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人实在冻得不行了,却仍然不愿主动开口求人和施恩于人,便再次故技重施,说道:“再吃一个包子。”卖被子的人见了,咽了咽唾沫,肚子饿得咕咕叫,但还是放不下面子来,于是不甘示弱地说:“再盖一条被子。”
就这样,卖包子的人在寒冷中一个一个地吃包子,卖被子的人则在饥饿中一条一条地盖被子,谁也不愿向对方求助,谁也不愿主动帮助对方。结果到了最后,卖包子的人在寒风中冻死了,卖被子的人也饿死了。
如果卖包子的人和卖被子的人能够主动将自己的包子、被子拿出来与对方分享,那么两个人都能够活下来。但是世间又有几人愿意主动去做呢?真正懂得分享智慧的又有几人呢?绝大多数的人都执著于自己的得失,鲜有考虑他人之处。即便想到别人的困难,也不愿意主动去帮助对方,而是希望对方能够提出请求。
其实,如果世人懂得分享,滚滚红尘即是乐土。人与人能无私分享,互通有无,世间巧取豪夺的事情也会少很多。世上有如此多的争夺和矛盾,究其根本,在于人们太自私。佛就是看清楚了人性的这一点,因此教导世人,不能太自私,要懂得分享和奉献。事实上,学会分享,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反而能让你得到更多。
有两名钓客一起到河边垂钓。他们的钓鱼技术都很高超,没过多久,都大有收获。就在这个时候,河边来了十多名游客。这些游客看到这两位钓客轻轻松松地就把鱼钓上来了,不免羡慕加手痒,于是便纷纷买来钓竿,要试试自己的运气。
没想到,众多游客都不擅此道,弄了半天,竟然连一条鱼都没有钓上来。游客们倍感气馁。看到游客们垂头丧气的样子,旁边的两位钓客中的一位青衣钓客说话了:“各位想学钓鱼吗?我可以教你们啊。”
众游客听后都非常高兴。另外一位葛衣钓客听了青衣钓客的话,却摇了摇头,他认为钓鱼本是一件清净的事情,唯有独钓,才能体会其中之乐。
青衣钓客显然不这样认为,他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他对众游客说:“这样吧,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鱼时,每五条就分给我一条,不满五条就不必给我。”游客们表示赞同。于是青衣钓客很快就教会了他们钓鱼的技术。
结果到了傍晚,两名钓客收拾钓具和鱼篓,准备回家时,青衣钓客获得了满满两大篓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而孤单落寞的葛衣钓客,静静地垂钓一整天,所获不过寥寥十几条鱼而已。
青衣钓客因分享自己的钓鱼技术和钓鱼之乐,得到了更多的回报,而葛衣钓客选择独享钓鱼之乐,却远没有同伴收获得多。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分享快乐,才能得到快乐;分享越多,得到也越多。
快乐和幸福,本就是很奇怪的东西,绝不会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有时候你分给别人的越多,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也会加倍。除了快乐与幸福有这种特性,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比如灯火、光明、思想。
古代的人取火不易,特别是在农村中,更是如此。为了能够及时用上炊火,只要有一家先弄出火来,就会招呼其他家来取火。一家火点百家灯,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也许是因为古代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才能让大家如此分享,互帮互助。
反观现在的社会,大家的生活水平更高,生活也更加方便,但分享的行为却少了,帮助他人的行为也少了,人们开始敝帚自珍、自私自利。难道真的是客观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不得不自私吗?或者,根本就是我们自己的私心和欲望在作祟。
也许身在名利迷途中的人们永远都不能体会分享的智慧,但是伟大无私的佛没有忘记世人,用自己的智慧点亮了这样一盏心灯:要舍弃心中的贪婪、悭吝和愚昧,用布施和分享的方法,渡过茫茫苦海,登上极乐的彼岸。佛希望这盏心灯能够给世间所有的人带去光明、温暖和永不磨灭的智慧。
不要忽视了小功德,善心是不分大小的
有位老太太准备缝补衣物,要穿针线,但针鼻的孔很微小,老太太的视力不好,穿了半天穿不过去,不由地悲伤地祈祷:“佛祖啊佛祖,可怜可怜我这个瞎眼的老婆子吧,发发善心,积点功德,请帮我穿个针吧!”
