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善于自我调节更是公司里的一个开心果。在公司里,他就像个闲不住的大男孩,一不留神就出现在员工身后,眉飞色舞地聊聊业务给些启发。马云曾把手机铃声设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他喜欢围棋可是下得很臭;玩四国也很臭;玩“杀人游戏”时总是第一个出局,因为他的话太多。马云鼓励员工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在阿里巴巴杭州总部,墙壁上随处可见大家一起出游时的照片,员工们自行发起组织了10个兴趣小组,每个组都有一句搞怪口号,活动费用由公司承担。
马云主张,一个领导者应该学会如何调节自己,要给手下人一个开朗面孔,而不要总是阴沉着脸、板着面孔,否则只能说明你这个领导者没有风范。马云也有各方面的压力,但他决不会把压力情绪传染给员工。马云经常对自己的员工说,没有笑脸的公司其实是很痛苦的公司。马云最喜欢猪八戒的幽默,他是取经团队的润滑剂,西天取经再苦再累,一笑也就过了。于是,马云把阿里巴巴网的标志定格为一张笑脸形象。
当马云获得2005年度中国年度十大雇主的奖项时,马云说,自己是2004年度中国经济十大人物之一,现在又被评为中国十大雇主公司,他希望阿里巴巴在3~5年内成为全球十大雇主公司,马云希望在5年内成为年轻人最希望加入的公司。对于这个奖项,马云非常兴奋。他说,2005年他最高兴的事情不是阿里巴巴超过了eBay易趣,也不是并购了雅虎中国,而是成为中国的最佳雇主公司。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够成为青年人创业、成长、发展的最佳平台;培养出“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四十罗汉、一百零八太保”,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他希望能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培养总裁、副总裁,这样才能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一个由中国人创造的、全世界伟大的公司。
6.节俭管理,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
阿里巴巴永远坚持一个原则,我们花的是投资人的钱,所以要特别小心。如果今天花的是自己的钱,可以大手大脚。我们每天考虑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
节俭不仅是积累财富的基石,还可以提高一个人内在的品质修养。一个人如果有节俭的习惯,说明他具备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他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而不是受金钱或者色欲的任意摆布。
人们常说,一个CEO的作风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作风。无疑,马云这个土生土长在西子湖畔的浙江人,把浙江商人务实、勤俭的一面毫无保留地移植到企业管理上来。在阿里巴巴的发展史上,处处留有马云“勤俭持家”的印记,也有许多值得传颂的佳话。
最早的事,还得从2000年的互联网寒冬时期谈起。在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由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持续下跌及全球网络泡沫的逐渐破灭,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遭遇寒冬期。
这个时候,作为CEO的马云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被投资者和媒体遗忘没关系,只要别被客户遗忘就行。于是,向来不懂财务的马云开始思考一种“货币紧缩”战略。截至2000年下半年“遵义会议”开始时,阿里巴巴还有一定的营运资金。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马云向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财务政策——公关市场零预算。简而言之,就是说阿里巴巴从此要进入一个“勒紧腰带过日子”的非常时代。
然而,经营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广告宣传、市场公关上的配合,迟早是要被客户遗忘甚至抛弃的。而马云最担心的恰恰是被客户遗忘。那么,在“零预算”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做到不被人遗忘呢?此时,作为CEO的马云,将他身上务实作风又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决定“每3个月到半年,亲自到江湖上去说一说”。于是,后来就有了“西湖论剑”等一系列由马云一手操办的“江湖”盛会,就有了一整套让人瞠目结舌的“马氏”理论。
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狂人马云”的形象才开始深入人心的。最重要的是,阿里巴巴不用花多少钱,人们通过这些活动就认识并记住了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小个子马云,也记住了CEO马云描述的要创造“芝麻开门”神话的阿里巴巴。
当然,上面所说的“零预算”政策是在阿里巴巴的危机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有点“战时共产主义”的色彩。我们也可以理解作为“一家之长”的马云,在那个“勒紧腰带过日子”时期的良苦用心。但是,到了“和平年代”,到了今天阿里巴巴已经可以“每天收入100万”的时候,是不是马云和他领导下的阿里人就变得“财大气粗”了呢?当然不是,即便是身价大增之后马云也保持着节俭持家的作风。
