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三年,也就是在公元前154年1月。所谓“七国”是指吴国、楚国、赵国、胶东、胶西、淄川、济南,其带头的是吴王刘濞与楚王刘戊。吴国的都城广陵,即今江苏的扬州;楚国的都城彭城,即今江苏的徐州;赵国的都城即今河北省的邯郸;胶东国的都城即墨,在今山东平度县境内;胶西国的都城即今山东省的高密县;淄川国的都城即今山东昌乐,当时称作剧县;济南国的都城即今山东章丘,当时称作东平陵。
汉高祖刘邦登基做皇帝后,总结前朝的经验教训,认为秦王朝那么快速灭亡,是皇室力量太衰弱的原因。于是,他大封刘氏子弟为诸侯王,想凭借刘家叔伯兄弟诸王的实力,作为西汉政权稳固的坚强后盾。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即位后很快就掌握了大权。此时,诸侯国势力已强大起来,已据有“跨州兼郡,连城数十”(《汉书诸侯王表序》)的广大国土,各个王国拥有很大的权力,可以自行设置任免丞相以下的各级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掌握着地方财政、军事大权。吴王刘濞甚至免除国内赋税,专以采铜、铸钱,制取海盐作为财政收入,因此到文帝时期,各诸侯王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口数也大有增加,经济力量最强的吴国所铸的钱币流通全国,王国势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中央政权的巩固。朝廷中的力主加强皇权,实行削弱诸藩的政治家——贾谊曾经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但当时没有切实执行。
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错升为内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旧主张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景帝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始着手削减一些封国的领地,并先后削夺赵国的常山郡、楚国的东海郡以及胶西国的6个县。
公元前154年,吴王担心自己封地不断被削夺,于是开始策划反叛朝廷,并积极为叛乱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吴王刘濞深知与朝廷对抗,难服人心,便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把攻击目标集中在晁错身上,说他离间刘氏骨肉,自己起兵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并非反对皇帝,以此来掩盖他阴谋推翻朝廷,夺取政权的真实目的。
当时,吴王考虑到诸侯王中没有能够一起商议此事的,听说胶西王勇敢,喜好兵法,诸侯都怕他,于是派中大夫应高劝说胶西王说:“现在天子任用奸臣,听信谗言,削夺诸侯封地,对诸侯的处罚很重,而且日甚一日。吴国和胶西国是有名的诸侯国,一旦被怀疑,以后就无宁日。听说大王因为卖爵的事受到谴责,据我所知诸侯有罪,但不至于要削夺封地,朝廷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削夺封地!”
胶西王说:“那你认为怎么办才好?”
应高说:“吴王自认为和大王有同样的忧患,他愿意顺应时势,舍身为天下铲除祸害,大王意下如何?”
胶西王大惊失色地说:“我怎敢这样做呢!皇上虽然逼得急,但那只有死路一条,怎敢反叛不事朝廷!”
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诸侯都有反叛之意,愤怒已到极点。吴王对内以诛晁错为名,对外出兵追随大王车乘之后,纵横天下,大军所向,无不降顺,所到之处,莫敢不服。大王只需说一句话,吴王就率楚王攻下函谷关,守住蒙阳、敖仓的粮食,抵挡汉兵,修治军营,以等待大王的到来。大王如果真的能来,那么天下就可统一。两个君主分割治理天下,不也是可以的吗?”
胶西王终于被应高说服了。接着,吴王联合楚王戊、胶东王雄渠、菑川王贤、济南王辟光、赵王遂等,发动叛变,汉景帝一下子乱了阵脚。一些大臣向汉景帝建议说:“诸侯叛乱都是因为晁错引起的,当前只有斩晁错以谢天下,赦免七国之罪,恢复诸侯国原来的封底才能兵不血刃而退七国军队”。果然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于是就下诏把晁错处死。
汉景帝杀了晁错后,派袁盎下诏书告诉吴、楚两国,说晁错已经被杀,希望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道:“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其反叛之意溢于言表。随后,吴王派人把袁盎扣押起来,袁盎趁夜逃出,返回京城向朝廷报告情况。直到这时,汉景帝才完全觉悟,决定用武力平定叛乱。
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领兵东征平叛。周亚夫奉命率军东征时与吴楚联军相遇在下邑(今安徽砀山县)。吴楚联军人多势众,锐气正盛,频频发动进攻;周亚夫正面挡敌,统率大军,坚守不出。他命令梁王刘武(刘启的弟弟)坚守梁都睢阳,让吴楚的军队在此消耗实力,然后悄悄派出轻骑插入敌后,断绝吴军的粮道。吴楚军攻睢阳不下,转攻周亚夫率领的汉军,周亚夫仍据险固守,不急于应战。吴楚军队连战无功,士气低落,再加上批时军粮断绝,不得不退走。周亚夫挥兵猛追,吴王刘濞失败,仅带一千多人,逃过长江,企图退据东越。在汉王朝重赏的引诱下,东越人把他杀死。楚王刘戊也兵败自杀。胶西等四国攻齐不克,汉兵到达,诸国各自溃败,诸侯王被杀或自杀。赵王在汉军围攻下,城破自杀。声势浩大的吴楚七国之乱被完全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