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之后,杭州便多出了一个传闻,金山寺法海大师降服蛇妖,那一站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据说除了法海大师,整座山都没了生息,最后法海大师修得正果,降下了蛇妖关在雷峰塔里。听说连皇帝老儿都被惊动,特地赐下诏书,赏珍宝无数,又封法海大师为国师,只是法海大师一心向佛,给拒绝了。
虽然法海大师降服蛇妖这个传闻越传越广,可惜的是,没人能到雷峰塔里一看,验证这件事的真假。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相信的,毕竟连皇帝都下圣旨褒奖了,这是难道还有假不成。
但不管如何,金山寺法海大师的名声出来了,可谓是天下闻名,无数人慕名而来。也正是如此,被毁的金山寺迅速重建,新的僧人也陆续来到。
新寺建成那天,寺里的僧人请法海为新寺题名。法海略一沉思,写下兰若寺三个大字。一时间群僧皆惊,他们都没想到法海会改寺名,要知道金山寺如今诺大的名头,贸然改寺名对新寺的影响很大的。而且这里大半僧人是冲着金山寺这个名头来的,现在连名字都改了,只剩法海,名声自然也就下了大半,这让很多僧人有点后悔加入金山寺了。
只有寺里熟读佛经的老僧看明白了,连呼大善,兰若二字来源于古印度,梵文写作???????,意思是寂静处,这不仅可以看出法海的佛学基础扎实,也清楚地表明了法海的意思,佛门弟子当潜心修佛,济世救人,不可自乱凡心,世间五毒害人,作为佛门弟子更是要修心自持,不垢不染。但这更是在告诫寺里僧人,不要沉浸在金山寺的荣耀之中,过去的已经不在,你们就是新的开始。
经过几位老僧的解释,众僧都明白了,没想到只是一个寺名而已,竟还有如此深意,法海大师不愧有此大名。但晚上还是有三三两两的僧人偷偷走了,他们大多是被迫无奈出家,出家后不沾酒色财气,唯一能追求的就是声望(名声)了,只有当今风头正盛的金山寺才能给他们,法海?法海能活多久,比得过可存百年的寺庙吗?所以,他们走了,走的毫无留恋。
第二天,寺里就发现少人了,可也没法查,毕竟以前一直忙着寺庙重建,僧人也是来自四面八方,还没来得及记录在册,就算跑了也不知道是谁。
但寺里的老僧把这件事告诉法海的时候,法海摇了摇头,“阿弥陀佛,他们没有向佛之意,留下也只是徒增烦恼,由他们去吧!”
老僧离去,房间里只剩法海一人。兰若寺,兰若寺!众僧都以为这里面有什么深意,可那有什么深意。兰若,寂静处,不过是一个人心死之处罢了。
......
六十年后,雷峰塔。
一老僧坐在塔前,胡须洁白,如刀的岁月镌刻下脸上道道褶皱,眉目间闪烁的智慧的光芒。
“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愿你从桥上走过。”老僧的声音很缓很慢,就像是再给妻子讲故事的老人,虽缓慢但透入心间,“错过便是错过。”
“阿弥陀佛,贫僧去了。”说罢,便闭目绝了声息。
塔内,她心有所感,手帕跌落在地。她再也忍不住,一口鲜血喷出,喷在手帕上,沾血的手帕像滴墨的画卷,像绽开的桃花。
“愿得来世......愿得来世......”话到此,便再也说不下去。
第二天,兰若寺传出消息,昔日的金山寺住持,而今的兰若寺上任住持就是多岁的活佛法海大师圆寂。此消息一出天下皆惊,传闻当今的皇帝都素缟三日。
公元1924年,雷峰塔倒。
五月,正值青梅时节。
两个孩子正在梅园里嬉戏,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充满童真。
不远处,一个白衣女子痴痴地看着玩闹嬉戏的两个孩子。
许久,她回眸,看着手中的手帕。
两行干枯的字题于帕上:愿得来世鸳鸯配,愿骑竹马绕青梅。
......
书同文停下手中的笔,拿起手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吁了一口气,写完了,高中作文都没写的这么多啊。从早上跑步回来,一直写到现在下午四点,期间他可是思路不断,停都停不下来,一支笔唰唰唰,简直是书神附体。
不过,书同文还是挺高兴的,没想到只是多想了点,竟写出这么多东西,这可比看的原版的内容丰富多了。当然,剧情内容都不一样了,这可不是抄袭,这只是有有感而发的即兴自己写的而已。
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书同文感觉很不舒服,不只是坐在椅子上呆了半天,期间那太阳可是毒煞人了,尤其是对胖子而言,一个胖子可能有很多讨厌的,但要说最讨厌的肯定就是夏天。夏天的太阳就是一把热火,而对书同文这样的胖子而言自己就是火上的被烤着的动物,油脂不断变成汗水往下淌,而且还留不完。你可以想象浑身热气蒸腾,衣服仅仅贴在身上湿透了的情形再加两道三倍,就可以自己体会一下了。
现在,对书同文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那一身汗湿亦或者劳累,而是他饿了,肚子咕~咕·~的,声音嘹亮。也不知道老妈是怎么想的,可能是看他在奋笔疾书,“努力学习”不忍心打扰,也有可能是受他减肥的坚定意志感染,故意没叫他。可当时书同文是真的写high了,万一停下来说不定思路就没了,所以也没在意。现在肚子饿了才发觉,好像没吃午饭唉!
走,去吃晚饭去。
书同文的大脚停在门前,可是好像听说不吃晚饭对减肥更有效哎!那吃还是不吃呢?不吃,饿啊,可吃吧,这就没毅力了,减肥一次坚持不下去,往后就别说了。
出门薅下一把叶子,挨个数着,“吃,不吃,吃不吃,吃......吃,不吃。”
叶子最后停在不吃上,书同文挠了挠头,肯定是错了,对,错了,再数一次。
“吃,不吃,吃,不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