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白和鲍叔牙逃到莒国,严格的说不算政治避难,是在莒国蛰伏等待时机,眼睛始终关注着齐国的风吹草动。
同样的在鲁国的管仲和公子纠也密切关注齐国的动态。
这是因为他们都在等齐襄公诸儿灭亡的那一刻。
诸儿杀了鲁桓公,公然地将文姜留在齐国,已然是不顾廉耻之极了。而且,他荒诞不经到对国家军事防务信口开河,毫无诚信可言。一个君主在国家军务上儿戏,势必让反对势力有机可乘,最终导致齐国内乱。
一个政权的覆灭最根本的原因一定来自内部。
组织内部出了问题,一定是要命的问题。
要齐襄公诸儿命的不是姜小白,也不是公子纠,而是诸儿的堂弟公孙无知。
齐僖公有个同父异母的胞弟夷仲年,夷仲年生了公孙无知。齐僖公特别喜欢这个侄子,打小享受着和诸儿、小白一般的待遇。诸儿上台后把公孙无知的待遇给取消了,公孙无知气愤异常,立马成了齐襄公的反对派。
公孙无知想造反凭他一人自然是成不了事的,天底下也没有一个人造反就得势的道理,必须得有同谋参与。
公孙无知的同谋是齐襄公自己送到公孙无知身边来的。
不作死就不会死,偏偏这齐襄公要作死,好端端地送了两个帮手给了公孙无知。
齐襄公在位时言行不一,政令多变,把国家军务大事当儿戏处理,惹恼了拥有兵权的两位大臣连称、管至父。
连称、管至父当年戍守葵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也是后来齐桓公会盟的地方,可见当时的重要),俩人问齐襄公何时换防?这分明是在讨论军务大事。可是这位齐襄公大王边吃着西瓜边随口道:明年瓜熟的季节换防(不过也就是齐襄公随口的这么一说,却诞生了一个成语:及瓜而代)。
一年后,戍守葵丘的连称、管至父沒有接到换防的调令,俩人只好派人去问齐襄公,齐襄公不仅不允许换防,还大大地嘲弄派去的人,这下连称、管至父和手下的士兵不干了。戍守的任务又不可以带家属,谁家没有妻儿父母?总该让人探亲休假吧,凭什么堂堂的国君说出来的话可以言而不信呢。
就这样齐襄公把连称、管至父和他们手下的士兵送给了有谋反之心的公孙无知。
事实说明了言而有信对一个以政治为职业的国君有多么的重要。
当然,公孙无知不是就那么轻易随便得到连称、管至父的,他用了利诱的手段。
连称有个妹妹是齐襄公的小老婆,因为和文姜搞不来,被齐襄公冷落不得宠,这事让公孙无知知道了,他便许诺连称:倘若你助我杀了诸儿,我定娶你妹妹当王后。
荒唐的不能再荒唐的交易,谋反的事居然就可以这么随意的成交。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齐襄公是如此不得人心,想杀他的人只要有一点点的理由就敢于动手。
难怪司马迁《史记》说春秋:弑君三十六。
可见春秋那会儿杀个国君只要有点理由就有人敢干。
公元前687年的冬天,齐襄公到沛丘(今山东滨州博兴县)狩猎,因受惊吓坠落车下受伤。
齐襄公受到的惊吓和他心中有鬼有关。
据说齐襄公狩猎时遇一只大野猪(春秋时野猪奇多,当年周厉王就死在野猪林),随从大呼:是公子彭生,是彭生。
公子彭生就是当时诸儿为遮掩和文姜的私情派去杀鲁桓公的杀手,当时鲁国要求齐襄公交出凶手,齐襄公只得杀了彭生。
明明是头野猪,随从居然大叫是公子彭生,难不成彭生投胎野猪显灵?这着实让齐襄公受到惊吓,所谓做了愧心事自有鬼找上门。
受了伤的齐襄公刚回到宫中,公孙无知和连称便率兵攻了进来。
姜诸儿就这样被诸杀了。
公孙无知弑君,自立为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