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婚为前提去恋爱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一起时,会自在而又真诚地谈论各种话题,如异地见闻、兴趣爱好、未来志向等。据说,梁思成后来之所以选择建筑学专业与林徽因的影响有着莫大的关系,他在一次回忆中说:“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林徽因告诉我,那是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梁思成并不善于言辞,但却很有幽默感。他不动声色的诙谐,常常让林徽因忍俊不禁。他长得也并不高大,但性格笃诚宽厚,让徽因感到踏实而心安。
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有太多的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在笑谈之中,林徽因常常一看到梁思成眼里闪烁着调皮的火花,就知道他已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还有许多时候,他对她讲述着什么,这让她感到惊异,因为这正是她想说的话,却让他说出来。这种精神上的相互交融使他们觉得彼此的心贴得很近。
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志同道合者。共同的爱好(绘画、文学等),相似的家庭(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教育(中西文化的熏陶)背景,还有彼此的真诚,都使他们的感情很快产生了质变。
爱情从来都是让人趋之若鹜的,但所有爱情的指向都是婚姻。婚姻毕竟是生活,免不了柴米油盐,磕磕碰碰,而要相濡以沫、相伴到老,是需要润滑剂的。这种润滑剂可以是彼此的性情相投,也可以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非要我们委曲求全、压抑自己。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天作之合不仅仅在于他们的门当户对,还在于他们的性情和志趣都是相合的,正如《林徽因传》中所说:
如果用古建筑来做比喻,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是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因此,谈一场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不要把婚姻想象得多么美好,不要把你爱的他想象的多么完美。在恋爱时就要看清他的优点和缺点,了解他的志趣,和自己的未来是否契合。到结婚时也不要强求太多,否则你就会迷惑,我眼前的这个人还是不是我爱的人呢?难道我爱的人一直是我幻想的那个他吗?这样就会出现七年之痒甚至七月之痒,结局可想而知。
陈明达小百科
陈明达(1914~1997),湖南祁阳人。1932年经莫宗江介绍到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当刘敦桢助手,并参加考察古建筑,整理绘制资料。1935年提升为研究生。1940年,随梁思成、刘敦帧考察西南地区四十余县的古建筑。新中国成立后设计****西南局办公楼和重庆市委办公楼。1953年到文化部文物局任工程师,1960年调文物出版社任编审,1971年调建筑科学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任研究员至1987年离休。主要著作有《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国古代结构建筑技术》《陈明达建筑与雕塑史论》。与林徽因、梁思成同为营造学社成员。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相伴一生
真正的幸福,不是寻找到最优秀的人相伴,而是找到最适合的人相随,真正的了解,不是看清他的人,而是懂得他的心。
两小无猜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年少时的玩伴,再相见,更是相互理解互相吸引的。他们在很多方面极为相似,如价值观与人格、兴趣和经验、人际风格,这让他们之间的好感可以相互传达出强大的力量。诚然,在那个年代,门当户对也很重要,但最重要是兴当趣对,不然,没有共同语言,即使在一起,仍然会感觉到孤独。他们一样热爱文学、热爱艺术,也热爱建筑学,这让他们在长期的相伴中能够相知、相处中可以相容。
