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朱元璋的续笔,还有什么话好说的呢?这个朱皇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因缘和合的道理。但是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却不能理解,认为他的做法实在太不公平了。然而在我们这样认为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所说的公平其实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已,根本就没有客观的态度。
种下善因,获得善果。积下福缘,获得福报。这才是真正客观的公平。站在农夫的立场来说,那实在是太公平了。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书生,想要自己的人生有好的际遇,那么不妨种善因、积福缘,从而得到善果。
世法、佛法都离不开因果。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因与果有相互的关系,前面一个因,变成后面一个果;后面的果,又变成底下的因,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所以,因果永远是循环的。
佛经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三世因果,流转不停。世间一切都有因果联系,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这就如同舍与得。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懂得先帮助别人。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好,就要懂得主动向别人示好。
觉悟的人对于种因非常谨慎。因为他知道因会变成果,所以起心动念很小心、很谨慎,唯恐将来变成恶果,而努力结善缘,种善因。可是众生就不然了,众生对这些道理、事实真相并不了解;即使懂得一点儿,也是含糊其事,不能够透彻。于是往往疏忽了种善因,等果报现前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上面故事中的书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懂得因果的人。就世事真理而言,饱读诗书的人却没有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夫看得清,分得明。书生清高做派,根本没有看到农夫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包含了善心善意,虽然他所行的善只是举手之劳,但种下莫大的因果。可书生不看这些,只看到自己的落寞、农夫的侥幸,一心想着朱皇帝能主动来照会自己、高看自己,这实际上是世人常有的一相情愿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世人总是更加关心自己,而忽略关心他人;对于自身的过分关心,导致我们常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出现。我们认为自己是重要的,他人不应该对我们有所怠慢,而应该对我们倍加礼遇才好。但是这种想法显然过于自我,最终让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令人遗憾的情况。我们没有关心他人,又怎么能够让他人好好地对待我们呢?
种善因得善果,结善缘得福报,爱的付出得到爱的回报,这才是最大的公平。没有付出却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我们只有付出爱,最终才能得到爱。不愿意付出,不舍得付出,即便得到了爱,也不会长久。
如果我们舍得付出,能够主动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必定会得到对方的好感。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内心会更好过一些。但如果我们吝啬,不能主动地付出,不愿意关心他人,却希望他人对我们有好眼色,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然,我们也没有把握肯定,付出了爱就一定会有回报。我们没有办法把握所爱的回应,我们只能将自己爱的消息传递;我们没有办法把握得到,我们只能把握自己的付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天长地久,我们只能用心经营。
但是,我们肯定这样一点,如果没有付出,就很难得到爱。这一切的行动都是值得的,即便你的付出不能得到回报,但能够给世间留下一颗善的种子,却比得到回报更有意义。悉达多·乔达摩放弃王位和富贵,走上探索解脱的道路,虽然他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但他的精神却给了人间一颗佛的种子。
我们应该记住悉达多的教导,种善因得善果,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在人世间多种善因,多结善缘。
布施需要真诚,虚假的施舍不会得到赞赏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晋代有一个叫陶侃的青年,家里很贫困。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陶侃却没有银钱买酒菜招待,陶侃的母亲便在仓促之间把她的头发剪下来去卖钱换酒。
根据这个故事,元朝大画家何澄画了一幅《陶母剪发图》。这幅画被一个年仅8岁的小孩看见了,便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画中矫情悖理之处:陶侃的母亲手上戴着金手镯,却要剪下头发去换取酒食,这是不合情理的。因为金首饰很值钱,完全可以用它去换酒,何必匆匆忙忙把头发剪了去换酒招待客人呢?
天真善良的孩子根本不去考虑《陶母剪发图》所宣扬的魏晋名士风度,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人事有限的直观认识,去理解画面的意思,所以他的诘问一针见血,切中问题的要害:世间的人往往是虚伪的,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真诚。
佛的教导就是要世人学会真诚,从布施开始,让人拥有真诚的慈悲心。布施要舍得,没有舍得就不成布施,而舍得要真诚,如果没有真诚的舍得,布施也就变了味儿,而我们的心也会变得不净。
要知道,并不是把财物散放出去就算是布施,没有真诚之心,所谓的布施便没有意义。佛所说的布施是美好的,需要真诚的心念。唯有怀着真诚的心念去布施,心灵才会体验到美妙的愉悦,当然,这种愉悦的多寡取决于布施时到底有多真诚。
舍卫国有一个穷人,布施了一串葡萄给僧人。僧人感叹:“你已经做了一个月的布施。”穷人说:“我只施一串葡萄,为什么说我已经布施了一个月呢?”僧人解说:“这一串葡萄,你在一个月前就有布施的念头,此后念念不忘,难道不是布施一个月?”
