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6900000034

第34章 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犯罪的过失与犯罪的故意是并列的犯罪主观罪过形式,《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据此,所谓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均统一于罪过的概念之下,因此二者具有相同之处,即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都说明行为人对合法权益的保护所持的不同态度。但是,从犯罪过失所指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具体内容来看,它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犯罪故意。从认识因素看,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而犯罪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或已经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者只是预见到在行为人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从意志因素看,犯罪故意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犯罪过失则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态度,只是由于在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的主观错误心理支配下的过失行为导致了结果的发生。所以,我国刑法对因犯罪过失心理态度所导致的过失犯罪的规定也明显有别于故意犯罪。首先,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犯罪客观方面所规定的危害结果。其次,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而“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强调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罪过形式的犯罪只能由故意构成。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根据过失心理态度的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是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没有预见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不能预见,而是在应当预见的前提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换句话说,如果行为人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就会预见并进而避免危害结果。这里,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就是疏忽大意过失的认识因素;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则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意志因素。

从司法实践来看,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疏忽大意过失,关键是要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却没有预见,主观上所具有的罪过已很明显。反之,如果行为人不应当预见,则属于无罪过的行为。这里,如何判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然成为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关键之所在。关于这个问题在刑法理论上历来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主张:其一是主观说,又称个人标准说,认为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应根据行为人的年龄、阅历、资历、能力、水平等主观条件来判断,即完全地、绝对地根据行为人的各种主观方面情况来判断;其二是客观说,又称社会标准说,认为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应以社会上一般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为标准;其三是折衷说,又称混合说,认为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应把具有相当情况的某些个人的预见能力抽象化,作为一类标准,来分别确定不同类型人的预见能力。我们认为主观说绝对按主观标准来判断行为人能否应当预见,把预见的标准极端个别化,一人一标准,忽视了社会应当要求的普遍的认识水平和预见义务,法律上失去了统一准绳。客观说把确认能否应当预见的标准笼统化、一般化,虽然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却忽视了行为人在认识能力上的差异性。拆衷说相对科学,认为判断行为是否应当预见,应当根据行为人当时主客观条件全面考虑,实事求是地做出判断。首先行为人有预见的义务,这种义务来自于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共同生活规则以及多年积累形成的习惯。其次行为人当时有预见能力。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危害结果,某个理智正常的行为人在正常条件下也应当能够预见。具体讲要根据行为人的年龄、智力发育、文化知识水平、业务技术水准和工作、生活经验等因素,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全面分析。只有在判定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进而盲目地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最终导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构成了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所谓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有以下特征:

1.认识因素。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过于自信过失成立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就不属于过于自信过失的心理态度,而有可能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者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行为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而不是可能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则属于犯罪故意的心理态度,而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态度。

2.意志因素。即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愿。所谓“轻信”,是指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与客观上的有利条件,而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观与客观上的不利条件。正是由于这种“轻信”心态,支配行为人仍继续其行为,而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法定危害结果之发生。可见“轻信”是过于自信过失心态区别于其他罪过心态形式的根本特征,也是过于自信成立的基本条件。总之,在过于自信过失的情况下,行为人是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而且这种相信是有一定实际根据的,而不是毫无根据,只是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和条件不充分可靠。

过于自信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同之处,所以容易混淆,应当加以区别。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在认识因素上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都有一定认识;在意志因素上都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两者的区别是:(1)在认识因素上,二者认识的程度不同。两者虽然都认识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的主观估计是不同的。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的认识与估计,对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较为清楚,只是对结果的具体性缺乏肯定认识,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是一致的,并未发生错误;而过于自信过失的心理则不同,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并认为依靠有利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实施行为时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即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错误认识与估计,因而在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下,主观与客观不一致。(2)在意志因素上,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然不希望、不追求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与排斥结果发生,他为了追求其他目的,对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既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也不依靠任何条件来防止,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均不违背本人意志。是“无意防止,有心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发生,而是希望危害结果不要发生,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对危害结果发生持反对、排斥的态度,实际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本人意志的。因而,在过于自信过失的场合,行为人之所以在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时仍然实施行为,是其相信凭借自己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自认为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事与愿违,危害结果还是发生了,这在行为人看来是一种不幸事件。

同类推荐
  • 农民学法用法读本(以案释法版)

    农民学法用法读本(以案释法版)

