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原本姓姒,又称大禹,后世称他夏禹。大禹出生在我国西羌一带,后迁到嵩山下,他是夏后氏部落的领袖。
大禹治水的故事,基本上是尽人皆知的。这个故事之所以会流传得这么广,完全是因为大禹治水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大禹是黄帝的第四代孙,他的曾祖父名昌意,他的祖父名颛顼,他的父亲名鲧。
黄帝死了以后,颛顼继承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之职。
帝正妃嫘祖所生之子取名昌意,昌意被分封到了若水之后,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后来生了颛顼。
颛顼是一个性格沉稳而富有谋略的人,他的德行十分高尚,为人谦恭。
颛顼15岁时就能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他被封于高阳,因此,史书又称他为"高阳氏"。
黄帝临死时,将帝位传给了有圣德的年仅20岁的颛顼。颛顼继承部落联盟首领之职以后,百姓们生活稳定,四方归服。
颛顼活到了98岁,在现代社会也是高寿的人。他在位长达78年之久。颛顼死后葬于濮阳鲋鱼山之阳,他心爱的九个妃嫔死后安葬在了鱼山之阴。
颛顼的儿子名穷蝉,颛顼没有让他继承部落联盟首领之职,而是选择了喾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
喾是黄帝正妃嫘祖大儿子玄嚣的孙子。传说帝喾出生时就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喾不但品德高尚,而且聪明能干,被封于高辛,因此又称"高辛帝"。
帝喾继承帝位后,时刻不忘勤俭爱民,以仁爱治天下,使得天下归一。
帝喾一共娶了四个妃子。正妃邰姜生子弃,弃就是周朝的始祖;第二个妃子名有娥简狄生子契,契就是商朝始祖;第三个妃子陈丰庆都生子放勋,放勋就是尧;第四个妃子訾氏常仪生子叫挚。挚继承部落联盟首领之职以后荒淫无道,不得民心,仅仅当了九年皇帝就让位于尧。
年仅21岁的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建都乎阳(今山西临汾),人称赤帝。
帝尧是一位宽厚仁慈、深得民心的帝王,人们都说接近他能感到太阳一样温暖,远望他就像云霞一样灿烂。
尧认为舜非常有德行,不但禅位于他,还将女儿娥皇、女英下嫁给他做妻子。
尧禅位28年以后,118岁时去世,葬于济阴城阳。尧去世的消息传出来以后,百姓们非常悲痛,就像他们的亲生父母死了一样。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滔天的洪水,不但包围了高山,而且吞没了丘陵。平原成了汪洋,庄稼都被淹没了。百姓们房屋被冲毁了,只好逃离故土,难以维持生计。华夏大地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尧为了战胜可怕的洪水、解除百姓们所受的疾苦,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理洪水一事。四方部落首领认为鲧才能出众,是治理洪水的最佳人选。
四方部落首领说:"鲧是最适合的人选,你应该让他试一试!"尧当时勉强同意了。鲧奉命治水九年,勤勉不息,但鲧治理洪水的方法只是不断用土挡。他不断造堤筑坝,四处堵截洪水,结果洪水不但冲毁了堤坝,反而越闹越凶。鲧治水九年,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一事无成。
舜接替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考察鲧治水的情况。舜认为鲧治水多年,没有取得成效是因为鲧办事不力,下令处死鲧,鲧在行刑时,高呼:"我治水无功,理应受死,但现在大水未治,我死而不甘!"
子继父志,疏江导河
鲧治水失败以后被杀,他有个儿子叫禹。禹是一个性情仁厚和善、机智勤劳的人。禹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谦恭好问,他路过十家以上村庄的时候,都会到村子里求教,如果村民向他讲述了有益的话,他马上就会拜谢。
年仅18岁的禹上书舜帝,想完成父亲在世时没完成的事业--治理洪水。
舜帝正苦于没有人能治理洪水,接到禹的上书后非常高兴。有的大臣却不相信禹,给舜提意见说:"禹只是个小孩子,他怎么能治理洪水呢?再说要是他还用他父亲的那套办法,不是越治越糟糕吗?"
