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1500000009

第9章 恩恩怨怨随风卷,天也无边,地也无边(3)

在生活中,当有人跟你争执时,你就让他赢,赢跟输都只是意气之争罢了。当你让对方赢时,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以,不妨糊涂一些,把心胸放宽,自然没有什么可懊恼的。

弘一禅师德高望众。有一次,他的一个弟子因为行窃被人抓住,众人认为他有辱师父的教诲,纷纷要求将这个学生逐出师门。但是弘一禅师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弟子。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弟子竟然又旧病复发,再一次因为偷窃被抓住,众人认为他旧习难改,要求给他重罚,但弘一禅师还是没有处罚他。其他弟子不服,他们联名上书请求禅师重罚此人,否则将集体离开。

神师看了他们的联名上书,然后把弟子都叫来说:“你们都觉得他的行为是错的,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虽然是我的弟子,但是如果你们认为我教得不好,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个行窃的弟子,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教他,那谁来教他呢?所以,即使你们都离开了我,我也不能让他离开,因为他需要我的教诲。”

那位偷窃的弟子听了弘一禅师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

禅师的教育方式看起来温和、糊涂,其实却精明无比。而这样的教诲对稍微有责任心的人来说,意义是重大的。所以,此种糊涂的教诲,要比严厉的呵斥好得多。

良宽禅师毕生修行参禅,从未敢懈怠一天,深得禅理。在他晚年时,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说自从他的姐姐、姐夫过世之后,他的外甥无人管教,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眼见姐夫靠手艺辛苦挣来的偌大家产快被外甥糟蹋光了。邻居们捎信过来,希望良宽禅师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是岸,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出家为僧后,本不大过问亲朋俗事。但作为舅舅,毕竟对外甥有一份教导责任。而且,度化人们改邪归正,回头是岸,本来就是禅者的慈悲心怀。

良宽禅师不辞辛苦,走了3天的路程,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与素未谋面的外甥相见了。外甥当然明白舅舅为何而来,心里惶恐不安。然而,良宽禅师只字未提他的不良行为,更没有给他讲什么大道理。外甥的戒备、抵触心理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与舅舅促膝谈心,体味着浓浓的亲情。

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次日离去的时候,就对外甥说:“我想我真是老了,两手直发抖,可否请你帮我把草鞋带子系上?”

外甥非常高兴地助了他一臂之力。良宽禅师慈祥地说:“谢谢你了,你看,人一天老似一天,总有风烛残年的时候。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要把人做好,要把事业基础打好。”

禅师说完话后,转头就走了。

从始至终,良宽禅师不但没有训斥外甥,甚至对他的荒唐行为也未作评价。但是,从那天起,外甥却告别了花天酒地的浪荡公子生活,拾起荒废的手艺,重操父亲留下的旧业。

古人云:“劣马回头为神骥。”须知,没有不可挽救的人性,只有方法的对错。禅宗诲人,有时当头棒喝,有时反诘追问,有时有无不定,有时暗示含蓄,总之是忌讳直白。禅师从来不肯把禅理向弟子说破。世间的教育也是一样,糊涂教育,含蓄暗示,让人自己“悟”明白道理,效果会更好。

以直报怨,清净无烦恼

孔子曰:“以直报怨”。这其中的“直”不仅仅是明确、直接的意思,还指要有道理,是说你要清楚地告诉对方他错在哪里,伤害了你什么,你自己也要清楚是非善恶。

一日清晨,佛陀正在竹林精舍之中参悟禅理,静默之时,忽然有一位怒气冲冲的婆罗门冲进他的精舍,而且一见到他就恶言相向。此人之所以硬闯进佛陀的精舍大声咒骂,皆因他的同族之人都到佛陀这里出家,才使他如此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完他的无理怒骂,然后等他情绪稍微平稳一些时,问道:“婆罗门,你的家中偶尔也有访客去吧?”

婆罗门不解其意,依然口气不善地答道:“当然有,何必问此!”

佛陀接着说:“婆罗门啊,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对客人热情以待吧?”

婆罗门说:“那是当然的啊!”

佛陀微微一笑,接着又说:“婆罗门啊,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你准备的菜肴应该归谁呢?”

