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喜欢唱歌,虽然他唱得不怎么好,还有些走调,但他喜欢唱,走路唱、睡觉前唱,连吃饭的时候也会哼哼两句。有一次,吴英的爸爸下班回来,听到吴英在兴奋地唱着《挖泥鳅》,爸爸忍不住讽刺地说:“吴英,我怎么越听越像鹅叫呀!”吴英的歌声立即停止了,他的脸涨得通红,心想:我唱歌真的不行呀?我怎么干什么都不行啊?但即使我唱得不好,爸爸也不应该说我唱的像鹅叫呀,一定是因为不喜欢我了!
沮丧的吴英那天连晚饭都没有吃。后来吴英越来越不爱说话了,原本开朗的他变得孤僻起来,常常一个人待在房里,更不爱唱歌了。
讽刺是毁灭自信心的杀手,而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身为父母,绝对不要使用讽刺性的语言,即便是开玩笑。当孩子表现积极的时候,父母应采取肯定的态度,及时对孩子的努力、进步、热情给予鼓励。反之,父母的讽刺性言行将极大地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三年级的小林拿着语文考试卷子回家给妈妈看,妈妈看到小林做错的题都很简单,就讽刺他说:“这样简单的题目也会做错,你可真够聪明的,亏你还是三年级的学生。”
这些说法对成人来说,也许能促使人们发奋图强,产生积极的效果。但对孩子而言,讽刺性言语只能使他产生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使他感到悲观绝望,无法从自卑之中摆脱出来。
孩子小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形成道德观念,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很差,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很多时候孩子根本不能理解讽刺的真正含意。当孩子听到讽刺、挖苦的话时,并不能因此清楚自己做的事错在哪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认识事物的范围逐渐扩大,对事物的理解逐步深刻,他们渐渐能从父母的神态、语气中察觉出父母的话是不是真话,是不是含有讽刺、讥笑的意思。如果孩子觉察出父母的讽刺意味,就会反感、不满,甚至产生反抗情绪。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有可能因此而紧张。
所以,当孩子表现积极的时候,父母应采取肯定的态度,多说鼓励的话,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话来刺伤孩子,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可以适当惩罚,但要尊重孩子
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把握不好尺度就会伤害孩子。孩子从小在一片赞扬中成长,固然对增强信心有好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过惩罚,他也会经不起挫折,不能敢于承担责任。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是你迟早有一天会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所以,惩罚不是要完全避免,而是要在一定的前提下进行,并要掌握一定的度。
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父母要知道,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让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
事实上,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自责的情绪,希望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这时,父母只要掌握好处罚的技巧,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年前,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有一次为使考试成绩“一鸣惊人”,竟趁黄昏破窗跳入老师办公室盗取试卷。
正当他寻找试卷时,老师进来了,那个孩子立刻抱头缩在办公桌下,但还是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并没有立刻把他抓出来,而是静静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说:“你不要露出你的脸,也不要说话。你要回答我的问题,只点头或摇头就行。你来这儿是为了找一件你想要的东西吗?”
孩子听了,点了点头。
“记住我的话,明天你来上学的时候依然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你走吧。”
那个孩子听了,低头慢慢走出了办公室,突然,他的眼泪夺眶而出。也许是因为感激或是愧疚,自此,那个男孩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由此可见,只要惩罚适当,它也可以让孩子培养起一定的责任感,并提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但需要注意的是,惩罚孩子的前提是要肯定孩子。父母在惩罚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内心里相信孩子是好孩子。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他在父母眼里并非一无是处。
(2)孩子犯错后要立即惩罚,如果事后追究责任,就无法起到惩罚作用。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时,就要赶快执行相应的惩罚措施。
(3)父母在惩罚之前要先对孩子进行警告。惩罚要慎用,父母在惩罚之前要告诉孩子,如果再不改错就要受到惩罚。这样孩子就可以得到一个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
(4)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惩罚之前先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你为什么惩罚他,这样孩子才能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在稀里糊涂中被惩罚,他会感到很委屈以至于产生叛逆心理。
(5)惩罚要前后一致,说到做到。如果父母告诉孩子因为他犯了错而惩罚他,不允许他当天晚上看电视,就一定要做到,否则父母所说的许多话都会失去效力。
(6)惩罚要适度,要因人因事而定,以免惩罚失当或无效。另外,父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惩罚孩子,如果在公共场合,或者孩子所犯的错误不那么严重,父母就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法对待孩子。
恐吓能让孩子听话吗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有些父母常常会瞪大眼睛“吓唬”孩子,说“你再不听话,爸爸就不喜欢你了!”“你再到处乱跑,就会碰到妖怪!”“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会把你抓起来!”也许孩子当时可能会被吓得老老实实,不再任性了,但是,它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1)这会增加孩子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很多年幼的孩子夜里常做噩梦,往往都是由于成人的“吓唬”造成的。
(2)这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软弱的性格,遇事常常畏手畏脚、优柔寡断,无法培养起勇敢坚强的个性。
