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委内瑞拉是一个盛产美女的地方。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人口仅有2600万的南美小国,能够赢得60多次国际选美大奖,其中还包括6次环球小姐和5次世界小姐,获奖数列世界各国之首,而且不止是女孩子漂亮,甚至就连男人也普遍英俊潇洒?
原来,除了来自地中海、北欧与当地血统的混合以及整容等因素外,对“美”的特别向往其实早已通过制度成为这个国家的一种文化。委内瑞拉一位官员曾经说过,“在我们国家的女性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宁愿去死,也不要丑陋。由此可见她们对美丽的向往。”这个国家每年举行的选美比赛数不胜数,名目繁多,街道上总是充满了挥舞标志、高喊口号的美女迷们。每年的选美比赛成为国内最大的庆典活动之一,超过半数的人会通过电视观看比赛,一旦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就将得到民族英雄般的追捧,这使“成为世界小姐”变成了绝大多数女孩子从小的梦想。国家为了巩固这一文化,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斥巨资建造了一栋粉红色建筑,被当地人叫做“美女学校”,高薪聘请行业专家对蜂拥而至的女孩们进行魔鬼训练。这种资源的投入,迅速拉动了这个行业,并使原本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国,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地方,其“美女”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他们国家的优势资源——“石油”,这种自上而下通过制度、政府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形成的强大文化,值得我们深思。
贯彻文化战略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为打造文化而推行的新制度或新举措,常常会受到公司某些保守势力的抵触,这是一种旧习惯与新方法的抗争。文化的积累和弘扬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那么假如有同事从心底并不认同,你会怎么办呢?
主管的监督永远不可能是无孔不入的,就像中央的一个要求,出发点本来是好的,可是到了地方,可能就完全变了个样,原因就在于操作中,有太多的地方是管理的盲点,有太多灵活操作的空间,也不可能养足够多的人进行监督。还是老问题:怎么办?
其实,这个空间的存在,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发挥员工创造力所必需的。只不过,任何行为一定要有个边界。当年,美国人开始尝到了自由经济制度创造巨大财富的甜头后,坚定地认为政府不需要对社会经济活动有任何干预,有一支无形的市场之手进行自我调节,就足够了。直到出现了20世纪30年代末的大萧条,胡佛政府竟仍然天真地认为,金融危机会自然而然地过去,结果复苏没有到来,等来的却是竞选连任的失败。那么美国受益多年的制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根源在于缺少必要的监管,由此引发了日趋严重的行业垄断以及资本市场的不诚信等一系列恶果,最终发酵出国家始料不及的经济泡沫。浮云退去,美国经济一泻千里。
从某种程度上讲,当时的美国心浮气躁,不善于学习,也是经济危机的成因之一。其实早在18世纪初,英国就通过了一项法案——“泡沫法案”,当时的背景同样是经济泡沫严重,股市不断崩盘,政府无计可施,万般无奈之下干脆下令关掉股市,并且这一关就是100年(想想看,假如今天我国关掉A股市场,将会怎样)。它的近邻法国做得更绝,由于发现有银行借贷给公司去炒股,触及了监管底线,索性下令禁了“银行”一词达150年之久。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激进,放在今天也未必都适用,但这些故事背后的理念与精神,却很是值得我们认真领悟的。
这些国家的公务员们,深知管理或干预的重点不在于对操作中具体问题的纠结,比如,插手企业的业务范围或经营方法。政府的英明,在于通过严刑峻法建立一个边界,保证企业做的事均运行在由制度所划定的范围之内,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必将付出高昂的成本。但是,在不可触碰的红线以内,却有着企业和个人充分发挥的空间。这一点,在深圳等国内特区建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当然,划定这个范围需要很高的政策水平,这也是造成国家或企业间竞争力高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的现象,常常让决策者举棋不定,进退两难。那么,究竟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为企业或团队划定一个合理的制度边界呢?
