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位于巴拿马首都西南的里奥阿托镇万籁俱寂。离该镇不远处驻扎着巴国防军第6、7两个步兵连队。虽然近几天巴军和驻巴美军之间发生过几起枪击事件,但在此时,这两个连的官兵却没有做好迎敌的准备。
殊不知美军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入侵计划已悄然实施。远在美国内华达州托帕诺空军试验基地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早已打破夜空的宁静,此时,已潜入巴拿马里奥阿托镇上空。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破了里奥阿托镇夜空的寂静,气浪和烟雾吞噬了两个连队的营房。这时巴军才发觉美军对他们发动了突然袭击。
与此同时,美海军“海豹”小分队的部分队员袭击了巴国防军司令、政府首脑诺列加的小型私人机场,炸毁了诺列加的座机。另一部分“海豹”队员袭击了守卫诺列加专用船的卫兵,并炸沉了船只,从而切断了诺列加的空中和海上逃路。
接着,美军分为5路,同时向巴军重要目标发动进攻。第1路是由美特种部队和一个突击队营组成的“红色特遣队”,利用“隐形”飞机的轰炸效果,进行低空伞降,首先消灭了曾在巴政变中营救过诺列加的第6、7连,接着占领了托里霍斯国际机场。第2路是由陆军两个营和海军“海豹”分队组成的“尖刀特遣分队”,奔袭并占领了巴军司令部大楼,歼灭了附近的巴军第5连。第3路是由第82空降师一部和别动部队组成的“太平洋特遣队”,阻击并挫败“2000年营”和其他巴军增援巴拿马城的企图。第4路是由2个步兵连和部分宪兵组成的“永远忠于特遣队”,负责抢占横跨运河的泛美公路大桥,保卫美霍华德空军基地。第5路是由两个步兵营组成的“大西洋特遣队”,在特种作战部队支援下,击败巴军第8连和沿海警卫部队,攻占了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城。
面对美军的强大攻势,巴军虽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使美军阴谋得逞。至22日,美军已摧毁了巴军所有主要军事设施,占领了巴军大部分军营,控制了巴绝大部分地区。反对党总统候选人恩达拉,在美国监护下就任巴拿马总统。原总统诺列加于24日逃入梵蒂冈使馆避难,但是梵蒂冈在美国政府压力下,不得不请他离开大使馆。1990年1月13日,走投无路的诺列加只好选择了向美军“自愿投降”。随后,诺列加被带上“黑鹰”直升机飞往美国霍华德空军基地,最后被押往美国迈阿密监狱,成了美国的阶下囚。
在世界舆论的谴责下,1990年2月,美国撤走了大部入侵美军。在这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入侵战争中,美军仅伤亡357人,被击毁战斗直升机1架,被击伤运输机14架。巴军伤亡和被俘3406人,平民伤亡2000多人,造成百亿美元以上的损失。
美国发动这场入侵战争,为了遮人耳目,欺骗舆论,可谓是处心积虑。美国入侵巴拿马的一个借口就是“打击毒品走私”。毒品走私是80年代以来最容易引起公愤的国际问题。美国指责巴拿马政府首脑诺列加参与了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同哥伦比亚贩毒团伙有牵连。1988年2月,里根政府就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以“参与贩毒活动”为名,对诺列加提出正式起诉。这次,把“贩毒犯”“捉拿归案”,就成了出兵的重要“理由”。美国出兵的另一个借口是为了“自卫”。12月16日晚9时,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枪射击,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事发后,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指责美国人首先开枪。美国的国防部为此发表声明,扬言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要进行“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要对巴拿马采取“报复行动”。巴拿马外交部则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这样,双方调兵遣将,处于警备状态。一个美国兵被打死这件事,就成了这场战争的另一借口。
美国入侵巴拿马,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03年,美国强迫刚刚取得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多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美国把运河西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美军南方司令部,不许巴拿马人入内,运河区就成了“国中之国”。
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不断地为收复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而斗争,经过长期努力,两国终于在1977年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应由巴拿马人担任(副主任由美国人担任),美国的南方司令部也必须同时撤离运河区。对于美国来说,运河是它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后果。因此,美国必然要千方百计保留它在运河和运河区的利益。
如果有一个听命于美国政府的巴拿马政权,美国就不需要处心积虑地寻找借口,也就更没有必要对巴拿马实施入侵了,可是事情却并非如此。诺列加自1983年就任巴拿马国防军司令后,奉行民族主义方针,坚决要求履行新运河条约,为收复运河主权同美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里根政府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1987年6月26日,美国参议院以84票对2票通过一项关于巴马拿局势的议案,要求巴拿马政府撤销诺列加国防军司令职务,要求巴拿马军人“还政予民”,结束侵犯人权的行为”。结果,巴拿马城1.5万人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美国干涉巴拿马内政。
为了迫使诺列加下台,美国政府使用了种种手段,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诺浪潮”。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部分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美总统布什批准一项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与此同时,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美国直接入侵巴拿马的企图显露出来了,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无论美国怎样掩饰,怎样寻找借口,其入侵的行为是昭然若揭于天下,为正义事业所不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