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秦阳五人新成立了公司热情非常高,他们希望着投入项目大干一番,可是工作一铺开不久就遇到了种种困难。刘秀经理这边还好说,他派过去几个工人以前曾经在这儿干过情况也熟悉,丁峰让侯民贵也派了一个人过来协助,所以盖房子倒没有什么大问题。关键还是出在土地的问题上面,因为赵村的人听说了要搬迁以后,原来的房子要拆掉,宅基地要作农业开发。大家心里还没有把握,不知道这样行不行?所以一开始还愿意的人,真的要拆房搬迁时又开始忧豫起来。其实这样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把宅基地改变成良田,以前从来就没有人干过,它能改造成功吗?如果改成田收入不好那划算吗?农民总是现实的,在没有看到效果前真正报名的人并不多。
这让甘秦阳他们一时没有想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根据当地村子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提出了一个方案:从南山流出的河水流过赵村,他们提出把一部分宅基地挖开成池塘,将河水引入种莲藕这样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因为他们五个人中有两个人懂得这种技术,他们在外地农村的家里就是干这一行的。可是赵村人从来就没有人干过这活,所以心里没有底,如果再种其它农作物,按当地的产量收入不大,所以心存忧豫。
了解了这种情况以后,丁峰和赵村村长一起同甘秦阳他们商量办法。丁峰说:“万事开头难,群众有顾虑也很正常,不行我们开始规模搞小些,等作出了榜样,村民自然会响应。”
赵村长说:“不行我和你们一起给每家作工作,关键也是大家没有种过莲藕,心里没有底。”
甘秦阳说:“这样吧,我们分头入户给村民作解释工作,程前和李小同家都是种这种菜的大户,不行让他们带上村里的干部和村民代表一起去看参观一下,这样比我们说要好。”
几个人研究就这么定了,开始入户作工作,甘秦阳他们还与村民比较生疏,通过接触交流大家也慢慢熟悉了。这样先有了十几户的村民愿意参加第一批的搬迁,其中有几户还在外面打工,大家推选了几个代表跟上赵村长和程前他们到外地的家里参观了一遍。回来以后他们给村民介绍说,种莲藕确实项目不错,搞好了一亩地能挣3到5万块钱。当地村民宅基地都比较大,一般都在半亩左右,这样算了一下,每年能有2万元的收入,大家当然愿意了。
丁峰知道以后当然很高兴,他再三告诉甘秦阳,开始不要想着面积搞多么大,关键是先把它搞出成效,这样以后推广才有说服力。
十几套住房对于建筑来说太容易了,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刘经理他们就帮助建好了。等村民搬了家,甘秦阳他们就筹划拆房挖池塘。由于搬迁的村民不在一块住,村上把一些地还作了调整,这样规划了三块地的面积。
要拆房又要挖地基,开始有人提议不行叫台挖掘机来这样省力省事,开始一算账得花一笔钱。甘秦阳他们觉得还不如自己动手划算,于是他们和村民一起自己动手干起来。
那天丁峰和董明堂来这儿看见以后,被这些年轻人的吃苦精神感动,来到后也抡起镐头挖起来。宅基地当年盖房都进行了地基处理,土地十分坚硬,所以人工很费力。许多人都劝丁峰和董明堂不要干了,丁峰说:“干干也是意志的锻炼,你们这样起步我赞成!”
甘秦阳对大家说:“丁老师就是我们的一个好榜样,他的事迹可能大家都听说了吧,在清水湾的山里他是一个人坚持半年多才建起一个小屋。现在发展到今天真是不容易,我们现在比起他当年的条件要好多了,如果我们干不成功实在是说不过去。”
这番话以后永远成了甘秦阳他们团队的誓言!
干完活,甘秦阳他们一定要留丁峰和董明堂他俩吃晚饭,在吃饭时董明堂给丁峰说:“丁老师,我看这活工作量很大,不行我回去组织志愿者前来参加劳动吧。”
“那也好吧,志愿者的活动我也顾不上,你就领导着大家干吧。”停了一会丁峰又问董明堂:“现在盖房子按保障房分配,有些超出保障房的人意见大吗?”
“说没意见也不可能,不过多数人表示理解,再说了大家参加志愿者工作也不全为了自己能分房。”
听了董明堂的话,丁峰表示这样的办法也是临时的办法,以后一定还会改变的。董明堂问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放开手给每个人都盖房,丁峰没有回答。
不久以后在村上和志愿者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三块池塘终于种上了莲藕,当大片田田的叶子和荷花浮出水面,吸引了不少周围的人前来观看,这也成了村里的一景。
有一天金区长前来调研,他对甘秦阳他们说:“这才是你们走出的第一步,等出莲菜的时候一定通知我,我给开发区的商场打招呼,要让你们的新鲜果实让全市人民尝尝。“
以后这几块池塘的莲藕确实获得了丰收,每户农民的宅基地都分到两万元以上。
甘秦阳他们的“希望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走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