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点头,说:“啊,这个马尾船政学堂,还是同治年间,敝同乡左宗棠‘大人’奏请开办的。听说是招小孩子从小训练起,很严格的。”
林遵说:“是,进学校要订合同,不准中途退学,八年不放假,年节也不准回家。”
毛泽东慨叹说:“1866年马尾船政学堂开办起来,中国算是有了现代海军、近代海军,这个学校出了许多人才,光海军提督、海军总司令就出了好几个。”他转向林遵说:“萨镇冰,清朝最后一个水师提督。他是你的同乡啊。”
林遵说:“民国反正,啊,辛亥革命后,他挂职离开军舰,回到老家教书。”
毛泽东说:“这是一位可敬的老先生!他拒绝镇压辛亥革命。这一次,李宗仁请他去台湾,他拒绝了。蒋介石打电报让他和陈绍宽一起去台湾,他称病不去,还告诉陈绍宽规避。很可敬!”
停了一下,毛泽东又说:“这个学校的学生当了海军总司令的还有李鼎新、黄钟瑛、宋文诩、程璧光。”
后来,1952年1月萨镇冰93岁高龄,曾写诗一首:
衰躯不与世争光,
偶向经坛拜梵王。
尚望舟师能再振,
海氛一扫捍岩疆。
萨镇冰托人转送毛泽东。毛泽东未及回信,萨镇冰病逝。毛泽东在5月25日复信说:萨先生现已作古,其所作诗已成纪念品,兹付还,请予保存。
毛泽东还指派陈毅专程去福州,主持萨镇冰丧礼。
毛泽东继续说:“同你们先后起义的,还有邓兆祥,‘重庆’号舰长,他好像是广东人?”
林遵说:“邓舰长是马尾海校训育主任。是广东高要人。”
毛泽东说:“高要,又叫端州,那是出端砚的地方。”
林遵说:“是,邓兆祥舰长先是进黄埔海军学校,后来又在吴淞、烟台海军学校学习。”
毛泽东接着说:“马尾船政学堂以前还出了刘步蟾、邓世昌、林泰曾,都是著名将领,甲午海战中的英雄。”
毛泽东又问林遵:“林泰曾,和林则徐有什么关系吗?”
“林泰曾是林则徐的孙子。”
“哦。你也姓林,你也是林则徐的后代吗?”
林遵回答道:“林则徐是我的叔祖。”
毛泽东说:“哦,你也是将门之后啊!林则徐是我们中华民族英雄。我年轻的时候,读过他委托他的朋友魏源编的书。魏源是很推崇林则徐的,他说‘整我戎行’,‘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后可,必当轴秉钧皆林公而后可。(杨肇林《建立强大的海军》,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7~79页)
戊戌政变前期和后期的意义不相同
9月17日,政治协商筹备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会后,毛泽东在瀛台设宴招待与会代表。和毛泽东同坐第一桌的,有何香凝、陈嘉庚、司徒美堂、陈叔通、许德珩、郭沫若和李立三。毛泽东在席中说:“自鸦片战争一百零九年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第一个反抗英帝国主义鸦片战争中的英雄是林则徐,其后是太平天国、戊戌政变、义和团、辛亥革命以至现在的解放战争。历史学家、文学家们把这一段时期的人物写成一部有系统的作品。我看是满好的。”毛泽东又说:“戊戌政变前期和后期的意义不相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前期是进步的,没有后来变成保皇党那样反动。梁启超在中国文学的贯通上有他一手,以前我也爱读他的文章,可民初以后,他却公然与革命为敌。”(中国致公党中央研究室《司徒美堂》,中国致公党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220~221页)
戊戌变法也流了不少血
9月19日,毛泽东邀请张元济同游北京天坛。一路上他们兴致勃勃,谈笑风生,合影留念。在回音壁古柏林休息时,毛泽东请张元济坐在身边,询问他早年参加戊戌变法以及光绪召见时的情景,又问他早年在京做官时是否来过这里。张元济笑着说:“这是皇帝敬天之处,我那样的小官岂能来此?”毛泽东听了,朗声大笑。他说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在于不发动群众,但也流了不少血,给我们留下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他称赞张元济主持的商务印书馆为人民出了不少有益的书。(李树谦《毛泽东的文艺世界》第94页)
“我希望你到新疆去,能够超过左文襄公”
9月,毛泽东在北平电报从兰州和酒泉请来了彭德怀和王震,共商解决新疆问题的大计。毛泽东坐下就说:“今天请你们二位来,主要是谈谈新疆问题。对于解决新疆问题,有什么高见呀?”彭德怀不紧不慢地说:“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防地位极其重要,在大西北具有其特殊的地位。”毛泽东谈问题,喜欢论古谈今,引经据典,听彭德怀说到这里,便插话道:“所以我们那位老乡左文襄公说:‘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边时虑侵略,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无晏眠之日。’这话是有道理的。对于新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在王震接受解放新疆、经营新疆的重任后,毛泽东含笑说:“左宗棠曾留下了一句诗:‘新栽杨柳三千株,引得春风度玉关’。王震同志,我希望你到新疆后,能够超过左文襄公,把新疆建设成美丽富饶的乐园。”(李智舜《毛泽东与开国上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35、37页)
浏览《唐诗别裁》、《文苑英华》
10月1日,午饭之后,在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悬起崭新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之前,暂闲片刻,毛泽东置身书房小憩,浏览《唐诗别裁》、《文苑英华》。(《毛泽东故事》第145页)
“那就不是大禹治水,而是伯鲧治水了”
10月24日,毛泽东同绥远省负责人谈话。
内称:“中国已归人民,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负责并且管理好,不能像踢皮球那样送给别人去。国民党的1000万党、政、军人员我们也要包起来,包括绥远的在内,特务也要管好,使所有的人都有出路。没有这一条不行,眼睛里只看到绥东解放区80万人民就会弄错事情。湖南有10万失业军政人员和广大的孤寡没有人管,如果只管共产党的孤寡就会出乱子,那就不是大禹治水,而是伯鲧治水了。”(《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14页)
讲两个书生比辈分故事
11月,据向三立回忆,在中南海毛泽东招待他吃饭。毛泽东见李敏、刘思齐挨着坐,很风趣地讲了一段小故事。古时候有两位书生,一个姓刘,一姓李,迎面来过独木桥,两人都很高傲,互不相让,就约定共成一对联,谁说得辈分高,让谁先行。李说,骑青牛过函谷老子李。刘君摇头晃脑说道,帝赤子斩白蛇高祖刘。老子是春秋时人,称老聃名耳,思想家,道家尊他为创始人,高祖刘邦是汉朝人,两者比出高低。于是,刘李两人的矛盾,化险为夷和平解决。(华敏《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01页)
“治国就是治吏”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过这样一段话:“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炎黄春秋》1996年第6期第3页)
山海关是徐达修的
12月7日,毛泽东出访苏联,路过山海关他临时下车散步,在天桥手扶栏杆,兴犹未尽地对众人说:“这山海关还是明洪武十四年,由明朝的大将徐达在这里修筑的。本想凭据天险,抵御外侮,不想,吴三桂由此引狼入室,把个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那个多尔衮。”铁道部长滕代远道:“吴三桂拥兵自重,最后忧忿而死,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毛泽东朗声一笑:“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这是一条定律,历史的定律!”说着,他走下了天桥,在人们敬仰的目光中登上专列。(曹英编《震撼共和国的大阴谋》,团结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司马迁:单以文章论,他也不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