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一个学生叫公孙丑,有一天,公孙丑和孟子谈论起孔子的人格,还把孔子与伯夷、伊尹相比。他问孟子:"伯夷、伊尹是否也与孔子一样,是天下的大圣人呢?"
孟子说:"不是的,天下自从有人类以来,圣人虽然有很多,但没有能够真正和孔子比的!"
公孙丑又问:"那么在他们三位贤人中,到底有相同的地方没有?"
孟子说:"有的,假如有方圆百里的地方让他们做君王,他们都能使天下各地的诸侯来朝见,能最后统一天下。但是假如谁叫他们去做一件不合道理的事情,或者杀一个无罪的人,就算是这样就能获得天下,那么他们都不会做。这就是他们三个人相同的地方。"
"那么再请问他们三人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呢?"公孙丑又问。
孟子说:"孔子的学生宰我、子真、有若,他们的智慧足以理解圣人,你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宰我说:"我的先生比古代的尧舜强多了。"子贡说:"先生看见一国的礼制就可以了解它的政治;如果听到一国的音乐,先生就知道它的政治品德教育。一百代以后的君王也不会背离孔子之道。"有若说:"世上虽有同类,但高的和低的是大不相同的。比如麒麟对于走兽,凤凰对于飞鸟,泰山对于土丘,江海对于溪流......同类事物之中相差往往是那么悬殊。至于圣人和平民看起来是一类的。不过,同样的道理,圣人要大大超出平民,高出平民。孔子的道理可以千古流传,德行可以与天地相比,自古以来,就没有能超过孔子的人。""
公孙丑听了,满意地向孟子告辞了。
孟子来到齐国,受到齐宣王的隆重接待,成为客卿。孟子尽管没有实权,但能向齐王提出建议。
在齐国期间,孟子经常到稷下学宫,与学者们讨论学问。
一天,孟子和公孙丑聊天。一个鲁国弟子来拜见孟子,说鲁君想让孟子的弟子乐正子治国。
"这是好事,今晚我会高兴得睡不着觉的!"孟子说。
"乐正子非常坚强吗?"公孙丑问。
"不是。"孟子笑着说。
"他非常聪明吗?"
"不是。"
"他见多识广吗?"
"也不是。"
"那您为何兴奋得睡不着呀?"
"乐正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取善言,人们会从千里之外赶来帮他;若一个人不喜欢听善言,对别人说:"我早都知道了!"这种冷冰冰的回答,会把别人吓跑。善于溜须拍马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公孙丑笑着说:"先生,您讲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今晚,我也会失眠的。"
战国时期,各国混战,孟子经常谈到关于战争的问题。
一天,公孙丑问孟子:"您说,打胜仗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孟子说:"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例如,一个方圆五十里的小国,都城只有三里内城、七里外城。敌军把它围住,四面攻击,难以攻破。因为城修得十分坚固,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的道理。一个国家,城墙高大坚固,城外宽阔水深,军队盔甲坚韧,兵器锋利,粮食充足。敌人进攻时,守城士兵逃跑了,可见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士气,就是人心!若要打胜仗,就要取得民心才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孙丑说:"先生说的,又是一条真理呀!"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很有特色,他对统治者剥削人民非常不满。他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说,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书对后代影响巨大,是一本优秀的思想和文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