婆罗门此时怒气已经消去了一些,回答说:“要是客人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悲的眼神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沉静地说:“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了很多难听的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刚才所有的无理谩骂,都将再全部归于你!婆罗门呀,你可知晓,如果我被你谩骂,而再以恶言污语相向时,就像主客在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听完佛陀的话,婆罗门似有所悟,然后佛陀又为他说了以下的偈语:“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会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佛陀的偈语真正敲醒了婆罗门,后来,他就在佛陀门下出家,不久成为阿罗汉。

宽恕别人,不仅能感化他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可以得到平和、安宁。

刚破晓,一位居士抱着水果和香烛,兴冲冲地赶到寺院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从里面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他撞个满怀,他手中的水果、香烛顿时掉了一地,这位居士看着满地狼藉,忍不住粗声粗气地喊道:“你看你!干什么这么粗心,你怎么给我一个交待?”

那人本来很有歉意,但一看他态度这么粗暴,非常不满地回敬道:“我又不是故意的,顶多赔个礼,给你捡起来就行了,你为什么这么凶?”

居士更生气了,大声说:“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

接着,两人彼此咒骂,互相指责的声音此起彼伏。

广圄禅师此时正好从这里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地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对人恭敬,就是善待自己。一位成功人士说:“为竞争对手叫好,并不代表自己就是弱者。为对手叫好,非但不会损伤自尊心,相反还会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对手叫好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得到的是感激。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对手叫好是一种修养,为对手赞赏的过程,也是自己矫正自私与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为对手叫好是一种谋略,能做到放低姿态为对手叫好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多半会成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其他的。人若执念于一件事情,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要知道,在这世上生活并不能苛求圆满。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付出必然有收获”,假使得到的比预期的少了,就会闷闷不乐。万一自认为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却一无所得,更是悲愤莫名,怨别人不知感恩,怨上天处事不公。其实,你的付出都是自愿的,付出是自己的事,回报却是别人的事,你只能掌控自己,不能要求别人。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前来听他授课的信徒每天都将大殿挤得水泄不通,于是诚拙禅师决定建一座新的讲堂。信徒们知道后,纷纷解囊布施。

有一位信徒送了50两黄金给诚拙禅师,让他用来修建讲堂。诚拙禅师淡淡地收下钱,就忙别的事去了。信徒对禅师的态度非常不满——要知道,50两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他捐出这样一笔巨款,诚拙禅师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信徒紧跟在诚拙禅师身后,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可是50两黄金啊。”

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知道了。”

信徒提高嗓门喊道:“喂!师父!我捐的50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呀!你难道连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诚拙禅师停下脚步,转身对那位“执著”的信徒说:“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说谢谢?你决定布施是你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谢谢’你,请你把这声‘谢谢’带回去吧。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了!”

信徒坚持认为自己付出了就该得到感谢,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得不到感谢就心有不甘。然而,是否要布施,布施多少财物都是自己的事,本身是心甘情愿的布施,为自己积累功德,那又何必执著于别人的一声谢呢?

人的付出不会多余。只要有一颗真诚为人奉献的心,为帮助别人做出努力,不管接受者从中得到多少助益,真诚助人的心意都不是多余的,因为你尊重了自己。

一天下午,杨先生正在开会,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一个朋友焦急地向他求援。朋友说,他急需几本专业资料,问杨先生能不能尽快给他找到。杨先生知道那些资料很难找,但他还是答应了,并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朋友。

接下来的几天,杨先生为了这件事到处奔走。向所有爱好藏书的朋友打听,跑遍各大图书馆,还在网上查了很久,最终仍是一无所获。那些天杨先生睡不安宁、饮食无味,头脑里总是惦记着有关资料的事,费劲了心力。但是,一想到朋友的渴望,杨先生认为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天,杨先生被派往北京去办事,工作间歇,他就奔向一些大型书店,终于在书店里找到了朋友要的资料,欣喜若狂的他赶紧掏钱把那些并不便宜的资料买了下来。

一回到家,杨先生就立即给朋友打电话,告知他要的书终于买到了。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朋友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哦,是吗?不用了,我已经用不着了。”

杨先生感觉像是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满腔热情一下子都被浇熄了。朋友说,那天他在写论文的时候是急需要考证一些数据,但后来他找到了另外一种解决的办法,那些书他已经不需要了。

杨先生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字“多余”,他发现不但自己辛苦买来的书是多余的,就连他那一腔热情也似乎变成了多余的。他一下子感觉十分失落,不知自己的执著是为了什么。

妻子看杨先生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他原委,问明之后,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释然道:“这有什么关系,你的执著没有什么不对。你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而是尊重了你自己。”

想了一夜,杨先生终于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发现,妻子说的话很有道理。付出是自己的事,自己在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而是否能得到承认,有没有回报,都不是自己需要考虑的了。

有时候,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帮助别人不一定会得到感谢,但是至少我们的内心是安宁的,因为我们尊重了自己,遵守了我们的承诺,保全了自己的信誉,尊重了我们的善心和美德。

