中庸》中有句曰:“审问之,慎思之。”这个“问”字的提出,正是为了“思”。古人早已懂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现代教学论也表明,学生有疑,仅是起点,有疑不问不思,终不能得解,更谈不上获得新知和技能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生疑”,还要进一步“激思”。如果教师的“问”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说明教师问得太浅,或文不对题,使学生不知所云。所以,课堂设问应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低的特点,尊重他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出问题的矛盾。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愈是新奇,就越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矛盾就越尖锐,就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钻研这些问题的本身就能使他们获得一种满足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辨析,去解决疑难问题,这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学生的认知范围的区域划分有两种:实际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启发激思时不能只顾学生实际的发展水平,而应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桃子。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极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储存,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即使有些问题一时未能完全解决,也不会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继续探索与钻研。
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课堂设问一般用如下几种方法。
设置疑点问
所谓学问,关键在于“问”。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最常用的就是设置问题的疑点。思维过程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问题的起点就是“疑”,有疑才能使学生的新旧知识相互冲突,从而引起学生思考。所以,所设问题一定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通过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在教材中,在那些看似平常的知识点,表面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的内容,教师就应巧妙地设置疑问点,来提问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其中内涵,让他们找出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认真读课本、周密思考、辨毫探微的好习惯是极为有利的。
变换角度问
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提问中,如果只用单调的一种形式反复强调的话,学生就会乏味和厌倦的,也容易使他们形成思维定势,无法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超越认识上的片面性。所以,课堂提问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设问,力求使问题提得新颖独特,发人深思。即使是同一问题,用变换角度的方法设问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变换角度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克服思维定势的原有框框,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辨别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一题多解问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可以提出一些并无统一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特点是:多向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这就要求学生凭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推断自己认为可以成立的答案,并且采用的方法是多样性的。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空间。
制造矛盾的设问
制造矛盾的设问,一般是在了解了学生疑难之处时提出的设问,比如,学生无疑可提时,教师就可以设置疑难问题,用以激起学生多角度思考,开启他们多向思维之窗,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解题方法。
故错问
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可以恰当引入错误观点,树立问题的对立面,以此激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并且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从各个角度构思提出新的设问,互相启发,开阔视野,从而获得更多更有创建性的新答案。
探微溯源式提问
学生在分析解答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基本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探寻知识的内涵和本质,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追根溯源、逐层深入,最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互逆式提问
思维的方向基本有正向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不单只靠正向思维来寻求答案,更多的时候,也要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这是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首要途径,也是单向联想转化为双向联想的一种思维过程。问题设计除进行正向思维训练外,还应设计一些互变式设问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敏捷。
趣味性式提问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什么也谈不上,所以说,兴趣是成功之母,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教学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而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浓淡、强弱是与教师的引导、启发是分不开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话就揭示了其中的规律。亚里士多德也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师设计出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新奇与独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激起求知的欲望,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看,愈是新奇的、有趣的,就越具有探索性。这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往往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即使有些问题一时未能解决,也不会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继续探索与钻研。
量力性
问题设计要遵循量力性教学原则,提问也一定要适度,适量。
首先要适量。设问要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思想,必须围绕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控制提问的密度,提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因此,问题设计一定要有质量、内容要精。对问题的设计要遵循量体裁衣的原则,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尽量不要设计多余的提问,切忌提问时随心所欲,空洞无物。
