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52篇,其代表作有《逍遥游》等。他继承和发展老子的学说,使道家文化流行起来,后世将老庄并称。庄子的学说哲理深奥,文采瑰丽,富有自由精神,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个沉沦的时代,如何从苦难和罪恶的精神压力下得到解脱,成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无为",把"道"当成自然之道来解释,而"无为"就是在最朴素的意义上效仿自然。
庄子强调个人对痛苦的解脱,可是在现实中又无力得到解脱,因此只得作精神上的无为和逍遥了,在虚静的心灵中幻想和道合二为一,从而获得绝对的自由。
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自然世界,为后世道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基础。
庄子指出,仁义和是非是害己害人的错误知识,只有关于道的知识才是正确的。得道的方法就是"忘"、"虚"。"忘"指的是忘却外物和物我之间的关系,要摒弃仁义的是非,除掉得道的障碍;"虚"指的是心灵的虚静,空灵透明没有地方藏,除掉因为"成心"而导致的得道障碍。
对于"虚"的排除来讲,其实也是一种"忘"。内虚外忘,就是说内外都忘。因此,庄子论得道的方法,主要是"忘"。只要虚了,就都忘了,也就到了得道之日。
庄子所说的"忘"是主体的自觉行为,并非漫无目的地选择忘--无目的的忘是庄子大力批判的。
庄子把人生表面的许多烦恼,许多痛苦提升为哲学意义上的困境: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矛盾斗争,这种斗争是没有止境的,使人陷入物的欲望之中;人有目的的行动和结果对立,人无法实现目的,降为无法主宰行为的异己存在,面对未来一片茫然;人沦为没有自我的形式存在,背离了心不死的人生本质,人的痛苦源自于认识人的愚昧。
在这里,庄子套用了老子说的"小国寡民"中的文字。从此可见,庄子的"至德之世"和老子"小国寡民"之间的内在联系。
屈原是战国末期的大诗人,一度曾为楚国大臣,参与了国家的内政和外交活动。为了楚国的强盛,屈原主张改革,联齐抗秦。楚王后来疏远了他,把他驱逐出境。屈原听到楚国国都郢城被秦军占领的消息后,投汨罗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