能够和林徽因这个造化钟林秀的精灵相爱,让梁思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他的眼里,林徽因是完美的化身。她秀美、灵动的外形以及她的气质、见识,无一不让他倾心。他对徽因不仅是****,更是欣赏和珍爱。
林徽因也沉浸在爱的幸福中。两心相许、真挚深情地去爱一个人和被人所爱,是她从少女时代就有的梦想和渴望,而梁思成让她的梦幻成真。正是因为爱,使那些寻常的事情都有了灵性。
当爱遭遇磨难
对于两个相爱的年轻人的未来,家里早有安排。等梁思成从清华学堂一毕业,就送他们去美国留学深造。但老天好似非要考验他们,看他们是否能相互扶持走完一生。
1923年5月7日,北京的学生举行“五四国耻日”游行,梁思成和弟弟梁思永驾驶摩托车追赶游行队伍。结果被大轿车撞倒,摩托车重重摔倒在地,梁思成被压在摩托车下面,梁思永被甩到远处。因为这次事故,从那以后,梁思成的左腿就比右腿短了1厘米,跛足和由于脊椎病弱而装设背部支架的痛苦从此伴随了他的一生。
林徽因得知消息后,迅速赶来看望,一直守在梁思成的病床边。此后,她天天来看望梁思成,在每个下午都坐在病床边,热心地和他说话,开玩笑、安慰他,或者帮他擦汗、翻身。患难见真情,对处于恋爱中的人来说,爱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让对方感到异常甜蜜。
但令林徽因感到沮丧的是,她的表现却没有得到梁思成母亲的赞赏。这个古板守旧的老妇人认为,一个未婚女孩子这样频繁地抛头露面,与异性接触,实在是太出格了,她甚至断定梁思成娶这么个女孩子不会幸福。林徽因得知后自然很是苦恼。但她还是天天来看望、护理梁思成,直到他出院。
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分开两个相爱的人,反而让他们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次年7月,林徽因、梁思成到达美国进修。此时,梁思成不时收到姐姐梁思顺的来信。姐姐与母亲还是对林徽因很不喜欢,坚决反对他们俩结婚,这让梁思成异常苦恼。林徽因对此自然感到非常委屈,她并没有做错什么,但这些事还是让她感到抑郁,后来更因此生病。令林徽因感到欣慰的是,梁思成很明白事理,懂得林徽因的苦衷,还十分体贴。
后来,由于也在美国留学的弟弟梁思永的劝说,姐姐对林徽因的态度终于有所改变,但这时,梁思成的母亲却病重,而梁思成刚入大学不久,无法返回,由此一来,他和林徽因终日黯然神伤,内心十分痛苦。
爱要经得起考验
次年,仍在美国的林徽因又接到了父亲林长民去世的消息。得此噩耗,林徽因悲痛万分,大哭不已。她与父亲的感情非同一般,亦父亦友,她是父亲最疼爱的孩子。正当壮年、年仅49岁的父亲竟然就此离世,怎不叫她伤心欲绝?父亲一生清廉,家里的积蓄仅有300块,母亲和弟妹怎么过?此时,林徽因恨不能立刻回国。这时,父亲的好友、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发来电报说,家里的事不用她担心,他会帮着处理,要她好好注意身体,继续在美国求学。梁思成也一直陪伴着几近崩溃的她,并劝说她继续求学,林徽因才终于没有回去。但她心里难过至极,整天以泪洗面,很快就病倒在床,这段时间,梁思成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帮她渡过难关。
真正的爱情,不止是花前月下,也要经得起雨打风吹。从梁思成当年的伤病、他母亲的强烈反对,到经历梁思成母亲和林徽因父亲相继过世的痛苦,再到她的病倒,两人几经磨难,但一直不离不弃、相伴相依,这才有了他们后来的幸福相随。
卞之琳评价林徽因
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适可而止的爱情是一种幸运
爱情似火,但不能无度燃烧。很多时候,爱情真的应该适可而止,世间的痴男怨女总给爱情加载太多的负担与需索,使爱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爱需要的是默契,是宽容和理解,爱,需要适度。
爱需要尊重
在懵懂的16岁,林徽因未必没有对徐志摩动过心,但她理性地选择了沉默,郑重地珍藏起了徐志摩的情感,对这份美好的情感她永远报以深情的凝视。这使她在以后的岁月里,始终与徐志摩保持着朋友间真诚而纯洁的情谊,而她对徐志摩感情的理解和尊重,使她永远拥有徐志摩的敬重和挚爱。
多年以后,徐志摩乘飞机遇难,悲痛的林徽因在给胡适的信中,谈到自己对徐志摩的感情:
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我自己有时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