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老师发现学生的动作极富个性,其中表现“树”的动作就有四五个造型:有双手在头顶作环状的,有双手上举作拍手状的,有双手在头顶随风摆动的,有双手侧上举的。花的造型有“盛开”的,也有“含苞欲放”的。)
师:小熊猫是怎样出来的?它们到那里去,去干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随着音乐纷纷扮演起了“小熊猫”的角色扭着身体走成一个圆圈,把水桶扔进了“小池塘”,再把水提上岸,然后两只小熊猫一前一后抬着水回家。)
通过像“音乐剧”一样的情景模拟活动,学生仿佛就像置身于美丽的大森林,激发了学生对美丽大森林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充盈在学生心中的那份美。
(二)歌曲演唱
“演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活动。一年级学生发声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又缺乏科学的发声,因此,在唱歌时经常出现喊唱的现象,歌声毫无美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歌曲中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体验、表达歌曲的情感,学会“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唱。
如在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演唱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喊叫着自己的名字,非常刺耳,破坏了演唱的效果,让人一点都感觉不到美,于是,我做了以下的引导。
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的名字真好听。在歌声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你们开心吗?
生异口同声:开心。
师:老师听了心里感觉有点不舒服。
生奇怪:为什么呀?
师:怎么总觉得有人在跟我吵架。(师模仿学生的喊叫声)
生恍然大悟:我们的声音太响了。
师:那你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请小朋友边唱边想一想。
(学生随录音唱,这时发现学生的声音自然、亲切得多了。)
师:这一遍唱完后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比刚才好多了。
生:我心里很高兴。
生:好像还有人在吵架。
师:(继续引导)这次老师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如果有几位小朋友能愉快地告诉老师自己的名字的话,那老师就会觉得很开心的,相信我们大家也都会觉得非常快乐的。
(又跟着琴唱了一遍,发现学生的歌声比刚才更富有感情了)
人人都有一副歌喉,每个孩子都喜欢歌唱。通过老师那富有暗示性的、又不说教的话语创设了一个充满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演唱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并表现着“怎样的歌声才是美的,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
(三)体态律动
善于用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出反应,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是儿童进行音乐学习的另一个特点,针对这一特点,音乐教学应给予有效地鼓励和引导,将音乐与体态律动尽可能自然地整合起来,将外部动作与内心体验最大限度地联系在一起,以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音乐兴趣。
教学片段:
师:你能用动作把一闪一闪的星星表现出来吗?请小朋友想好动作随音乐律动。
(生随音乐律动。有的学生做双手张合的动作、有的学生转动手腕。)
师:晴朗的夜空星星们闪闪烁烁,老师来找一找,看看哪颗星星最亮。
(引导并带领学生在每小节的强拍处做五指用力张开的动作和五指张开一拍一次转动手腕的动作。)
师:因为有了小朋友的参与,今晚的天空特别美丽,老师也想来表演了,朋友们,你们如果也想的话,就与老师一起来表演吧。
(师生随音乐边唱边律动,并按歌曲旋律的高低,双手的位置也作相应的高低变化。)
师:高高低低的星星把天空打扮得好美啊!看,星星们正在做游戏呢。
(引导学生随音乐双手在不同位置转动)
运用体态律动,可以表现歌曲的强弱规律、旋律线条,使学生更好地遨游于音乐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体验到了歌曲《闪烁的小星》的意境美、曲调美,因此,学生带给人的歌声也很美。
以上是以音乐这一学科为例,以教师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以教师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每一堂课都在学生快快乐乐的参与、体验中度过。
在新教材中,我们看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看到了孩子们学习新教材的喜悦心情。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感动和喜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深入学习、不断探索实践,努力使教材少一份陌生,多一份亲切;少一些枯燥,多一点趣味;少一些平淡,多一些激情。
情感教学理论的学法说课
一、情感教学理论完善的方向
(一)加强情感教学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使其理论基础更为扎实
情感教学是一种与从认知角度研究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愉快教学”、“成功教育”等都是这一教学模式下的探索。但考察每一种教学模式后不难看出,它们都是以情感的某一方面为切入口,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教学模式的。如情境教学的要点是创设具有真情实意的教学情境,愉快教学则是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学习,成功教育则强调以成功感和自信心激励学生特别是落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前情感教学的研究亟需在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引导下,从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环境、评价等要素全面入手,系统地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在实践上为情感教学的实施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并给予验证,在理论上使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更加丰富和完善,从而为各科教学在情感角度上的探索提供明确的指导。
(二)对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
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中,虽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到了“重智轻情”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效果差的弊端,但在当时的情境下,实际上未能真正全面认识到情感教学的作用,或出于在应试教育下提高升学率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而未能深入探讨和挖掘情感教学的其他功能。