    本套“七五”普法教材系列丛书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将读者群分为领导干部、公务员,公民、社区居民、农民和企业职工、青少年,根据不同读者群的不同法律需要精心编写而成。本套丛书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套丛书书用通俗的语言,专业的法律知识,解答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使法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本套丛书旨在帮助各位读者认识和了解法律,促使大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套丛书旨在帮助各位读者认识和了解法律,促使大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律师经典案例(第3辑)

    律师经典案例(第3辑)

    随着中国律师业的进一步发展,律师业的专业化水平正逐步发展和提高。我们提倡并鼓励建设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和培养高素质的律师,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各层面诸如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建筑与房地产领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律师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简单如离婚纠纷、债权债务纠纷、刑事辩护,复杂如股票上市、收购兼并、大型基建项目等均离不开专业的律师。只有以专业化为前提和基础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团队,才是律师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产生1+1>2的效应。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本法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人民陪审员惩戒机制、履职保障、陪审员任期、参审案件数上限等作了规定。
  • 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行政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的一部。
  • 司法工作者的思维技巧

    司法工作者的思维技巧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祖国大地繁花似锦,经济建设热气腾腾。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前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平等竞争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越是发展,越要加强法制建设。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者应该成为市场经济的“保护神”。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为市场经济清障排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执法工作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盗神

    网游之盗神

    前世浴火而亡,叶行发现自己竟回到了过去。于是带着十年的游戏经验,重操旧业再当盗贼。找到系统bug,发现隐藏任务,快人一步以盗成神!当巅峰盗神遇上绝色神牧,当顶级犯罪心理学专家遇上美丽警花,今生他重生霸气归来,这注定会是一场荡气回肠的不败神话!这一次,他要将从前错过的一切,重新握在手中!
  • 万灵戒

    万灵戒

    虎跃大陆上的幻化师通过吸收这些元魂珠中的精华,能够幻化成相应生灵形态的幻化兽来获得强大的战斗力和独特技能。葵花美眉:“贪婪的主人,你亵渎了我纯洁而又神圣的曙光。”夏柳:“木有,我只是用你的曙光治疗赤果果的美眉,这很伟大!”幻化战兽:“拜托,俺是战兽好不好?你都把俺当成了什么了?”夏柳:“在老子眼里你只是老子泡美眉的工具而已!再罗嗦小心老子化出毁灭敲了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界之界之界

    无界之界之界

    假如你有创造宇宙的能力,你会创造一个怎样的世界?假如你的人生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当计算出现BUG无法与之抗衡的时候,你会选择关机吗?假如你所在的世界并非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你还能坦然面对吗?想知道更多?让我带你开启虚拟世界的大门吧!
  • 书穿之挽救男配谋略

    书穿之挽救男配谋略

    一剑苍生,众生不念。*[简略版文案]星河颠倒,日月停滞。有仙人破虚空,入浊世,执一笔。苍黄半生,只为改一人局。*●更新不定●慢热.非正统仙侠
  • 旌旗

    旌旗

    一个落魄侯府的贵族公子、一个浑浑噩噩的无赖少年,凭借生来尊贵的身份,横行无忌、恶霸乡邻,本应庸庸碌碌混世一生的他,却偏偏遭逢乱世。懵懵懂懂的他披起甲衣奔赴了战场,在血与火的历练中、在生与死的彻悟里,他逐渐成长,最后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一段烽火鸿声哀一曲高歌布衣白一朝梦里伊人笑一丈旌旗万夫开架空小说《旌旗》,为你展现一个无赖公子成长为大英雄的热血悲歌之路......
  • 清穿之萌妃,休想逃

    清穿之萌妃,休想逃

    四爷,福晋把侧福晋给打了。没事,福晋还好吧。下次打重一点。这些人皮厚。四爷,把福晋宠的无法无天了
  • 灭世乾坤

    灭世乾坤

    乾坤动,天地变色;两仪出,风聚云涌。是使命的召唤,还是宿命的使然。千年陈封,终要重现,宿敌之役,是血染千里,还是……
  • 霄霄听雨梦久回城

    霄霄听雨梦久回城

    白梦九觉得读书人的生活太过于无聊,想给自己找点乐子。于是她就决定挑战传说中的诡异事件,误打误撞中被传家宝认可了。要知道被传家宝认可,就要接受一定的训炼程序。于是乎,可怜的白梦九就被传送到了架空时代,成为了异姓王的女儿……(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