舜觉得大臣说的话有道理,但是既然没有别的人愿意去治水,舜想让禹试一试,便让禹上朝。
舜在宫廷接见了禹,舜探问他治水的方法。禹说:"先父治水,我了解他用的是堙障法,就是用土木石头把水堵住的方法,那是不行的。现在我用疏导的方法,就是放水。我们把水疏导通开,最后叫它流入大海,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舜和众大臣听了禹的陈述,都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就任命禹负责治理洪水,派一个叫应龙的人协助他。
禹接受了治理洪水的任务以后,丝毫不敢懈怠,马上和应龙率领大批能工巧匠开始治水的工作。他到达洪灾严重的地区,经过实地考察,在总结父亲治水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之上,积极完善治水的方法,一改过去堵截的旧法,他们在那里开凿河道,让洪水一直流向东方的大海。
禹率人开凿龙门山,设法把挡住黄河的障碍打通,使龙门山分跨在黄河的东西两岸,看起来像两扇门,让洪水从悬崖峭壁间直流而下。人们给这个地方取名叫龙门。
在龙门下游的地方,又有一座很大的山挡住了黄河的水路。禹率众人将山凿成三段,使河水分流而过好像通过,三道门,后来这里就被叫做三门峡。
禹治理洪水,亲自拿着畚箕铲子,冒着大风大雨,走在治水队伍的前面,带领着九州的人民,疏江导河。功夫不负有心人,禹终于战胜了洪水。
管理九州,造福人民
禹在外面治水前前后后共十三年,全身心投入,几次从自家门前经过,听见孩子在里面哭,看到妻子在门前招手,都因为太忙而没工夫进去看看。他的手上脚上生出了厚厚的老茧,指甲磨得光光的,小腿上连毛都不生一根。
由于潮湿和太阳的照射,他还没年老,就得了行动不便的毛病。虽能勉强走路,却是一跛一颠的,后步跨不过前步,看他那个样子就像在跳,又像是巫师作法事的模样。
经过长年的风吹日晒,禹身上皮肤的颜色也变得黑黝黝的,再加上人长得瘦,脑袋和脖颈就显得特别大,嘴巴显得特别尖,而相貌完全谈不上正常了。但百姓们从此却能够安居乐业,不用担心水患了。百姓们只要提起禹个个交口称赞。
百姓们感叹道:"如果没有大禹,我们早就成了河里鱼虾的食物了!"
禹因为治水有功,威望不断升高,舜将自己最喜欢的玉圭赐给了他,把他封在夏地。舜经常对人说:"禹就像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一样。我想为民造福的时候,他就会辅佐我;我想观察天象的时候,他就会提示我。"
公元前2070年,舜将帝位禅让给了禹。禹管理国家的时候,根据自己治水所掌握的各地地形疆域、人民风俗、物产情况,将天下分为九个州:
自黄河壶口至碣石地区为冀州;
自济水至黄河地区为兖州;
自东海至泰山地区为青州;
自东海、泰山至淮水一带为徐州;
自淮水至大海一带为扬州;
自荆山至衡山地区为荆州;
自荆山至黄河地区为豫州;
自华山以南,黑水以东地区为梁州;
自黑水以东,黄河以西地区为雍州;
"九州"一词至今仍被人们延用,时至今日"九州"一词早已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大禹继位以后,不断加强集权制统治。大禹通过对南蛮三苗的战争,使王权得到了巩固。
为了进一步巩固王权,禹大会诸侯。各诸侯不但向禹朝贡,还向禹行臣服礼。夷、夏诸侯首领成为了维护王权的世袭贵族。
随后,禹在茅山(今天的会稽山)大会诸侯,此次大会诸侯,禹斩杀了心存异心的防风部落首领。
禹收集天下青铜,铸成九尊宝鼎,以此象征九州大同,天下一体。"问鼎"一词,之所以成为夺取天下代名词就是来源于此。
夏禹,终结了原始的禅让制,将帝位传于他的儿子启,夏朝建立了,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上开始了长达数千年的"家天下"局面。禹是原始社会的最后一名帝君。
商汤原是商部落的首领,商是夏朝的一个属国。夏桀即位后,夏朝的统治危在旦夕,而商在商汤的率领下渐渐强盛起来。商汤在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终于消灭了追随夏朝的豕韦、顾、昆吾三国,最后攻入夏都,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