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5月,立宪派的孙洪伊以谘议局联合会名义,邀请各省议关入都共商国是,目的是组建政党。孙洪伊受到梁启超影响,要以当初请愿同志会的人作基础。先前(第二次请愿)“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是粱启超代拟的,其中就有鼓吹组党的意见,意见书上有如下理由:
1.如有政党,可以集合多省人士以扩充请愿之声势;
2.可以养成他日大党之精神与其基业;
3.可以消灭地方党派之弊害;
4.可以矫正国中一切不正当之舆论。
显然是把矛头指向同盟会等会党。
当年《申报》称:谘议局联合会“颇有国家党派之雏形,而脱地方党派之习惯”。
在召开联合会第二次常会,抨击载沣组建的“皇族内阁”。孙洪伊、汤化龙与谭延闽等发起会组织全国性立宪派政党一事,这个相当于政党模式的组织就称“宪友会”。
6月4日,大会会址选在松筠庵召开发起会,汤化龙为假定主席,作了集会目的报告,“表面上是商讨救亡,实际上是筹组政党”。大会选出湖南谭延闽为正式主席,直隶副议长王振尧为副主席,汤化龙为审查长,孙洪伊为审查员。经由孙洪伊作筹备经过报告,决议以联合会为基础,定名为宪友会。6月6日,成立“宪友会”则在湖广会馆宣布。宪友会的宗旨是“以发展民权,完成宪政为目的”。具体纲领共6条:
第一,尊重君主立宪政体;
第二,督促联责政府;
第三,厘理行省政务;
第四,开发社会经济;
第五,讲求国民外交;
第六,提倡尚武教育。
该会设常务干事3人,经投票选举,由雷奋、徐佛苏、孙洪伊担任,另有文书员2人,会计员2人,庶务员2人,调查员8人。总部设在北京,各省陆续设立支部,以湖北、湖南、江苏、四川、福建、江西、直隶、山东这几个省的声势最盛。
宪政派弄出“这一纸党纲”,“似乎只是表面文章”。
据《时报》点评:宪友会之成立,注重民生及地方分权,“不涉及中央政策”,“对于时势有一种紧急自卫之意”。
丁文江在《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说:当事人徐佛苏告诉我们,立宪派人组党,在“扎一硬寨”。
《申报》说:立宪派人的救亡策略,有治标治本之分。治标者,在练民团;治本者,在争内阁组织,反对亲贵把持。如政府不改弦更张,收回成命,各谘议局将联合宣告邻邦,“凡政府借款,人民皆不负责任”。……似别有所图。一个政党的行动,措意于当时的政局发展,往往置党义或理想于不顾。即使宪友会的理想在君宪,但切身的利益是最先的考虑。革命不起则已,有了革命的局面,党人的行动便与理想相去远了。(语见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