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前310年),魏国人。张仪虽然出身非常贫穷,但其自小才华出众,曾拜鬼谷子为师,向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张仪学成以后,曾经求见魏惠王和楚威王,但二人都没有重用张仪。
张仪无奈之下只好到楚国令尹昭阳门下做了一个客卿。有一次,张仪与众门客陪楚相喝酒,席间大家相谈甚欢,忽然楚相发现随身带的玉璧不见了。众人全都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张仪最为贫穷,所以众人怀疑是他偷走了楚相的玉璧。于是,楚相下命对张仪进行拷打,在严刑拷打之下,张仪始终矢口否认。楚相见审不出来什么,只好将他释放了。
张仪伤痕累累的回到家中,妻子对张仪说:"唉,如果你没有读书,不进行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屈辱呢?"
张仪笑着对妻子说:"你快看看,我的舌头是否还在嘴里?"
妻子破泣为笑道:"舌头还好好的在嘴里呢。"
张仪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张仪后来又投奔到秦国。对于张仪的才华和学识,秦惠文君非常赏识,秦惠文君任张仪为客卿。
惠文君十年(公元前328年),张仪和公子华领命攻打魏国的蒲阳,并一举降服了魏国。取得胜利以后,张仪却请求秦惠文君将蒲阳归还魏国,并建议秦惠文君派公子繇到魏国作人质。
张仪对魏王说:"现在,秦国如此厚待魏国,魏国应予以回报。"
魏王听了张仪的话,认为非常有道理,便将魏国的上郡、少梁割让给了秦国。秦惠文君采取张仪的策略,不但拉拢了魏国,还削弱了魏国的国力。
张仪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华和斐然的政绩成为秦国的第一任相国,他从此开始实施其"连横"的策略,为秦国成就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惠文君十三年(公元前325年),惠文君正式称王,惠文君将次年改为更元元年。惠文王在更元二年派张仪与齐国相、楚国相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随即张仪被罢免相位。
张仪为了能够以"连横"的策略游说魏国依附于秦国,前往魏国任相。
张仪劝说魏王投靠于秦国,但是魏王对张仪的劝告置之不理。于是秦国派兵攻打魏国,秦国先后占据了魏国的曲沃、平周。
张仪为了能够在魏国实施"连横"的策略,又留在魏国长达四年之久。魏襄侯去世以后,魏哀王继承王位,张仪又继续劝说哀王依附于秦国,但张仪的建议也没有被哀王接受。张仪见劝说无效,就在暗中让秦王发兵攻魏。
魏国被秦国打败。紧接着,又被齐国打败。这时,张仪又劝魏哀王依附于秦国。张仪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魏哀王晓之以理。
首先,张仪分析了魏国的地形。张仪认为魏国地势平坦,国内没有高山大川的天险可守,极易被别的国家攻破。而且,魏国的国土与多个国家接壤,又与楚、赵、齐、韩国相邻。从地理形势上来说是一个强邻虎视的国家。
然后,张仪又为魏哀王分析了魏国不依附秦国的弊端和依附秦国的利益。张仪认为魏国如果依附了秦国,那么楚国和韩国要攻打魏国就会有所顾虑,魏国如果不依附于秦国,一旦秦国攻打到别的国家,就有两种结果:一、断绝魏国和他国的合纵联盟道路;二、被秦国攻打的国家,与强秦联合,这时魏国只会加速灭亡。
张仪认为合纵抗秦盟约非常容易被瓦解。他对魏王说:同父同母所生的亲兄弟,还会因争夺家产而反目,何况各有谋略的六国呢?因此合纵抗秦盟约是极不可靠的。
魏哀王在张仪又拉又打的劝说之下,决定依附于秦国。就这样,张仪的连横策略得以在魏国推行。
张仪的连横策略在魏国实施以后,又重新返回秦国任国相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