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蛋是山西人,俗称的老西儿,世代务农,今年十七岁。
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其来历却不怎么好笑,因为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北方地区多盗贼,一次劫难后,他以前所在的村庄被屠,就剩六岁的他躲在井里头才活下来。之后孤身一人到太原附近投靠舅舅家。
张全蛋的本名叫张完卵,是他舅舅取的,意为覆巢之下的幸存者,以纪念他的劫后余生,他舅舅虽不是秀才却识文断字。不过他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拗口,就改成全蛋了,完者全也,卵者蛋也,反正意思都一样。
小时候的变故并没有让他多伤心,日子总要过下去。穷人家的孩子命贱如草,能有口饭吃,能活下来就要感谢上苍,他自己也没奢望什么。
但他这一生的苦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几年来的天灾让北方各省的粮食歉收,加上贪官污吏和富商地主,还有藩王的盘剥,比盗贼更加凶猛,他舅舅一家几口人活活饿死。
明末农民起义的高潮终于如约而至,侥幸没有死去的张全蛋为了活命,只有“从贼”了。他成为光荣的罗汝才农民起义军的一员,其实就是最低级的炮灰。
在几次和官兵的战斗里,张全蛋拿着一根削尖的木棍,闭着眼睛听首领号令作为第一批炮灰向前冲,原本的战友都换了好几茬,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
就这样,这个少年一个人没杀死,就变成一个老兵。糊里糊涂的变成一个小头目。
后来,左阎王来了,许多农民起义军就被打得到处跑,老大“曹操”罗汝才被杀,张全蛋被编到张献忠麾下。
虽然知道跟着那些起义领袖多半会死,但为了能吃上一口饭,他还是决定留下,至少死的时候能做一个饱鬼。
这十几年的生涯里,给他留下最恐怖的记忆就是饥饿,这种体验比死亡更让他惧怕。
再后来,左阎王竟然开始和闯王八大王他们合作“剿匪”了。
张全蛋活下来了,成为官军。
当日后张全蛋回想起那一段到处攻打地方豪强,发救济粮分田地的“剿匪”的经历,他都不禁的感叹,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不到一年的时间,五省总督左冷禅剿灭了“流寇”,搜刮了六百万两的“逆产”,让几百万百姓能够活命。
就在左冷禅受到命令回京的时候,有锦衣卫来五省的各地招兵,说是左冷禅要北上打建奴,要训练新军。
建奴凶残,这是大明百姓里口耳相传的恶魔。张全蛋本来是分了田地在家务农的,只是觉得这个人是好官,对他有恩,反正他现在孤身一人,就把这条命给他吧,于是报了名。
这种想法在五省里的年轻人里有不少,各处设立的征兵站都挤满了人,这些人里除了报恩外,业有对左冷禅这个书生军事能力盲目的信任。
谁知道这个征兵还有体检,而且非常严格,体检者需要全体脱光站在一个屋子里。几个大夫模样的人一身白衣,好似戴着孝,头上白帽,还带着白口罩,一个个的检查你们的身体状况。有骨伤的不行。有大面积皮肤病的不行,肢体运动有困难的不行。甚至有痔疮的也不行。来体检的所有人脱光衣服,被几个大夫挑来拣去,虽然没有什么特意的举动,但张全蛋总觉得菊花一紧。
体检要求是,身材要高大,体型要匀称,四肢发达,没有病患。
竟然还有政审,比体检这还严。需要有参加者的户籍所在地的证言,查你和你直系亲属的犯罪记录,有被当地衙门审讯过的经历都不行。——当然了,参加“剿匪”的前起义人员是不算在内的。
要忠厚老实,服从命令,不准闹事。
合格后的人还要根据名额在淘汰一批,因为来参军的人是不少的。张全蛋很幸运的入选了新军,一共是两万个新兵。
然后所有入选者被要求剃光头发,这让有传统观念的人非常抵触。但是来招兵的两个锦衣卫一个叫徐术,一个叫关宇,他们就振振有词的给入选者解释。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大家都知道,但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个剃头程序是告诉你们的身份正式转变,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军人了,这条命是国家的。在参军是那一刻起,那么就是军人,剃头是军令,军令如山。违抗军令,是要杀头的!我们把话撂这里,今天这个头,你们是剃也得剃,不剃也得剃,正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一番连恐带吓,就把那些新兵都给剃成秃瓢,好像复制出两万个常弓。