一个屡试不爽的秘方是通过研究行业的本质,来分析我们的管理关键点,并判断哪些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从而形成管理制度的边界。成功的管理制度,在于能够激励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模式创新的前提,正是源于对行业本质的深入理解。与此同时,这种对行业本质的洞察与理解,反过来又为管理制度的科学建立提供了素材和依据。
二流的管理者,常把太多精力花在了探讨现有模式下工作效率如何提高。结果往往是头趴得过低,却疏忽了方向的正确与否,忙前忙后,时间浪费在了行政类的琐碎事务上,到头来在最应该花心思仔细琢磨的模式创新问题上毫无建树。
我们知道,如今北京的燕莎,上海的第一百货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取而代之的,是人头攒动的ZARA和H&;M等洋牌子,虽其品牌本身远算不上什么大牌,却已悄悄成为服装业中最赚钱的公司。他们不用大牌的设计师,也不在布料上做文章,却每每能够获得大众的青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正是他们,准确把握住了所在行业的本质,即谁能缩短从设计到终端零售这段前导时间,谁就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为此,他们公司的各项制度,统统是围绕加快物流速度展开的,而其他的内容统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甚至包括人工成本:他们不在乎工人的月薪是2000元还是3000元,以至于工厂车间全部放在高人力成本的欧洲或美洲。当我们的民族服装企业还在颇费心机,制定各种纷繁复杂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监督”员工时,人家却通过紧握行业本质所设立的特色企业制度,正创造着商业奇迹:一件衣服从西班牙母公司开始设计,到远跨重洋出现在上海的淮海路门店,仅需要15天,而这个时间在其他服装企业常常要花去一个季度(平均水平)。就是这种“极速盈利”的模式,让本不具备先发优势的他们后来居上,一跃成为行业的老大。
这个事例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该如何确定制度的边界,进而使企业上下迸发出巨大的发展动力。
本人推崇环境的适当宽松,但同时也追求管理边界的明晰。因为太多教训让我们认识到,一旦这个底线被打破,“环境红利”将瞬间化为乌有。保持这样的一个制度边界的方法,就是采取极其严格的监督处罚机制,让所有胆敢破坏规则铤而走险的人,付出沉痛代价,让大家对规则的遵守逐渐变为一种习惯。
新加坡是亚洲最富庶也是社会秩序最好的国家之一,为什么?因为政府下决心通过严刑峻法,规范人民的行为,让所有不文明的人害怕。那里的鞭刑,是目前世界上很少见的一种酷刑,鞭子是用藤条制作的,一鞭下去便皮开肉绽,令受刑者生不如死。
曾有一名美国男子,在新加坡的一处公共场所涂鸦,被法官判处鞭刑6鞭。在当时,此事件甚至造成了新加坡和美国的一个外交小摩擦。美国政府曾出面,连施压带求情。新加坡总理说:“看在美国的面子上,减去2鞭,但必须执行4鞭!”后来这个美国人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新加坡,我屁股上的印记大概一辈子也消褪不去的。”
为了规则的庄严,新加坡人不惜暂时牺牲同一个亲密国家的重要关系,这就是该国抢劫偷盗等事件非常少的关键原因。由此形成的文化和良好治安环境,为国家带来了更多投资与商业机遇,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发展。
经常能听到一些领导说“执行不到位,关键是执行力”之类的话,也能见到不少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绞尽脑汁,抑制分公司一把手利用“小金库”恣意挥霍,其实,一个国家的治理也是一样。如果地方反贪部门归当地政府管理,而非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直接报告给中央,那么,在众多一把手控制下,怎么可能反他们的腐?制度不给力,怎么执行?
当然,话又说回来,制度建立后,没有严刑峻法的真正落实,那它就是一纸空文。假设一个极端情景:哪天政府忽然说,贪污一经查实,抓一个枪毙一个!有谁还敢肆无忌惮大搞贪腐呢?
有研究人士建言,不妨学学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着力建立健全“预算法案”,预算必须做细,计划中的每一项开支需全部列明,可能最后长达几百页,但也要写进去。之后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人力,将各地的财政支出严格地与预算一条一条地核对,发现问题,立即问责。如此坚持下去,这项制度必将逐步变成清廉的文化而保持下来。
在企业上市前,都有一个尽职调查的环节。其实每一家企业都应进行尽职调查,真正下决心查下去,所谓黑幕深水什么的,将难觅藏身之处。例如,商业银行属于高负债行业,几乎所有的钱都来自于客户,所以,高诚信成为经营管理中超越其他一切的最高准则,越来越受到重视。众多银行纷纷在制度中规定了管理的红线,设立合规、内审、法务等众多部门进行内部制约,再加上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督,才形成了今天具有行业特色的制度与文化基础。
再一次我要说,制度不是对什么都要严格管理。甚至从一开始,它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事无巨细什么都管的局面。其宗旨是创造出一种适合企业的文化,充分发挥员工活力和创造力。
到这里,文化的大话题让我们小聊了一通,简要地涉及文化是什么、文化的作用、产生文化的动力来源、制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给广大朋友带来一些新的思维与方法。
团队是企业的细胞,制度往往是通过最高决策层下决心后自上而下的推动开始的,又随着基层员工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而不断优化,逐步生成与完善的。在这样一个互动反复的过程中,思想的光芒一次次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文化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它可能永远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答案或固定的模式可被直接复制。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百花齐放殊途同归的效果:我们看到了美国西部牛仔的自由文化,也看到了德国传统严谨的日耳曼文化;我们见识了苹果公司的创意文化,也目睹了高盛银行内部的竞争文化。这些国家和企业的共同点,就是洞悉了文化的本质,通过打造适合内部并顺应时代的制度,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有一刻停歇。宏观上,时代赋予了每一个企业相同的发展机遇,但把握这个机遇,则需要企业真正掌握行业本质,以先进的制度为基石,以与制度边界相配套的严格监督为推手,以逐渐形成的文化为燃料,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前提条件。
科技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人们更聪明了,我们的眼界变得更开阔了。各行业新知识的整合推开了人类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窗户,也催生了越来越多新的产业。信息已经如黄金一般,成为了新时代的“货币”。在今天,谁能更善于通过学习,掌握行业本质,运用新的思维和手段去理解并开发市场,形成自己的强大文化,谁便能有更大的机会开创新的商业模式,由“小企”发展成“大企”,由“大企”升级为“强企”,并从此走上充满生机的健康发展之路。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个激动人心的美景而奉献自己这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