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是一个人看得起自己,同时也要求别人看得起自己的心理倾向,这是人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自然表现。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都没有好的评价,就不能期望别人会对你有好的评价。正如一句谚语说的好:不自重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如果别人发现你并不怎么尊重自己,那么,他们也有权利拒绝你,把你看成骗子。因为你一方面对别人说,你们应该对我有好感,另一方面自己对自己却没有好感。其实,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别人的尊重是建立在同一原则基础之上的。
简单说,一个人首先要有自尊,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期许他人尊重你。当你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时,就意味着你拿到了打开心理枷锁的一把钥匙。
完全打开心理枷锁必须具备的另一把钥匙是:自信。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每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拥有打开心理枷锁其中的一把钥匙——自信。
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是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拿破仑就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的字眼。”这是何等豪迈的自信,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自信激起了无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才使他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名将。
试想一下:假如拿破仑没有自信,不能打开心理枷锁,处于自卑、胆小的心理病态,将会出现一种怎样的局面?
一个人只有具备自信,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所以自信能够使你摆脱心理枷锁的束缚,会使你创造奇迹,因为一旦你觉得是有价值的人,你就会变成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
对于一个人来说,重要的是要能够打开心理枷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很快就会拥有巨大的力量。
如果你能顽强地相信自己,那么你才敢于奋力追求实现自身的价值,才敢地去干事,也才会激发自己的潜能。那么你也正是在挣脱心理的枷锁而力求解放自己。
只有自信与自尊,才能够让你摆脱心理枷锁的束缚,让你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有形的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而那些无法克服心理障碍的人,他们体会不到也永远不能体会到,自信与自尊者身上焕发出的那种荣光。
自信与自尊只能建筑于自己的内心,只有在你相信自己时,别人才会相信并敬重你。他们将“收听”到你的心理,也产生一种与你的自我感相同的印象。
你打算让自己的老板“收听”到怎样的心理?
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
人与人之间原本只有微小的差异,但这种微小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正是你的人生态度。
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我们每个人都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能够有所作为。
现代心理学、逻辑学、人类学均证明人存在巨大的潜力。早斯学者认为,一个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藏能力的一半;后来的研究又发现,一个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藏能力的百分之十;近代比较权威的看法是: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力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之间。也就是说,最成功的人也只是运用了自身潜力的百分之五;最失败的人,只要正常,也运用了自身潜力的百分之二。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会超过百分之三。
总之,随着科学的越深入发展,发现人的潜力越巨大,我们所运用的部分就越少。苏联学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正常人如果能发挥自身潜力的一半,那么他将掌握40多种外语,学完几十门大学课程,可以将叠起来几人厚的全苏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此巨大的潜力,那为什么不能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必将能够有所作为呢?
或许你会说:“在这个世界上,成功而杰出的人毕竟不太多,而失败平庸的人却是多数。同时你也会发现:成功而杰出的人活得充实、自在、洒脱,失败而平庸的人则过得空虚、艰难、委琐。”
既然权威性的科研数据表明:每一个人都能够有所作为。那么现实情况为何会是这样的呢?你不妨认真地比较一下工作中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他们的态度,尤其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时的态度,你将会十分惊讶地发现,在这种时候,由于每个的态度的差异,其各自的命运与事情的结果往往会是怎样的不同。
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欧洲的两个推销员到非洲去推销皮鞋。因为天气炎热非洲人一直都是赤着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这个样子,马上失望起来,他想:“这些人都赤着脚,如何会要我的鞋呢?”于是他不再努力。而另一位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赤着脚,则不禁惊喜万分,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就大了。”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他竟然是满载而归。
这就是不同的态度所导致的不同的结果。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赤着脚的非洲人,由于态度的差异,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则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可见,职场中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在于:态度的差异性。
成功者在工作一碰到困难,总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往往以“我要!”“能!”“我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念头不断来鼓励自己。于是他们便能尽一切可能,不断前进,直至走向成功。
失败而平庸的人一旦在工作中碰到困难,他们往往挑选最容易的,甚至会从原来的地方倒退。总是说我不行了,我还是退却吧。结果让自己陷入失败的深渊。
所以,职场中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不同就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失败的人士习惯于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两个推销员就是最好的例证。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人始终以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辉煌的经验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他们往往有积极奋发、乐取进取的心态,能够积极乐观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相反,具有消极的人生态度的人往往是被过去的各种失败疑虑引导支配,他们空虚委琐、悲观失望、消极颓废,他们不愿意也不敢积极地解决面对的各种问题、矛盾和困难,所以最终走向了失败。
这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人们其事业的不同影响所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为你带来积极的收获,比如以积极的态度去工作往往会取得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果,那么你自然就会得到老板的重用;相反消极的人生态度只会使你的人生消沉。人与人之间原本只有微小的差异,但这种微小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正是你的人生态度。
所以,一个人是否能给自我准确地定位?能不能有所作为?关键在于他的人生态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隐形护身符,护身符的一面刻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一面刻着消极的人生态度。这一隐形护身符具有两种惊人的力量: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人登峰造极,一览众山小;消极的人生态度使人终身陷在谷底,就算爬上巅峰,也会被它拖下来。这两种巨大的力量不但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而且能排斥这些东西,夺走生活中的一切。有的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其他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职场位置。但实际上,他们的境况根本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归根结底,怎样看待自己的职场人生,由你自己决定。
维克托·弗兰克尔是二战时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他说:“在一切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人们所犯的最常见并且也是代价最大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有所作为依赖某种天才、某种魅力、某种我们没拥有的东西。
然而一个人有所作为的要素其实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究竟能够在职场这片天地中飞多高,并非完全由你的某些其他的因素,而是由你自己的人生态度所制约的。也就是说,你的人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职场位置的高低。
从心理学上说,人的神经系统不能分辨真正的失败与想象的失败。当你想象自己在职场中是一个失败者时,你的神经系统会以为你真的失败了;当你感到必胜的心态时,你的内部机制就已经在成功的方面上定向了。
更确切一点说: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是因为他自己想出人头地;一个人之所以会平庸、消沉、失败,是他自己要平庸、消沉、失败。态度是你命运的控制塔!