与许多浙商一样,马云很务实节俭,很会过日子。在阿里巴巴办公大楼第二层办公室门口的复印机上放着一个储蓄罐,而墙上的白纸黑字写了份复印机使用规定,规定中明确注明:个人因私复印每张5分,自觉投币,公司内部文件要双面用。规定后面是复印机详细的使用说明。
如今的阿里巴巴尽管有上千万的资金,但从不做大的广告推广,也从不开国内的新闻发布会。马云认为“广告如果是钱能做到的事,还要做企业的人干吗?”阿里巴巴只靠口碑传播而不做广告,做得好让客户去说,而不是自己去说。
阿里巴巴对员工薪酬从不按市场价格定价。几乎所有进来的员工与管理者都比原公司收入减少一大半,从8000元、9000元降到3000元是常事,跳到阿里巴巴的雅虎搜索引擎发明人吴炯到了阿里巴巴不仅工资降了一半,还失去了每年7位数的雅虎股权收入。为什么这么做?一方面因为资金来自风险投资必须节约,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不希望靠金钱吸引人才,而是用自己的企业文化去广纳人才。
马云说:“阿里巴巴永远坚持一个原则,我们花的是投资人的钱,所以要特别小心。如果今天花的是自己的钱,可以大手大脚。我们每天考虑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
当然,马云也并不孤独,中国还有许多和他一样懂得如何用钱、务实勤俭的企业家。比如台塑的王永庆就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王永庆从小吃惯了苦,他一直保持着刻苦节俭的习惯。他的一条旧毛巾使用了27年一直舍不得扔掉。因为使用时间太长,毛巾缺边少沿,毛茸茸的非常刺拉皮肤。他的太太十分心痛,拿了一条新毛巾要他换。王永庆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在行的方面,王永庆也处处节省。有时甚至出国出差都只肯坐经济舱而不坐头等舱。到了目的地以后,王永庆也不愿住五星级宾馆,大多住在当地的台塑集团招待所里,就连外出时用的小轿车,他也反对使用豪华车。
关于坐车,马云和王永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创业时期,为了省钱,马云连桑塔纳都舍不得坐。
阿里巴巴是由少得可怜的50万元发展起来的。50万元就如同茫茫黑夜里的一颗星火那么微不足道。但是星星之火也能燎原,燎原的火种说到现实处,除了最初的革命思想,还有就是钱——这个道理所有人都知道,在商业社会中,没有了资金来源,再好的商业梦想也只能算做乌托邦。想一想,最初的50万元启动资金是阿里巴巴的全部家底,而且又是拼拼凑凑而来的,这钱来得太不容易了。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阿里巴巴就养成了一个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说白了就是小气吝啬。
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而阿里巴巴那时候似乎也经常会变出一些小戏法,总是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现任阿里巴巴副总裁的彭蕾,在那时候是阿里巴巴的女当家,当时担任出纳员。另一名姓谢的女孩担任财务会计,于是阿里巴巴凡是涉及花钱的事都由这两个女孩统一包办了。
不过,这两个女孩也的确很会过日子,两个人常常会为了添置一两样小东西而满大街地转,货比三家价比五家。那时候,她俩是这样分工的:如果二人同时看中了某样办公用品,彭蕾负责看价格,小谢负责按计算机,然后算出性价比。如果超支,再好的东西也只能让女当家彭蕾直摇头:“走,小谢,再看看下一家有更便宜的吗。”
据说,那时候彭蕾还有一个破旧的工作小账本,天天带在身边,用来记账算价格。她自嘲自己都快变成一个“守财奴”了。
另外,在那个时候如果公司需要外出办事,马云和他的伙伴们几乎不打出租车。如果是近距离的,就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只有迫不得已时才会舍得打出租车。有一次,他们必须打出租车,一看桑塔纳开过来,所有人头都转过去了,一看夏利过来,人们马上把手招过去,就因为桑塔纳比夏利每公里贵一元钱。
可见,马云这样一个精明的浙商,看上去非常小气的阿里巴巴掌门人,将节俭意识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个员工的心中。
7.超前决策,趁势而起成为网络巨人
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超越常人的敏感力、洞察力、远见力和应变力。敏感力能使他更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把公司塑造成一个科学规范、体系完备的现代化企业;洞察力能使他更快地察觉市场的点滴变化,制订出成功的经营策略;远见力能使他更快地提高管理现代化大企业的技能,推动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应变力能使他更快地化解市场风险,扫除公司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马云显然是一个卓绝的企业家,他的远见、他的魄力、他的果断,曾经让无数商海同行瞠目结舌。通过马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4个决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马云的独特领导艺术。
决策一:下海创建“中国黄页”
马云第一次触网之后就预感到一个伟大网络时代来到了。马云认为,网络将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网络也将改变整个商业活动。网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商机。马云庆幸自己遇到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庆幸自己那时年轻、有文化。于是他毅然下海,去拥抱网络崛起的黄金时代。当时比马云早触网的大有人在,与他同时触网的大有人在,但很少有人像马云这样站得这么高看得这么远,很少有人像马云这样有魄力有紧迫感。
决策二:抓住时机,独创阿里巴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