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赏析】
《螽斯》是一首新婚的贺词。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多子多福的观念。而再三颂祝“宜尔子孙”的《螽斯》将这一观念以诗意加以热烈的抒发。诗人洞悉人心的愿望及动物的特性,以螽斯(蚱蜢)做比,展望了人口兴旺、子孙繁盛、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以螽斯(蚱蜢)来比喻生殖力的强盛,则是本诗的主题。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为描写,写了螽斯张开翅膀群集低飞的壮阔场面;后两句为颂词,祝贺主人子孙繁盛、家族兴旺、世代昌盛及聚集欢乐。这首诗的主旨显豁而明朗,在于颂祝人多子多孙。螽斯是善于群居的生命体,它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能生子近百,由此使螽斯群体代代延续而不断,可以说其是生殖力强盛的动物。而该诗篇正是以螽斯作比,寄兴于物,即物寓情,希望后世子孙如螽斯般众多。
而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叠唱形式的运用。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在诗中主要体现为“诜诜”、“振振”、“薨薨”、“绳绳”、“揖揖”、“蛰蛰”等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整篇诗句韵味无穷。“诜诜”、“薨薨”、“揖揖”等都是用以形容螽斯群聚时候的状态声音的,而“振振”、“绳绳”、“蛰蛰”则也是相应的繁盛景况,用以祝颂繁衍后代,多子多孙。叠词的使用在《诗经》中颇为寻常,但在《螽斯》中则独具其特色:首先是具有节短韵长的审美效果;其次是诗章的结构在六词意有差别之下层层递进。房玉润评曰:“诗只平说,难六字炼得甚新。”
阅读这首诗,要从积极的一面去欣赏它。通篇以虫(螽斯)作比,既是咏物也是咏人,一语双关,即物即情,浑然一体。无怪乎《幼学琼林》卷二如是记道:“可爱者子孙之多,若螽斯之蛰蛰;堪羡者后人之盛,如瓜瓞之绵绵。”
更有意思的是,《周南》首篇《关雎》为求佳偶,第四篇《木》为婚嫁,再到现在《螽斯》为祝多子多福,从求佳偶到婚嫁再祝多子多福,顺理成章,编者在此可谓煞费苦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