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个没进过一天军校的师范生,何以统帅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使他由一个门外汉而成为一个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打败了力量比之强大百倍、千倍的蒋介石?其法宝,就是他的八字妙诀——“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毛泽东明确指出:“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这八字妙诀,不仅造就了毛泽东,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将军、元帅。
毛泽东从来把读“无字之书”看得比读“有字之书”更重要,认为学习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读“无字之书”必须重视实践。在战争年代,战争是实践的重要形式,读“无字之书”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知识都源于实践,所以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就是从工作中学习工作,从谋划中学习谋划,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演讲中学习演讲……一句话,在实践中学习一切本领。只有如此,才能够学到真本领,培养高素质。
周恩来同志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写了一副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他告诫自己也劝诫人们,交友要有选择,读书要注重实践。
“与有肝胆人共事”,可以作为交友的一条重要原则。“从无字句处读书”更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读书亦然。读书要在学、用结合上下工夫,通过实践改善自己的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实用性智力,全面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读书是实践活动。千百年来的精华,都写在了书上,书是知识的海洋,但知识还有另外一个海洋,就是实践。从实践中学习,一个人如果读死书而忽略社会实践,将会一事无成。
英国过去有个名叫亚克敏的人,可以称得上是读书很多的人,除了读遍家中7万多册藏书外,还博览群书,见书就读。可是,他一辈子也没写过一篇文章,没有对社会做过任何贡献。如果有谁学了许多理论知识,而像亚克敏那样对待读书,不去利用,那同样是毫无意义的。
《庄子·天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日,齐桓公正端坐于大堂之上读书,有一个名叫轮扁的工匠正在削木头准备做车轮。他看到齐桓公在读书,因为好奇,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凑向前去问:“请问国君,您读的是什么书?”
“我读的是古圣贤的书。”
“圣人还活着吗?”
“圣人早死了。”
“那么国君您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木匠的话,使齐桓公勃然大怒。他立时变色道:“我读书,你一个小小的工匠怎敢妄加评论!有道理讲出来,我可饶你不死;若讲不出道理,马上要你性命!”
轮扁并不畏惧,从容答道:“好吧,就拿我制造车轮这行手艺来说吧。削木为轮,要把轮子做得牢固结实又运转灵活,就得有一种极熟练的技巧。譬如,辐条和车毂之间的榫接,宽了虽然容易插入,但松而不固;紧了虽然坚固,但无法插入。因此,榫眼必须斫得分毫不差,这种工夫只能靠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这种熟练的技巧只能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养成。我不能单用口授的方法将技艺传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不经过实践,就把我的技艺继承下去。所以,我今年70岁了,还得在这里做车轮。依此类推,圣人已死,所留下的几本书,也已成为过去的东西,难道国君您所读的不是古人的糟粕吗?”
这个故事赞美了一位具有丰富经验、技巧纯熟的老木匠,他重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技艺,终于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轮扁根据自己制作车轮的实际经验,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技巧是不能口耳相传的,它只能靠直接的实践来获得。
学习“无字之书”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实践,不善于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读过春秋战国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纸上谈兵”的典故。本来颇有将帅慧根的赵括,迎来的却是其父亲不幸言中的结果:“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罢,若是用他为将,那么赵国必定毁于他手中。”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便熟读兵书,因此只要一谈到怎样用兵,他便会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所以,不少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将之才。赵王召来赵括,问他说:“你能击败秦军,为国争光吗?”
赵括大言不惭地说:“要是碰上秦国名将白起,那我还得考虑一下对付的办法,现在是王齿乞领兵,我一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赵王于是便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赵括在接掌兵权以后,不久就被秦兵围困。这时,秦王悄悄改派白起为主将,而以王齿乞为副将。结果,白起大败赵括,赵军40万人马被俘后全被活埋,而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
赵括为什么会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此时缺少的正是实践经验。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很多人从学校门进机关门,在学校里经过了十几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文凭不能完全等同于水平,学历不能完全等同于能力,能力与水平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相长、融会贯通,用知识去创造财富,造福人民。
“实践出真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锤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正如一名公务员在实践中学习写的那样:“刚开始工作,有人把工作总结为三坏,即工作太冷清,会把人冻坏;工作太繁忙,会把人累坏;工作太得罪人,会把人气坏。我想既然自己干了公务员这个职务,管它坏不坏,我就爱。刚刚从事这项工作,我便犯了一个严重的‘战术上轻视敌人’错误,我低估了工作的艰苦性和复杂性,我到一个大山的小村庄里,去执行工作,一天的奔波不用说,到了村里之后,村支书给我说了半天他们事务的情形、这里面的纠纷。我总觉得谁都对,谁都不对,让我拿主意,平时善于运用理论的我,瞬间失去了任何的理论优势,像犯了个错的小学生似的一下子失去了主意,实在没办法,我采用拖延战略的方法,把这些事拖到了晚上才解决,一天的经历使我感到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践是公务员成长的基本途径。公务员学习的知识内容只有程度不同地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相联系,才能被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个人知识。对公务员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就是要接触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才能将“万卷书”的静态信息在实践中验证、理解和内化。因此,公务员向实践学习,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经验相统一。
公务员如何向实践学习呢?杨成虎、张伟在《国家公务员学习能力》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坚持知识从实践中来,并且应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实践是知识的基础、动力与目的,也是公务员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公务员学习、思考的广度、深度、正确程度的唯一标准。公务员的学习只有经过“认识—实践—认识”的反复循环,知识才能内化为公务员个体素质。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公务员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过去的经验由于与今天的历史条件不同,也不能都照搬照套。因此,公务员要善于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直接从实践中学习,不断培养自身能力。在现实中,公务员经常会遇到诸如“庖丁解牛”现象,它既没有理论,也没有可传授的方法,只能由公务员在实践的锻炼中,产生经验和体悟。
总之,拜实践为“老师”,关注实践,正是公务员学到知识、提高素质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虚心学习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以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用实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工作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