就在这时,佛祖正好从老太太家的窗边经过,听到了她的祈祷。于是,他便走到老太太的身边,伸手接过她手里的针,将线穿好之后递给她,双手合十,说:“我是个喜爱功德的人。”
老太太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他是佛祖,听到这句话,就恭敬地问:“佛祖啊,您的功德已经这么大了,不缺乏这一点点小功德。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小事情呢?”
佛祖告诉她:“我今天的功德之所以有这么大,就是通过往昔生活中的点滴功德累积而来的。因此,我要不断地积聚功德。”
佛祖有大功德,也是通过一点一滴修来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因此,不要轻视小小的善事,以为那样没有什么功德福报。须知,“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小的善事做得多了,也能成就极大的功德。
暴风雨后的清晨,有个年轻人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这些小鱼困在浅水洼里,现在虽然还在吹着泡泡,但是回不了大海。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年轻人不由地想起庄子说过的一句话:“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还是庄子说得好,鱼儿生活在海里自由自在,既不用靠别人的帮助,也不必帮助别人,这也是最好的社会状态啊。
年轻人继续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个须眉洁白的老僧,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年轻人走近一看,原来老僧在捡水洼里的小鱼,然后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显然老僧是想拯救小鱼们的生命。
年轻人看到老僧吃力弯腰的样子,忍不住走过去说:“大师,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老僧头也不抬地回答。年轻人听了这话,奇怪地问道:“哦?既然你知道救不了几条鱼,你为什么还在扔?谁会在乎呢?”
老僧的回答让年轻人永远难忘,老僧拾起一条鱼,说:“这条小鱼在乎!”说着便将之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年轻人解得庄子,懂得自然生活的道理,但他却忽略了无常带来的灾变。年轻人懂得事有不可成,但他却忽略了凡事也须尽力而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觉得善事太小,无补于全局,便没有心思去做。殊不知,善事虽小,功德却大。也许在你看来这只是举手之劳,但在别人眼里却有可能是救命之恩。
有个年轻人对生活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准备割腕自杀。年轻人在死之前,搜空所有的记忆想找一个能让自己活下来的理由,但让他感到绝望的是,他所能记起的都是些伤心的往事。
就在这个时候,年轻人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在上小学时,一次写生课上,他画了一棵树,绿色的枝干,绿色的树叶。老师从他身后走过,看到他画的画,不由地赞美了一句:“画得很好,很有创意!”
心中一动之下,年轻人突然想在死之前,看看那位曾经赞美自己的老师。正是这样一个想法,改变了年轻人的人生。老师已经白发苍苍,但是精神矍铄,听说了年轻人有想死的念头,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连死的勇气都有了,怎么还怕活不下去?”年轻人听了此话,豁然开朗,从此放下了求死的念头,重拾生活的信心。
如果不是老师多年前的一句赞美,年轻人怎么可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一句好话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仅仅是一句好话,就能挽救一个人的人生。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利小而不做;积小善终成大德,积小德终成大功。
虽然我们的力量并非无限的,但如果人人都能尽力帮助别人,小善汇集也能成为大善事,那么世间的苦难也会减少很多。
这就如同一壶茶里,其中的每一滴茶水都是一片片茶叶释放出来的。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因此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所组成,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似乎在一壶茶里,一片茶叶并不重要。但真正懂得人生、懂得生活的人,就知道每一片茶叶都很重要。
做善事也是如此。不要看帮别人的忙不大,只是小善而已,所积下的福德也不会多,但只要小善常作,小德常积,便会成就大善大德。佛教导我们要行善,是不论大小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件善事太小,就不愿出手去做,又或者帮小忙,却不尽心尽力。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品一壶茶时,并不会赞叹单独的一片茶叶。一点儿小忙,在人家的丰功伟业中也显不出特别来,更不会引起别人的感恩戴德。但真正懂得佛法三昧的人,又何必计较这些呢?尽心尽意做善事,修增自己的福缘,这才是智慧之举。