布施要完全建立在真诚的舍心上,如果你的心里怀着真诚,即便布施的东西很少,但心灵的喜悦是长久的。真诚的舍心是布施的根本。就布施后的心灵愉悦而言,舍得的心越见真诚,心灵的愉悦和满足感就越强烈。相反,如果舍心不真诚,布施是不会觉得愉悦和满足的,反而会感到难受。
因此,舍一定要真诚,如果你心里不舍,就不要假装大方。假装大方的施舍,一旦被戳破或被看穿,只会让彼此感到尴尬。真诚的舍,是尽自己所能,而不是做戏;真诚的舍,是不贪得的,是不讲求回报的。
有一个年轻人慷慨大方,平日里喜欢帮助他人,朋友遇到困难找他帮忙,他基本上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但是有一天,年轻人自己遇到了困难解决不了了,他想起了自己平时帮助过许多朋友,于是便去找他们求助。然而没想到的是,对于他的困难,朋友们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真是一帮忘恩负义的家伙!年轻人怒气冲冲地想。他的愤怒这样激烈,以至于无法排遣自己的情绪,百般无奈,他到寺庙中烧香拜佛,希望让自己好过一点儿。寺庙中的禅师了解到年轻人的情况,便对他说:“助人是好事,然而你却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不能怪别人啊,只能怪你自己做错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乐于助人难道不是美德吗?但为什么好人就没有好报呢?佛门不是常说种善因得善果,为什么我帮助了那么多人,到头来却没有人帮助我呢?”年轻人大惑不解。
禅师道:“你有三点不明白。第一,看不明白。你缺乏识人之明,那些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值得帮助的,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帮助;第二,做不明白。假如你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这步田地;第三,想不明白。你有施恩图报的思想,你的施舍是不真诚的。有此三不明白,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
年轻人听了禅师的话,感到禅师说得很对,便向禅师讨教助人的法则。禅师说:“你有烦恼和愤怒,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别人也应该帮助你。但事情没有像你预料的那样,你不服气、不甘心。这一切都是因为从一开始,你帮助他人的时候就没有真诚和无私的心。因此,如果你想要心平气和,只有一个办法,让自己变得真诚起来。”
是的,只有真诚的舍才算得上大慈大悲的爱心。年轻人有这样大慈大悲的爱心,也就不会觉得委屈,即便别人忘恩负义,也不会影响他的情绪,让他陷入烦恼当中。如果年轻人是真诚的舍,对回报没有期待的心思,自然就没有愤怒。
若你做布施是真诚的,那么当时你的心里想到的绝不会是自己的好处和福报,而是众生的利益和喜悦。当一个人将众生的利益和喜悦放在心中,而没有私心杂念,他就能做到真诚的舍,而这种真诚将会让他走上成功的道路。
有位禅师走过禅院的时候,遇到正在打扫架房的老人,便赞叹道:“老人家,您在普度众生啊!”老人听了,满脸通红说:“师父,您不要开我的玩笑,我没读书,不认识字,不要说度众生,度自己都很难哩!”
禅师微笑着说:“老人家,您不知道啊,度众生就是让众生转念,从污秽到清净、黑暗到光明、烦恼到快乐,您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这样啊。每一位上架房的居士都因您的事业而转念,虽然您没有说话,但已经在十方道场广结善缘、普度众生了。”
老人听了禅师的话,恍然大悟。后来,有人看到老人做事,便对他说:“老人家啊,您年纪这么大,还做这么多事,如果觉得疲惫,就歇一歇吧!”老人就说:“谢谢,不用了,我做的是普度众生的事业,哪有功夫歇啊。”
后来在老人八十多岁的时候,他出家成了寺庙里的大法师。这个没有文化的老人,虽然没有口绽莲花的说法,但他用虔诚的修行和切实的行动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老人能够赢得人们的尊敬,就在于他的真诚和无私。他将自己的打扫工作当成普度众生的手段。在工作时,他想到的是他人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安逸。老人的这种无私的心念,在真诚的行动中焕发出动人的光芒,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获得世人的尊敬和赞叹。
慈悲喜舍,清净无染,救护一切有情众生
释尊于菩提树下修行,正好有一只饥饿的老鹰在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鸽子四处飞逃,没有注意,就撞到释尊的怀里去了。
老鹰要释尊交出鸽子。释尊慈悲心起,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然后对老鹰说:“请你放过它吧。你捕食有千万种选择,而鸽子的命却只有一条啊。”
老鹰说:“您说得很有道理,但我饿坏了,不吃他的话,我现在就要饿死。您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道就忍心我老鹰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饿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说着,释尊就取出一杆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来的肉。然而,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割多少肉,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
一直到释尊将身上最后一片肉割下来,放在天平上,天平才终于平衡了!这时,天地风云为之变色,释尊的肉身开始重新塑造,佛祖诞生了。
经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家讲慈悲,实是一种大爱之心。就如同儒家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帮助弱者,救护弱小,这是佛祖的精神,也是布施的一种。布施可以分成三种,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救护弱小,让别人不受到伤害,就是无畏布施。没有大慈大悲的心,是无法做到无畏的。
当你能够以大慈大悲的心帮助别人,你才能真正地了解别人的痛苦,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若你没有大慈大悲之心,是不可能做好布施的。
在一所医院里,一位急切的护士领着一名疲惫的姑娘来到一位老人的病床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