让我们学会付出不图回报,如果太在意别人怎么回应我们,就平白地给自己的心施加了压力。

付出本身在自己和他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而我们之所以寂寞,是因为我们不去修桥,反而筑墙将自己围堵起来。期待回报,一心索取,就是在自己周围筑墙,告诉每个路过的人,要想和你建立联系,必须先缴费。

与其担心他人不知感恩,不如忘记自己施予别人的恩惠,不要期待他人感恩,要知道,施绝对比受更有福气。做真正让我们欢喜的事情,付出不求回报,这样,我们就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满怀感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恕自己很容易,包容别人比较困难。如果我们经常以宽恕自己的心态去包容身边的人,我们就会活得更快乐。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面对别人的缺点、不足,我们要学会包容。因为我们也有缺点、不足,我们也需要别人来宽容。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了。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过来询问。小沙弥把事情对慧清法师讲了,法师问事发地点在哪里,小沙弥说在寺院北坡的草地。

慧清法师又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

“因为我恨它!”

“它咬疼了你,你就恨它,那你踩疼了它,它也恨你,也该咬你。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

小沙弥一脸的不服:“可我不是圣人,做不到心中无恨。”

慧清法师微微笑道:“圣人不是没有仇恨,而是善于化解仇恨。”

小沙弥抢着说:“难道说我把被蛇咬当做被松果打中脑袋,或者半路被雨淋一样,我就成了圣人?如此说来,做圣人也太容易了吧!”

慧清法师摇摇头,说:“圣人不仅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善于化解对头的仇恨。”

小沙弥怔住了,呆呆地望着慧清法师。

法师说:“世人对待仇恨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记仇,等于在心里搁了一个土块,自己总是生活在恨意带来的痛苦中;第二种是尽快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土块弄碎,在上面种了花;第三种是主动与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是摘下花朵赠给对头。能做到第三种,就与圣人的境界差不远了。”

小沙弥点点头。

不久后,北坡草地上出现了一条高于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沙弥修建的,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蛇伤人的事情。

同类推荐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做对的事

    真希望我20几岁就做对的事

    本书作者人生阅历深厚。在他21岁的时候就成为一家日报的编辑与出版商,他是那时全球最年轻的日报企业所有者。随后,他在商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把晚年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先后撰写25本书籍。他发起了传授企业经营策略的示范试验教育法,打造了教育发展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他的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书中的文章囊括了他本人所感悟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在大家生活中透析出来的道理。虽然这些文章中大多看起来是主要写给男青年的,但是它们对有理想抱负的女青年也很有吸引力,指引着她们最求最大的人生价值。真希望我20几岁就做对的事。
  • 青少年成长手册(生理篇)

    青少年成长手册(生理篇)

    本书分五部分:交际的基本常识,穿出你的酷,让友谊之树长青,异性之间如何交往,交际成功秘笈。这本书主要讲男女青年在交际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给青年男女以借鉴,以指点,以些许的帮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好好生活,面向未来,可谓青春期男女孩子的百科全书。本书可读性强,集知识与学识一身,是一本尚好的青春期教科书。
  • 你只需努力,剩余的交给时光

    你只需努力,剩余的交给时光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现实是,你虽然努力了却依然达不到预期,于是便会陷入迷茫之后,久而久之你甚至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对成功的渴望甚至也全部消失殆尽。不可否认,即使努力付出了,也未必会得到期望的回报,但是如果不努力付出,就绝对不可能得到任何回报。记住,你的人生你做主,你未来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从现在开始,抓住当下,活好生命的每一天,以努力拼搏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到来!本书是在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鼓励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乐观。
  • 人生要走过的路

    人生要走过的路

    人生,是一次在时间隧道的旅行,是一次对空间之山的攀登。人生的 目标,是走向隧道前方的光亮,是走向空间山峰的那一片辉煌。人生的路 ,是行走过程中向上延伸的台阶,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地踏上新台阶, 逐步进入更高的境界。 20几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也是人生梦想与失败挫折交织的变幻时期 。20几岁的你已经开始人生角色的转换,是获得经验和智慧的最佳时期。 从懵懂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你需要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掌握必备的人生 经验和智慧,这样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遭遇失败的打击,被成功拒之 门外。 这是一本讲授人生经验和智慧的书,书中每一条人生经验和法则都有 强大的生命力。
  • 女人好礼仪,职场好礼遇