军服也发下来,因为是冬天,发的一套87式军大衣,一条棉裤,一双手套,一根皮带,一双军靴,两双袜子,一顶雷锋帽,还有一套秋衣秋裤。
穿上去倒是很保暖,但张全蛋觉得穿上去后一股浓浓的土鳖味四散开来。
有了军服,接着一个月的秘密行军,昼伏夜出,随同锦衣卫一路的上北京城外秘密场所与世隔绝,开始了他作为一个大明新军的生涯。
在这个新兵的训练场里,是一个他从未有过的体验,这是一支不可思议的军队。
因为这个训练场里的教官来自于另一个位面的解放军,他们是以一个解放军合格战士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的。当然了,张全蛋这个家伙是不会知道的。
在这个训练场里,他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怎么拿刀拿枪,而是整理内务。
其主要内容是叠被子,个人物品放置,打背包等技巧。对于后世的解放军的一个新兵来说,叠好军被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是新兵连的第一道难关。
别看军被软绵绵的。想驯服它也不容易。叠不好被子就会被教官扔到外面,他可不管你晚上有没有被子盖。
教完内务,就是正式的训练,这个训练场里有许多不知名的设施,来参军的有不少是世代军户,但他们也没见过有这么训练的。
新兵训练一般2个多月,主要是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大部分时间是用来队列训练,主要包括稍息、立正、原地间转法、齐步正步跑步等等。
一般部队下午4点以后开始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单双杆、3000米跑等等,偶尔会跑5000米,当然也会辅助一些其他的训练,例如军体拳、俯卧撑之类。
卧槽,这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说好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呢?
叠被子叠得张全蛋好几天都神经衰弱,他忍了,可这些教官这么练搞毛啊?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齐步走,敬礼,回礼……
有完没完,有完没完,你到底是要我做什么?
张全蛋一天到晚被教官的命令指使得晕头转向,踢正步踢得他觉得自己像一个神经病,至少在那个时代他是这么认为的。
更让张全蛋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军营竟然还教文化,我们一帮大老粗竟然还要学文化。
“木有文化的军队,厮一支愚蠢的军队——”
教官关宇说道,他也是文化教员之一。
在发放个人用品时,有两个东西让新兵非常囧,一个是一把小铲子,据说叫工兵铲,具有极其高的战斗力和几乎无所不能的用途——这在后来他们会体会到。
还有就是一人一个小板凳。
每天晨跑后,就是一节语文课,新兵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小板凳去上课。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你能想象吗?一群血气方刚的大明、大老爷们在清晨,跟着一个教官在念《小小的船儿》。
这是出自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现在一人一本的定制版的课本,跳过拼音直接学认字,用最便宜的纸张和印刷。每人发三根铅笔,一把削铅笔的小刀,一个橡皮还有数学本和语文本各五本。
张全蛋是不介意读书的,他也从舅舅那里学到一些字,可是这个课本也太让他斯巴达了。
更让他斯巴达的是,教他们的老师竟然是个女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一个慈眉善目五十多岁女教师。
“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我们看第八页——”女教师笑眯眯的说道。
小朋友们?
张全蛋和其他人都有要吐血的冲动,恨不得从地上找条缝钻进去。
那个女老师姓刘,她估计几十年是说惯了,没有转过弯来。
在窗外,菊座在视察新军的建设工作,徐术在陪同。
“菊座,我们教这个教材真的合适吗?”徐术看着那愁眉苦脸上课的大明新军问道。
“我有什么办法,要再编一个专门的教材很费时间的,你们要克服一下困难啊。”菊座叹气道。
“也对,为了让我们训练新军,朱由校可是付了比买军火更多的钱。”徐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