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下属要遵循的原则
主管有权力因为下属的不良表现而批评下属,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批评。
否定和批评下属,固然因为下属有了过失,但与此同时,处于指挥和监督岗位的上级主管,也有不能推卸的间接责任。具体说来,批评下属的原则可分为:
第一,唯事原则。
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对事不对人。虽然被批评的是人,但绝不能搞人身攻击、情绪发泄。因为要解决的是问题,目的是为了今后把事情办好。只要错误得到了改正,问题得到了解决,批评就是成功的。因此,主管必须首先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据此同下属一起分析问题的成败得失,做到以理服人。由于对事不对人,下属便会积极主动地协助领导解决问题。反之,不分青红皂白,撇下问题而教训人,就容易感情用事,使下属误以为领导在蓄意整人而聚起思想疙瘩,一时难解。说到底,唯事原则力求实现的就是,在感情上对批评者说来是委婉的,在问题上则是直接、本质的,是通过事实来做人的工作。
第二,因人而异原则。
批评是针对人的工作,就要因人而异。那种企图用单一的模式生套活生生现实的做法,只能到处碰壁。因人而异,就必须考虑被批评对象的各种具体情况。
1.职业情况
工农商学兵,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批评要求;同一行业,不同工种、不同职务级别有不同的否定艺术。
2.年龄情况
同样的问题,对不同年龄的人的批评是有差别的。
3.知识、阅历情况
不同的下属,知识、阅历情况是不同的。上司在否定和批评下属时,必须根据知识、阅历的不同施以不同的语言艺术。
4.心理情况
心理,是一个外延很广泛的概念。这里主要指下属的气质、性格、对工作的兴趣和自我更正能力。上司批评和否定下属必须首先在心理上占上风,否则将不会成功。
第三,适度原则。
度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指一个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界限。为人处世都要有个“度”,否定和批评下属也是如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称度为“分寸”,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适当、适度,要讲究分寸,过与不及都是应当避免的。那么,怎样理解否定和批评下属在语言运用中的“度”的问题呢?按照度的一般规定,可做下述分析:
1.质的把握
一般说来,上下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批评和否定大都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进行,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就有一个质的差别问题。
2.量的限制
同是犯错误,轻、重可能不同,批评的语言也应随机而变。倘若等量齐观,“一视同仁”,各打四十大板,就会引出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该轻则轻,不能揪着辫子不放;该重则重,切莫姑息迁就。此外,男女性别不同,心理有异,因而在批评异性下属时还要做适当考虑,做到有理、有节。
批评方式要因人而异
有时候,主管给下属一顿批评是很必要的,但批评的效果有好有坏,能否产生积极的效果,关键在于你是否用了正确的方法。不少主管认为批评人会有碍团结,那只是因为他没有一套批评人的好方法。
对于一个主管来说,有两种下属比较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一种是性子比较直率的下属,另一种是能力和魄力强的下属。当然也有一种人面对你善意的批评,好像“才”大气粗一样,并不在乎。他只是在表面接受,而在深层次你的批评不会对其产生多大的效果。
直率的下属接受批评后会很快变得振作起来。软弱的下属被批评之后,多数不会有任何反抗,但是领导批评得越严厉,他们会越畏缩不前、胆小怕事。因此,对这种下属采用提醒式的批评有时候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每一个主管都有同样的体会,心怀不满的人最不好管理。因此,批评这种人时必须要十分注意批评的方法。对于那些油头滑脑的下属则应不介意对他们使用过分严厉的批评,这种人只有严厉批评才会痛改前非,再不偷懒怠工、胡作非为。
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如果只用一种方法去批评所有的人,在多数情况下,你很难得到你所希望的效果。
如果软弱的下属犯了错误,要一对一地采取提醒式、鼓励式的批评。例如说“我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全部才华来”,“我估计这种工作质量并不代表你的能力”,等等。
对于心怀不满的下属,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再针对错误说批评,例如可以暗示“你本来可以干得更漂亮一点,怎么老像有心事似的”,“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干,生活可以随随便便,工作起来必须是正而八经的,这或许是一条人生游戏的规则”。
对于那些油滑的下属,应用自己的真心话去批评他们。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而且要常说,有一点就说一点,毫无保留。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责备无效的人,要多给他称赞。大多数人受到责备时都会觉得不舒服,但也有些特殊的人,把责备看成家常便饭,被责备一顿,过后立即抛之脑后,任你说破嘴皮,依然我行我素。
某公司的女经理,精明能干,手下一班干将做事干练、智勇双全。但不久前,她的一名助手调离到别处,接任的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这位新来的女大学生做事马马虎虎,一些资料常常不加整理便递交上去,办公桌上的文件乱七八糟。女经理批评了她许多次,她仍一切如故。女经理决定改变一下策略。之后,她就细心地去发现女大学生的优点,发现优点后就立即给予称赞。