    女人好礼仪,职场好礼遇

    礼仪是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以及人格魅力的最好展现,修炼良好的礼仪,能够帮助你瞬间凝聚人气、建立各种人脉;能够让你换取好感,赢得信赖;能够使你在各种环境巾温文尔雅,如鱼得水。尤其是在职场当中,竞争也许是激烈的,但是那些进退有度、彬彬有礼、懂得职场礼仪的女人却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她们用最优雅的姿态、最得体的语言,在职场的竞争中游刃有余。因为,成功的女人未必就一定是强势的,仪态万方的女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
热门推荐
  • 从变成武帝开始

    从变成武帝开始

    半个世纪以后,专门为庞大的虚拟现实游戏世界创造npc的职业兴盛起来。而李无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设计出最新的游戏《江湖》中的最强副本boss武帝李无双之时,他却意外身亡。而等到他醒来,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那个举世无敌的武帝,但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刚满十六岁的少年而已。在这个卧虎藏龙的江湖里,有人一剑倒卷天河,有人搬山镇妖魔,有人佛光渡众生...熟知武帝一生的李无明,是选择复刻天下无敌的武中帝王的一生,还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武道征途?“举世皆敌,有我无双”
  • 天瞳纪元

    天瞳纪元

    当地球末日降临夜轩成为一名救世主踏入了征途未来世界的地球宇宙万族的争锋都由他来谱写
  • 连小楼

    连小楼

    她是21世纪的杀手,却在一次任务中,落水而亡。再次醒来,她是将军府的五小姐。没有父亲的疼爱,被人忽视。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是习武修法的废柴。是,她从不向命运屈服。被皇子退婚又怎样?繁华之地,耸立的连小楼人来人往。皇家贵族,流恋忘返。楼中娈童女妓皆是倾国之色。她与养子逍遥自在。徒留某人卖身追媳妇儿。
  • 重生之神级农民工

    重生之神级农民工

    吴勇刚掏出一包1200元的精品熊猫,点燃了一支,又掏出一包5块钱的中南海,抽了一支放进嘴里,用熊猫烟借了个火,点燃了嘴里的中南海,然后把熊猫烟丢在地上一脚踩了,满脸无奈的长叹了一声:“哎,农民工抽不起好烟啊!”
  • 系统在快穿中又懒癌发作了

    系统在快穿中又懒癌发作了

    白羽被扔进了任务世界,但是什么也没有墨翎被派去了带新宿主,但是她懒癌发作于是白羽后来发现不是没有,是自己家系统给忘了……
  • 超品贴身护卫

    超品贴身护卫

    一个从恶人城里走出的少年,成为了王朝里最受宠小公主的贴身护卫。三年入世修行,八千里路云和月,从交易到朋友,再到知己、恋人,两个相同年纪的人,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相遇……
  • 农家娇女每天都想咸鱼翻身

    农家娇女每天都想咸鱼翻身

    林长君一直都知道她命里有一个劫难,但万万没想到这个劫难居然会是雷劫,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遭雷劈的雷劫。后来,经历了三七二十一次被雷劈后,她才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来老头子口中说的劫难是情劫。所以:21次雷劈=白劈了三十岁的林长君被一个雷劈送到了不知道哪个年代的山旮旮里,收获了蠢萌小弟一枚,顺便凭着一身坑蒙拐骗的手段在小山村里混得风生水起,一不小心还混出了天际,走上了闪闪的金光大道。坑蒙拐骗小日常:隔壁二狗子家:“李二狗你明天走路小心一点,不要走河边,不然要掉河里去的。”话音将落,一大扫把被人连人带鞋扫地出门。茶楼里:“小少爷,你将要被牛角触死。”“滚!哪里来的疯婆子,算命的说了本少爷可是长命之寿,来啊将人给我扔出去。”大街上:“这位大叔,你娘这个既是病又不是病,不如小女子为她算一算?”“你这个女娃子年纪轻轻就不误正业,算一算就能好,我还能等到现在,一边去一边去。”林长君:都怪江湖太险恶……
  • 刘忠厚谈骨质疏松

    刘忠厚谈骨质疏松

    本书讲述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多大、骨质疏松的表现是什么、中国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哪些原因可导致骨质疏松等。
  • 命运契约之轻生

    命运契约之轻生

    宛如地狱的曼珠沙华,又犹如人间的蓝色妖姬,超脱现实系列,幻想云游天际。
  • 剑指虚空

    剑指虚空

    落魄少年身死异地重生,命运巨轮碾压沧桑岁月!然没有逝去,即命不该绝,抛却前世看今朝,待我再起辉煌,舞动风云,凌驾九霄!一袭白衣,任青丝飞扬!一柄古剑,断宿命轮回!一影飘扬,斩道途魔障!一腔热血,挥撒九州!风云际会,天倾地覆,然我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