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集团之所以能从一个只有7名员工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5万名员工的全国民营百强企业,和它始终如一地奉行“让每个员工肩负使命”的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
在奥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有一次,奥康接了一批订单,鞋子做好后,准备发往意大利。但是在最后验货时,外贸业务助理发现其中有十几双鞋存在一些小问题。
当时,时间非常紧张,如果重新做,肯定会导致这批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运到,到时候公司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就出货,这将是一批有瑕疵、不合格的鞋,给公司带来的后果不只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信誉上的损失。到底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个两难的问题,外贸业务助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其实,在很多公司,这样的问题大都是由公司高层领导来解决的。可是,在奥康不一样,奥康的领导会将这项重任压在员工身上,让员工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且,当时奥康集团的中高层领导全都在外地,参加公司一年一度的“思考周”活动,即使想找领导,也找不到。
无奈之下,外贸业务助理给自己的上司发了一条短信,对情况进行一下简单的说明。上司很快给他回了话:“我知道了,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决定吧。”
外贸业务助理果然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经过一个多月的周旋和奔波,终于妥善处理了这批货,为公司挽回了一笔损失。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盘棋,那么员工就是棋盘上的棋子,每个棋子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管理者要想让这些棋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要把每个棋子“激活”——让他们担负一定的使命。
一个员工如果长期不能面对挑战,肩上没有责任,心里没有压力,甚至无事可干,那么他必然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即使他有满腹的凌云壮志和满腔的激情,也会被消磨殆尽,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或离职的念头。因此,管理者应该学会给员工施加必要的压力,为他们提供成长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美国斯坦利农产品公司的一家分厂曾大力推行“员工自我管理”。具体做法是:根据生产、维修、质量管理等不同业务的要求和轮换班次的需要,把全场所有员工分成1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两名组长,一名组长主抓生产线上的问题,另一位组长主要负责培训、召集讨论会和作生产记录。厂长只负责制定总生产进度和要求,各小组自行安排组内员工的工作。小组还有权决定组内招工和对组员的奖惩。该厂实行“员工自我管理”之后,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旷工、辞职和停工率都降到了1%以下。
该工厂实行的“员工自我管理”,其实就是赋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据一项权威研究显示,工作越忙碌,员工的能力越能得到提升,潜力越能得到发挥;工作多而人员少,员工就不得不寻求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以加快工作速度,确保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因此,管理者要想充分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压责任,因为责任能使员工产生被信任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从而使压力变成动力。
管理者在给员工压担子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信任、锻炼、激励员工
管理者在向员工压担子的同时,要信任员工、锻炼员工、激励员工。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优秀的管理者必然会同时启发他人,帮助他人寻求自我发展。”因此,管理者既要敢于给员工压担子,又要懂得给员工出主意、授方法,为员工设定既具有挑战性又可以实现的目标,让员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员工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各就其位,尽其所长
管理者在向员工压担子之前,要对员工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员工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安排恰当的工作岗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使每个员工的优势和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
赋予员工重任以后,还要授予他相应的权力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适当地下放部分权力给员工是很重要的。一位管理专家曾经说过:“授权和管理之间并不冲突,问题在于,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掌握控制局面的权力无可厚非。他们对权力过分迷恋,一旦如此,企业有朝一日将会消亡。”如果员工有责任、无权力,做起事来就会缩手缩脚,久而久之,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受到打击,这对企业来说极为不利。
压给员工的担子要比他们的承受能力重一些
经常给员工“压担子”,让他们多承担一些工作压力,使他们在担子的压力下得到锻炼和成长,是很多高明的管理者常用的“育才”方法。日本东芝株式会社社长土光敏夫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挑50公斤的重担,而你只给他30公斤或20公斤,就会使他感到不被信任,从而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如果你给他的“担子”适当超过他所能承受的范围,他就会全力以赴,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变压力为动力。更重要的是,他会因此感到你对他的信任,从而激发起他对你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理念,土光敏夫为东芝公司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东芝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压担子要讲究方法和尺度
压担子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双成长”,实现双赢的目的;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使人才受挫甚至被扼杀,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压担子一定要注意方法和尺度。有的管理者信奉“轻担子”主义,不敢给员工压担子、压责任,这样只能使员工处于“侏儒”状态,永远长不大;有的管理者则恰恰相反,不仅片面追求“压重担”,疯狂地增加员工的工作量,不断地要员工“开夜车”,而且将远远超过员工承受能力范围的重担压在他身上,并且从此不再过问,像这种不顾实际、不负责任的“压担子”,最终只能把员工“压垮”!