善行虽小,善心却不小。虽然我们不能帮助全世界的所有人,甚至帮助不了身边的人,但我们还是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哪怕帮的仅仅是一些小忙,却也是一片善心。因为这点善心的存在,人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使别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可以成就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当我们以慈爱之心去行仁义之事时,那个当下,我们就是佛,就是菩萨。
“二战”时期,有架英国战机到敌占区执行任务,不幸暴露目标,被炮弹击中。飞行员以为自己要死了,但过了好一会儿,飞机都没有爆炸。飞行员以为奇迹出现了,于是振作精神冲出重围,安全返回基地。技师从飞机油箱里取出了炮弹,解体之后发现弹壳里根本没有炸药,只有一张用捷克语写的字条:“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战争结束后,盟军公开了这件事情。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起。原来这些空心炮弹是一位捷克工人在严密的监视下造出来的,他至少往生产线上放了十多枚空弹,但他觉得自己的力量弱小,因此内疚地写下了那句话。
你或许会怀疑这位工人此举是否有意义,因为从他手上制造出来的实心炮弹实在比这么几枚空弹多得多,但是作为一个有善心的人,我们应该对这位捷克工人表达敬意,因为他能够放下自己的生死,尽力去行善、为他人换来生的希望。哪怕这只是一点点小善,一点点希望,也足以让人敬佩。
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就是慈悲
有个小和尚请教老和尚:“师父,请问什么是慈悲?”老和尚说:“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就是慈悲。”小和尚不太明白,又问:“怎样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老和尚想了想,便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从前有个穷书生,平日里不知耕作,只知道攻读诗书,希望能够考中秀才,成就功名。但是由于长期没有收入来源,书生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经常饿肚子。可书生又特别好面子,拉不下脸皮去乞求他人的施舍。
为了填饱肚子,筹谋生计无着的书生竟然违背了圣贤的教诲,想去偷别人的东西。他跑到离家不太远的寺庙菜园里偷菜,结果第一次就被住持撞见了。住持看见书生的偷盗行为,没有吃惊,更没有制止他,反而立刻转身就走。
书生以为住持要去告官,连忙追上去,想要请求住持开恩,放过自己。不料主持没有出寺门,却进了禅房,还把门关上。年轻人疑惑不解,想了想,上前敲门。门开了,书生说:“大师,我是被你看见了。”住持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
书生惭愧地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我现在没法做人了。”住持笑道:“你说的什么话呢?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看看我那菜为啥长得好,对吗?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不信,你尝尝。”说着,住持真的去井边的菜蓝里取出两棵菜,硬是塞到书生手里。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住持大师的做法,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也就是慈悲。”“原来这就是慈悲。”小和尚听了,似有所悟,笑道:“那个住持大师就是师父吧?”老和尚摇了摇头道:“不,我就是那个穷书生。”
如果换作你是菜园的主人,看见坏人或许会毫不留情地冲上去,把他抓住,然后送官究办。可是,住持大师没有这样做。明明小偷就在眼前,住持怎么掉头就跑呢?因为慈悲。住持知道书生的心地不坏,因此原谅了他;住持知道书生的尊严,因此替他着想。
替别人着想,不是简单的同情、施舍、怜悯,虽然这些也是好心善举,但总有那么一种居高临下的救世主的感觉。真正的慈悲,替别人着想,是相互尊重,平等对待。
但是世间之人多执著于自己的得失,少有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的。人们常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为怀,以自己为出发点,思考问题,这也使得社会失去了温情,而变得冷漠。
在某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几位嘉宾提问:“我们在电梯里经常会看到一面大镜子,谁知道这面镜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一位嘉宾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主持人说:“虽然这个答案看似很合理,但并不正确。”
另一位嘉宾接着回答:“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主持人笑道:“确实有这样的效果,但这个也不是答案。”
见前面两位嘉宾都答错了,最后一位嘉宾不敢确定地回答道:“莫非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了不怀好意的人。”主持人听了,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