那么,态度是怎样影响人的呢?
从行为心理学来看:当你有一种信念或一种人生态度后,把它付诸行动,就更能加强并助长这种信念了。
比如,你有一个信念,就是你能够很好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这时你就会觉得在工作中很有信心,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促使你在实践中想方设法去做好工作,你的信心就会更强。这就是你的行为加强并助长了你的信念。
因此,当你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时,你会自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你就会觉得各方面只要经过自己努力就不会失败。
任何事情都不会自动发生,必须有人推动才会发生。离开了行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只能算做是“空中楼阁”,亦或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被名人的事迹,为那些激动人心的话语而刺激得热血沸腾,只觉得浑身充满力量,恨不得马上就去大干一场。但可惜的是它如大海的波浪,来得快去得也快。思想上的震颤,情感上激动都只是短暂的,真正重要的还是行动,行动……
行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难度系数相当高。行动就要克服懒惰,行动就要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迎接无数的挑战。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你要获得人生的真谛,要想有所作为,就要行动起来。最简单的道就是:没有行动不可能出现结果。要想行动起来,必须具备行动的勇气。
勇气就是敢作敢为,就是将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在行动中的一种胆识,它是将积极的人生态度外显化必经的一环。
有的人总是在想,总是在说:“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这样我就能一步步地提升自己的位置。”却总是不采取行动。就仿佛熔岩在地层运动,但仍没有足够的力量喷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方面觉得精力充沛,另一方面又感到无聊、忧虑、痛苦,感到充沛的精力无从发泄。
当你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你唯一需要的就是勇气,就是勇气支撑下的行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并尽责尽职地完成老板分配给你的每一项任务。
一次,记者采访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队员,他说:“当我登上珠穆朗玛峰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什么也没征服,征服的只是我自己。其实,这种行动就在于证明人类的能力,给人类以鞭策、鼓励、激发人们的勇气。很多人抱怨怀才不遇,你的能力在哪儿,有没有施展出来让老板接受,坐在家里自怨自艾,正是无能的表现。”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天才,默默无闻地进入了坟墓,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没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真正的勇气是一种精神的勇气,是勇于面对挑战,勇敢行动,不被任何东西打垮的一种气概。一个人失去金钱,损失甚少;一个人丧失建康,损失甚多;一个人失去勇气,则失去一切。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在夏天最炎热的某一天,从商店里买一个最大的放大镜和一些报纸,把放大镜放在报纸上,中间隔一小段距离。很快你就会发现,假若放大镜是移动的话,你永远无法点燃报纸。然而放大镜不动,你把焦点对准报纸,很快你就能利用太阳的威力,把报纸点燃。
不管你具备多大能力、才华或本事,一旦你无法支配它,使其聚集在特定的目标上,并且一直保持在那里,那么你是永远无法取得成功的。所以频繁地更换单位或者工作的人,往往会一事无成。因为工作能力的培养都要经过相对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如果你经常转行,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专业,这样的人不会得到老板重用。
有一位伟人说:“胜利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所以,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除了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行动的勇气、行动,这几个要素之外,还要有恒心与忍耐力。
现在大家都知道电话是贝尔发明。其实发明电话的大量工作都是爱迪生等科学家完成的,贝尔所做的仅仅只是将电话中的一个螺母转动了1/4周。为此大家还打了一场著名的官司。法院最后将电话的发明权判给了贝尔。法官说:虽然爱迪生等科学家做了大量工作,但他们认为电话不能实用,而最后放弃了。可贝尔没有放弃,他将螺母转动了1/4周,改变了电流幅度,致使电话有了实际用途,所以电话的发明权应属于贝尔。爱迪生等科学家的失败距成功有多远呢?仅仅只是将一个螺母转1/4周。
有志者,事竟成,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根源;而一切领域所有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不拔的品质有关。做一番事业更多依赖的是人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布尔沃说:“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的支持,它也是福音书的精髓。”
滴水可以穿石,锯绳可以断木。如果你没有恒心与忍耐力,哪怕是天才,终有疲惫厌倦之时;只有仰仗恒心,点滴积累,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勤快的人笑到最后,而耐跑的马才会脱颖而出。
你的特长在哪儿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没有完美的人,人人都有缺陷,都有不足,但也都有优点,都有特长,做人重要的是扬长避短,挣脱“短处”的锁链。因为这才真正代表了你。
记得有一次看拳击赛,评论员说的一番妙语:“对付穿蓝裤子的,只要你能在六局之内,不被他打倒,就九成能赢了。对付穿红裤子的那个,只要你在九局之内不把他打倒,你就八成要输了。”
那场拳赛真像是交换挨打的比赛,前面几局蓝裤子的拳如雨下,后几局红裤子占尽优势。我心想,为什么前者不保留一点体力到后面,后者又何不在前面多花点力气?
但看到结局,穿蓝裤子的倒在地上,我忽然明白:穿蓝裤子的没有错,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特长是在短时间内爆发力强,对方则是起动有限而持久有余,当然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攻击对方的短处。
每个人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短。短跑的高手,不见得能长跑。马拉松的健将,八成参加百米赛会不堪一击。上天把人生得不一样,就要以不一样的方法,去利用自己的长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在哪儿?就注定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