让员工快乐地工作
对企业而言,忠诚的员工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可以说,员工的忠诚是每个管理者都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也是“员工自我管理”的题中之意,而“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是赢得员工忠诚的关键所在。
据一项调查显示,员工工作不快乐的企业多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而员工工作快乐的企业则常常蓬勃发展。由此可见,员工的快乐指数是与企业的发展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员工的快乐指数越高,企业就越有活力,越有发展前途。因此,精明的管理者,必须学会提升员工的快乐指数,使员工快乐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让很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是,他们的员工工作缺乏激情,整天都像机器一样,生硬地“旋转着”,每天见到的都是一张茫然的、麻木的、毫无生气的脸。员工在郁闷和苦恼的空气中工作,工作肯定做不好,即便做好了,也不可能保持长久。只有员工以快乐的心态和谐地融入企业当中,整个团队才会有力量,企业才会有活力。
管理专家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三乐”的文化氛围:“顾客快乐、员工快乐、老板快乐。”在这“三乐”中,顾客由于员工所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人性化服务而感到快乐,老板则因为员工能充分满足顾客需求,创造持续而稳定的利润和良好的声誉而快乐。因此,要实现顾客快乐、老板快乐,让员工快乐是前提和关键。
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说:“将心比心,公司对员工好,员工就会对公司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员工水平提高,客户才会满意,公司才能得到利润。如果利润能转化为对员工的再投资,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人力资源专家通过实践调查也指出,只有让员工获得最大限度的快乐,才能被称为聪明的企业管理者。
那么,快乐工作到底是怎样的呢?快乐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快乐工作是指员工和员工之间、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相处融洽,工作环境和谐。不管是谁,如果长期在严格、压抑的环境中工作,都会逐渐丧失激情和创造力,因此,管理者必须学会减轻员工的压力感,让他们心情愉悦。
第二,企业制度应当人性化而非等级化,管理者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平等相处的工作环境,这样员工在面对决策层时才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三,管理者要为员工设计良好的职业规划,使他们与企业一起成长,让“积极进取、努力工作”成为他们自发自愿的行为,进而上升为“快乐工作”。
具体而言,要想使员工快乐工作,管理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沟通是快乐的桥梁
要想让员工快乐地工作,首先需要顺畅地沟通。沟通是员工融洽相处、团结协作的桥梁和纽带,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基础。
在松下,为了保持顺畅的沟通,公司特意制定了“三会”制度,即“朝会”“恳谈会”和“信息员例会”。“朝会”于每天早上召开,会议内容五花八门,气氛轻松愉快,让员工一天都精神饱满;“恳谈会”每月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是让员工聚餐聊天,K歌跳舞,娱乐放松,舒缓心情;“信息员例会”也是每月召开一次,内容主要是让员工发泄情绪。从薪酬到住宿条件,从同事到领导,有什么牢骚不满,都可以拿出来大说特说。每个部门分别选出一名员工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员工代表将问题反映到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书面答复。
除了借鉴松下的会议沟通制度外,内部刊物、组织集体活动、旅游、运动、竞赛等沟通形式,都可以拉近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距离,使沟通更加顺畅和人性化。
激励是快乐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对200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后指出,最能给员工带来工作满意度的是企业的“激励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和肯定等;而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是企业的“保健因素”,如企业的政策制度、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对员工来说,即使企业在“保健因素”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善,也只能减少他们的不满意,却达不到使他们满意的程度。而只有让员工满意,才能给员工以快乐感和满足感。因此,管理者要在改善企业“激励因素”方面下功夫,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快乐感。
在松下,公司大力推行“透明化经营”,公司每次取得突破性的成绩,高层领导会议一结束,各层管理者就会尽快将好消息告诉广大员工,以鼓舞员工的士气。一家生物公司则给员工设立了一笔梦想基金,凡是在年末实现年度目标的员工,都可以拿到5万元的梦想资金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家的温馨”是快乐的源泉
在单调乏味的工作中,员工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导致缺乏活力和工作情绪低下,这时候,营造“家的温馨”可以使员工心头温暖起来,从而使他们更加快乐地工作。
在谷歌,员工可以随意带心爱的小狗进出办公室,可以在公司的食堂里免费吃午餐和晚餐,公司还允许员工在不耽误工作的条件下在上班时间去打曲棍球。在这种自由和信任的环境下,谷歌的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所以很多员工都自愿留在公司里加班赶工,死心塌地地为谷歌效力;在伊利,公司设有关怀礼金,如每个员工都有结婚礼金、生日礼金,并有子女商业保险;在西安杨森,工间操、庆生会等措施,让员工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所以每个员工都能把快乐氛围带到工作中去。
让员工看到未来
要想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看到“我的未来不是梦”,即让员工看到未来、看到希望,看到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2005年12月,智联招聘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十几个大中城市进行了以“快乐工作PK台”为主题的网上调查活动。在“公司哪些政策让你最满意”的调查中,“及时全面的培训发展制度”以24.27%的比例位居第一位,而“挣钱多少”仅以9.82%的比例位居倒数第三位。由此可见,单纯给予员工金钱上的奖励,员工未必快乐。只有以员工的发展前途为导向,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才能让员工看到未来、看到希望,进而得到快乐。
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为了让员工快乐地工作,同时为了应对代理人流失的问题,特地为绩优的代理人成立了“常青树”和“常春藤”两个精英俱乐部,以激励员工朝着更高的方向努力。现在,太平洋人寿已经将建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型企业作为目标,建立了分层级、制式化的培训体系,让员工在快乐工作的同时,把自己的前途和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企业的成功源于员工的快乐。员工只有在工作中得到了真正的快乐,才能真正地融入企业,充分地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我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只有树立起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切实地成为企业的主人,真正加入到企业的管理和建设中去,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取胜之道。
“主人翁”指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当主体对客体拥有所有、使用、经营管理等关系,能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支配客体的活动时,主体就是客体的主人或者说主体在主客关系中处于主人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