第二是问题的设计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难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浅。既要防浅,又要忌深。何谓浅?就是教师提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答出。这些问题浅而无味,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什么益处。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给学生的东西,使其智力负荷不足,就会导致智力退化。”这样岂不白白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失去应有价值不说,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就会不屑一顾,从而减弱了学习兴趣。何谓深?就是问题设计太复杂,太深奥、难度大而高不可攀。教师如不及时点拨,学生简直就不知如何下手,这样会减弱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样的话,学生就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于是便失去了思考的兴趣。那么,问题提到什么难度为宜呢?一般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教学论中有“可接受”原则,心理学中有“最近发展区”理论,按照“跳一跳就可摘到”的原则设计提问是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的。教师们可以多多应用。
为了更好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可用教育测量中难度公式为课堂设问提供科学的数量依据。这个公式是:难度PH=1-P/W,这里的W表示该班学生总数,P是问答通过人数。难度PH在0与1之间,提问难度一般控制在0.3~0.8之间,使多数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出来。一般来说,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当然,教师也可设计一些有综合性、难度较大的问题,供学习较好的学生课外思考解答,这将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刺激他们去读书、去钻研、去思考,去分析、去争论、去交流。
第三还要注意设计问题的广度与深度。根据教学目的,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覆盖整个教材。在保证一定难度的同时还要兼顾广度,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所以,问题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只为少数优等生设置提问。
怎样提问
提问方法的运用有以下几点:第一,问题要有一定的目的,提问应有时间层次与计划性。教学过程中所提问题围绕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并以教学重点为转移,不能偏离问题中心。提问要有序,问题与问题之间要衔接自然,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每次提问,问题之间要环环相扣,自成一体。当然,课堂提问也常受到教学目标,教材难易、学生实际水平及心理、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提问要有严密的计划性与层次性,要控制好提问的密度。为保证提问的计划性与层次性,就要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清晰明白,措辞要恰当准确,让学生容易理解。如果措辞含糊不清,表述不准,学生就会因听不懂题意而无法作答,影响课时计划的按时完成。
第二,要把握提好问时机。叶圣老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堂教学质量好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与教师是否善于把握提问时机、善于诱导学生是分不开的。文坛有一段佳话,“苏小妹三难情郎”的故事可能对我们有些启发。秦少游与苏小妹洞房花烛夜,作对联相庆,苏出上联“双手推开窗前月”,要秦对出下联方允入洞房,秦被难住,在花园踱步冥想,秦的好友苏东坡情急之下,向湖中投入一块石子,使秦思路豁然开朗,立即便对出下联“一石击破水中天”的佳句。苏东坡投石助友的故事启示我们,提问同样需要苏东坡投石的机智,善于把握学生的解题思路,适时地起到东坡投石助友的效果,使学生的解题思路豁然打开,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所以说,适时提问是一种很高的教学艺术。如果“投石”过早,学生的思维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不能发挥出来;如果“投石”过晚,思维活动的高潮已过,大脑中兴奋点开始抑制,失去了开启思维和智力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知识点很难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持久的记忆。所以,教师要看准火候,把握好提问时机,在学生处于思维极其活跃的情况下,及时“投石”,以取得苏东坡投石助友的良好效果。
第三,要创设“愤悱”情境。有经验的教师不但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迪学生“质疑”问题的水平,让学生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在“于无疑处生疑”,这样才能达到教师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陆游有诗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睹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中,把学生引入“疑无路”的境地,激发强烈的“寻路”欲望。教师要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及时点拨,使学生解题思路达到“又一村”的妙境,这无疑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教学目的。
当然,教师在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时,还要注意在提问时与学生的说话语气、态度等因素,这些都是师生间信息交流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基础。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讲课要感情丰富,讲授内容要直观形象,不仅使课讲得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与表现力,还要使学生的情感“热点”,与教师互动,与课堂气氛交融,以情动人,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全部教学过程,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要留给学生解题所需的思考时间。学生的思维特征与成人是有差别的,教师提问时应从学生思维特点出发,提问之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学生对问题不但容易回答,而且答案也符合逻辑,有时还有创造性。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后,有些学生的答案也许还不完善,不深刻,或者答案中有错,但这都无关紧要,虽然学生没有作出完整的答案,但他还是经过大脑思考了,思维受到了锻炼,语言也得到了提高,还锻炼了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胆量。
第五,要讲究提问方法和技巧。从提问的形式上可以分为:直问、曲问、宽问、窄问、单问、重问、明问、暗问、正问、反问等。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在课堂提问中,如果提问的方式有改变时,要避免改变问题的本质,不要随便改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提问根据问题内容的复杂深浅程度来划分为两种提问类型:初级认知提问和高级认知提问。初级认知提问有:①回忆提问,即要求学生回忆知识,回答“是”与“否”、“是什么”的提问。②理解提问,即检查学生理解与否及理解程度(包括词义的理解、抓住问题实质的理解,比较基础上的深入理解等几个层次)的提问。高级认知提问有:①分析提问,即要求学生识别条件、原因、关系及分析等。②综合提问,即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预见后果或找出方法。③评价提问,即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