这个办法果然奏效了,那个女大学生慢慢地变得做事有条理了,也不再那么马虎。一个月之后,她的工作基本上能令经理满意。
改变一个事物的方法有多种,角度也不同,当一个角度不能奏效时,就应考虑改变角度寻找另一种合适的方式。
你会幽默式的批评吗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德斯坦在2002年“管理的倾向性”国际年会上说:“人是感情的动物,这种感情爆发时,连自己也无法收拾。以领导批评部下来说,往往也会感情用事,直接数落部下的错误,让部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如此一来,部下对批评当然会感到相当压抑,甚至引起反感。两人之间也会产生紧张的气氛。为解除紧张,批评过后不妨说句充满幽默感的话。因为幽默的话具有缓冲作用,对消除彼此间的尴尬气氛大有帮助。这是每位主管应当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幽默的第一效用是解除心理上的紧张感。尤其是双方形成对立关系时,幽默就如一贴清凉剂使人际关系变得圆满。
由此可见,幽默含有“原谅”及“接受”的意思。这就是说,说出幽默的话,即表示能宽容对方的错误。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一天,他为赶上开会时间,命令司机开快车,结果运气不佳,被交通警察逮到。着急的司机急中生智,恐吓警察说:“你看,后面坐的是丘吉尔首相!”而警察也很幽默地回答:“英国首相怎么会违反交通规则?”后丘吉尔自知有错,当场就接下罚单,之后还让那位警察升了官。足见幽默确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严厉批评部下,若一时想不到说哪句玩笑话,亦可用微笑代替。相信部下会因此而消除心中的紧张感。
管教孩子的方法可分“限制”和“要求”两种。孩子在餐厅吵闹时,大人大声吼住是限制管教。这方法虽能吓阻孩子的行为,却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相反,斥责后再指示该怎么做,便属于后者——要求管教。
美国的心理学家以8岁的孩子为对象,调查孩子的上进心与幼儿期的管教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有上进心的一组孩子,均是接受要求管教而成长的;而缺乏上进心的孩子,自小到大完全是接受限制管教。
为什么接受限制管教而长大的孩子干劲低落?因为行为受限制,自然会产生不满,使向上精神降低。行动被禁止或抑制,是表示欲求遭受阻碍,这会使人失去意愿,也会缺乏去改变行动的积极精神。限制管教法用久了,孩子便会丧失上进心。
只要能记取这点教训,对提高批评效果会有所助益。因为大多数的领导都误以为批评就是管理,也以为不常常批评部下反而会被部下轻视,所以,为表示自己的地位高于部下,便以批评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
像这样以批评来惩罚部下,到最后不免会削弱部下的干劲。因为人的大脑部分刺激,将会波及四周,而想起过去发生的许多事,且会无限扩大,使人感到犹如被绳子勒紧脖子一般。如此将会使部下的欲求不满,上进心也随之减弱。基于这点,主管在批评下属之际,首先要确定批评内容,在脑海中先演示批评的经过情形,才能增加批评效果。
批评不一定只是责怪
大家都有感受,批评是一件令人十分难为情的事情,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在那种特定的氛围中一定都多少有些尴尬。其实,批评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批得对方体无完肤,彻底地打倒对方,而是纠正对方的错误。因此,艺术的批评不应伤害对方,而是激励他,使对方表现出更好的业绩。赞扬便是最好的艺术批评。当你的下属有了错时,你是否会用表扬的方法帮助下属改正错误呢?
王志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是他的职责之一。据他报告,每当发现有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会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开,就又把帽子拿掉。后来,王志决定改变方式。第二回他看见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是否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是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做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心理学家史基诺经由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而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学习效果亦较佳;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怎样学习效果都比较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席尔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因批评而起的羞愤,常常使员工、亲人和朋友的士气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也没有助益。
给予员工亲切的言辞和称赞,对建立彼此的友好关系有很大的帮助。美国佳乐食品公司经理克利佛西斯说:“称赞能使对方兴奋,也能使你发现对方的许多优点,而当你批评他时,他会欣然接受。”如果你真想批评员工,不妨用这样的话开始:
“小李,你所提出的建议很好,我们从中收益许多。不过,有一点……”
“小张,你进入公司以来,业绩一直非常优异,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只有一点要请你改善,相信你也能够理解。”
“林晓,直到现在,你一直都使我们获得很大帮助,这次发生事故或许有什么原因,你说呢?”
“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不过有一点让我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