(3)这会损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父母“吓唬”孩子的话往往是在气头上顺口说出来的,如果长期这样就会让孩子把大人的话看成是“骗人”的谎话,以至于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因此,用“吓唬”的方法教育孩子弊多利少,不如用循循善诱、说明道理的方法,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其实,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其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3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他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希望独立,摆脱束缚的愿望强烈,他们在与周围的环境接触过程中,不断地认识世界、探究世界,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什么都想自己亲自试试,什么都想弄个明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独立性的鼓动下,他们会变得很“不听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父母不是采用简单的警告、吓唬的方式,而是循循善诱,向孩子讲明道理,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更何况,很多父母之所以常埋怨孩子贪玩,其实是因为父母不懂得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要。游戏是孩子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兴趣,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对孩子天性的不理解,也会引起孩子的“不听话”。父母如果能带着童心和童趣和孩子一起玩、一起观察、一起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耐心的、科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好奇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不会不听话,因为父母的解答满足了他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得到了保护,孩子也在玩耍中学会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当然,对孩子因固执、任性引起的“不听话”,父母应引起重视,及时加以纠正。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听话并不是靠父母一次两次的吓唬,甚至打骂就能纠正的。对此,父母要学会冷处理,也就是在孩子固执己见时不予理睬,等孩子平静下来再给他讲清道理,帮其明辨是非。父母也可以用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事和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以避免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温暖的话语比打骂更有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父母往往越来越注重家庭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比如赏识教育,父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即使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也能理性地找出孩子的优点,放大其闪光点,然后指出孩子的不足,并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走不出“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怪圈。“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教育模式还在继续支配父母的思想,使父母自觉不自觉地抵制新的教育观念的渗入,继续按照传统模式教育孩子。如果孩子犯错误就打,不仅使孩子遭受皮肉之苦,而且也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赛谁能先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吹起了一阵刺骨冷风,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吹起一股暖风,行人觉得很热,就脱掉了大衣。结果南风在比赛中获得了胜利。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论孩子犯的是什么错,大人运用不同的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正如北风和南风一样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就会大相径庭。一位老师的一次教育学生的经历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分管政教工作的马校长冲着刚走进校门的乔老师喊道:“乔老师,今天你们班有个孩子在操场上乱扔纸屑,被校长抓住了。”本来心情不错的乔老师被这声喊叫弄得心情糟透了,辛苦一个星期的流动红旗又泡汤了。乔老师此时觉得带一年级可真是太不容易了!小家伙们也太不听话了,天天讲,天天念,他们依然如故。
于是,乔老师心里想着一定要好好整整这些小学生!她快步走进教室,阴沉着脸,还没开腔,学生们可能感觉出事了,刚才还唧唧喳喳地嬉闹不停,看见老师立刻小心翼翼地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乔老师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今天是谁在操场上丢纸了?”虽然没发火,但她的语气还是让孩子们一个个吓红了小脸,都小声地说“不是我!”看着他们惊恐的脸庞,乔老师还是难消心底的怒气,“到底是谁为我们的班级抹黑了?同学们努力了一个星期就因为你丢了纸屑,红旗就流走了!到底是谁?乱丢乱扔本来就不对了,再加上不诚实,就更不能原谅了!”犯错了还不承认,乔老师的语气无形中又平添了几分威严,声音也不知提高了多少分贝。孩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仍然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是扔纸的人。乔老师也一时没有了主意,并怀疑校长是否弄错了。
下午,班会课的时候,马校长来到一年级的教室,专门就早晨的事问乔老师结果,乔老师便对他说:“马校长,你肯定弄错了!我查了半天也没有人承认。”马校长说:“让我来问问。”只见马校长和颜悦色地走到孩子们中间说:“同学们,今天早上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在操场上丢了纸,抓到他的不是我,但是我知道他就在你们中间。小孩子犯错误没有关系,只要能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如果你能勇敢地站起来,我就不扣你们班的分,你们班仍然能得到流动红旗。”马校长的话说完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好像不相信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惩罚。没多久,一个低低的声音突然从教室的角落里飘来:“是我……”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终于站起来承认了。此时,马校长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头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小男子汉!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再乱丢乱扔了。”
以后,这个小男孩果然不再乱丢了,而且还经常弯腰拾起地上的垃圾,对别人的不正确行为也会进行监督。
严厉的话语差点就让一个孩子走上了不诚实的道路,而温和的话语和鼓励则让他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做一个好孩子。同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往往摆出一副北风怒吼的样子,训斥、责备、嘲讽,结果有的孩子害怕了,畏缩不前;有的孩子或明或暗地表示抗议,使相互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先避开问题的实质,通过平和融洽的对话,了解事实情况,让温和的南风徐徐地吹掉孩子心中自我防护的“堤坝”,然后进行巧妙地点拨,那么孩子自然会向你敞开心扉,并愿意接受你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