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不仅有政治才能,还有外交才干。
有一次,晏婴受命出使楚国。楚王非常傲慢,他知道晏婴身材矮小,长得很丑,便命人在都城大门开了一个小门,楚国大臣对晏婴说:"请进!"
晏婴怒火中烧,心想:堂堂齐国宰相,没有楚国宰相前来迎接倒也罢了,如今让我从小门进去,不但侮辱我的人格,而且损害国家的尊严,我得好好教训他们。
晏婴说:"这是狗门,不是人可以进去的。如果我出使狗国,那么我应该从狗门进去。但我现在出使的是楚国,楚国不是狗国,所以不应该从这里进去。"
楚国大臣一听,脸色由白变红,又由红变青,想破口大骂又怕有失身份,气得拂袖离去,报告给楚王。
楚王气得牙根发痒,却无可奈何,只好让人打开大门。这是晏婴第一回合的胜利。
晏婴按照礼节拜见了楚王。楚王眼睛贼溜溜地乱转,开口问晏婴:"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个矮子出使?"
晏婴平静地回答:"齐国仅临淄就有七千户人家,如果人们都举起袖子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如果都流起汗就像下雨一般,大路上的人肩擦肩,后面人的脚踩到了前面人的脚后跟。照这样说来,能说齐国没人吗?"
楚王问:"那为什么单单派你来呢?"
晏婴说:"齐国派遣使节,各有分工。贤明的大臣出使的是有贤明君主的国家,蠢笨的大臣出使的是君王蠢笨的国家。因为我最不聪明,所以就派到楚国来了。"
楚王睁圆了眼,却不便发作,想不到搬起石头反砸了自己的脚。两国相交,不斩来使,否则,楚王早就把晏婴拖出去斩了。楚王叫人摆出粗劣的饭食招待晏婴。
席间,有官吏绑来两个人,楚王故意问:"绑的人怎么啦?"
官吏回答:"是齐国人,偷了东西,请楚王发落。"
楚王看着晏婴,不怀好意地问:"你们齐国人生来就偷东西吗?"
晏婴丢下餐具,离开座位,答道:"我听说,桔如果生在淮南则叫桔,如果生在淮北则称为枳,这是因为水土不同。在齐国我没听说他们偷过东西,但到了楚国后却偷了东西,可能是楚国水土使他们学会偷东西了吧?"
楚王听了哑口无言,晏婴又获胜了。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兵败,被吴王囚禁起来,后在范蠡的活动下归国。范蠡献越女西施迷惑夫差,同时,提出富国强兵的主张,终于使越国走向富强。之后,范蠡激流勇退,经营商业,成为有名的大商人,被历代商人尊为"商圣"。
效忠越王,同甘共苦
范蠡,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范蠡拜鬼谷子为师,学习道、数、兵、游之道。郑国与楚国宛邑大战,范蠡家破人亡,父母都死于战火之中。范蠡以行医看病、占卜为谋生获利的手段,多次出游郢都、越国。
越国大臣文种久仰范蠡大名,于是向越王勾践推荐了范蠡。范蠡知道自己不被越王所用,于是写信给文种,暂时退隐。信中说:"我的智慧还不能被越王所利用,要到了最危急的时候越王才肯起用我,那时我再为越王效力吧......吴国在讨伐越国以前,肯定要先讨伐齐国,目的是进一步威胁越国。越国需要趁这个机会充实国力,富国强兵......假如越王不听我的劝告而盲目用兵,肯定会全军覆没的。"
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吴王闻知越国大举进攻吴国,连忙改变了讨伐齐国的计划。吴王夫差拜伍子胥作大将,率领水陆军队反击越国。
吴国与越国两支大军交战于夫椒,在这一战中,越国大将被杀死,水兵所剩无几。
范蠡对越王勾践说:"天命无常,有德者王。越国先君,并未无道于百姓。越王继承王位以后,从没有声色自娱,没有颓丧志气,另外,也没有与诸侯结怨。越国虽然现在受到了困厄,假如您能和百姓共患难,跟诸侯结友,到了那时越国肯定会复兴的,那么吴国一定会败亡的。"
勾践认真地问道:"你有什么根据呀?"
范蠡回答道:"吴王夫差不仅继承了王位,还继承了喜功好战、纵情多欲、劳民伤财的德性。经常征战各国,与齐、越、楚等许多国家有怨;夫差对于百姓更是残暴不仁,臣子们各怀鬼胎:孙武已经离开了夫差;伯嚭异常贪图厚利;而伍子胥功高自负......吴国现在虽然很强盛,然而就像午后的太阳,虽然很热,但很快便将陨落西山。越国表面上很弱小,然而就像朝阳初上一样,虽然此时危机重重,很快就会光耀乾坤,蒸蒸日上。"
越王勾践问道:"那眼下该如何是好呢?"
"投降吴国。"范蠡坚决地说。
勾践沉默良久,终于同意了。
吴王夫差果然接受了越王的投降,然而却提出了许多污辱的条件,其中包括让勾践夫妇来吴国当人质。
为了使越王能够清醒地面对现实,范蠡在石头上刻上了:"待其时,忍其辱,秉其敞,就其虚"十二个大字。
经历了许多波折,范蠡随同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都城姑苏。吴王夫差将他们囚在阖闾坟旁的一间石屋里。这间石屋,阴凉潮湿,长年都看不到阳光。
越王和王后住到这里后,经常做噩梦;勾践变得不爱说话了,常常叹息;范蠡却十分坦然,常常陷于思考中,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安危与得失,考虑的是如何才能加深吴王君臣之间的矛盾,引发伯嚭和伍子胥之间的争斗;如何才能使吴王认为勾践臣服于他;如何才能利用越王达到麻痹夫差的目的,临去吴国以前,范蠡已经叮嘱文种,按月送给伯嚭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