事实上,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在于“知情并进”,即在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作为健康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情感本身的品质,也能得到优化和提高。因为情感教学是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当然是优化情感本身的教育的最好的载体。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应将知识和认知策略的掌握归入情感教学的目标,而且应注重情感教学,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发展与提高,这和素质教育的总的原则是统一的。另外,情感教学不仅要将认知之外的情感本身作为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涉及到意志、兴趣和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学是否有强大生命力,是否能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关键所在。
二、对情感教学的误解
(一)学生的学习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劳动,必须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强调轻松愉快的情感教学是无法达到目标的。这是对情感教学的最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误解。事实上,从学校教育要完成的内容看,学习确应是长期的,但不必是艰苦的,特别是对于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来说,完全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积极的情感,如热爱、兴趣感等正是意志努力的主要动力之一。此外,单纯把情感教学理解为“轻松愉快”也是片面的。当然,从大的方面看,情感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改革的方向;从小的方面看,是一种文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和其他教学方法和模式一样,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情感教学的实施,也绝不意味着每节课的每时每刻都要使学生处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之中。
(二)情感教学对于情感较外露、表现较强烈的小学儿童较适用,而中学学生思想成熟,情感不易外露和激发,因此不一定适用。这是一种从经验和表面化出发得出的错误结论。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无论是情感与认知的相互关系还是情感本身的特征,都不能说明情感教学的效果受学生的年龄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情感特点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在实施情感教学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手段激发不同水平的情感,而特别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种情感不必是外露的或表面化的。
(三)情感教学只适合于教学内容中包含情感因素的学科,如语文、历史等,而对于教学内容并不包含情感因素的数理化等学科则无能为力。利用情感因素促进教学效果,可以发掘和运用教学内容中已包含的情感因素,也可以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进行情感化处理,创设情感氛围,达到“知情并进”的效果。
总之,在实施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情感的“资源”在理论上无限量地存在于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之中,而不单单来自于教学内容本身。况且,即使是教学内容本身并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
教师要快乐地说课
探讨这一问题,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人生的必须。现在许多教师缺少这方面的见解,而这方面的见解正是教师的核心价值。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自身价值的见解需要独立思考,需要坚持并不断反思自我、否定自我,才能最终形成超越自我的独特见解。
教师在说课中的快乐和幸福,往往来自于学生学业的进步,以及学生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承认;而烦恼则是待遇不公、工作压力大,自身专业发展受到很多环境条件的制约等等。
显然,教师工作很不快乐。但应该注意,在相同的背景下,另一些教师却能安贫乐道,坚守教育,并在忙碌的工作中体验到了责任、快乐和幸福,享受着教育,这很令人深思。在普遍以金钱来衡量或体现个人价值的今天,教师的价值在哪里?教师能实现自我价值吗?教师的幸福人生在哪里?
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它能给人带来无限的人生幸福感、内心满足感。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当今众人的追求。
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存在价值。有些人还把收入作为自我实现最直接、最硬的衡量标准。这使人们对存在价值的认识更迷惘,也难以真正的自我实现。实际上,要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人的存在价值决定于自己可以被他人利用的程度。具体体现在对家庭、职业及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单纯指一年能赚多少钱。
作为教师,其最直接的价值就体现在促进学生、学校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上。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作适时正确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而不是渐渐厌恶学习;能使学生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地迎接各种挑战。
教师培养学生取得成绩,为学校赢得声誉。教师创造性地说课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用优质的教学服务为学校树立响亮的教育品牌。教师还能用新的教师文化重组新的学校文化。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著书立说,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输送新鲜的理论和实践智慧,去启发更多的同行,共同纠正教育中的异化和偏差,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可见,教师价值的实现,只能通过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增加自己可被学生、学校以及更多的同行利用的能力和智慧。
实际上,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就是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之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实现教师自身的价值,使自己能快乐地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学法说课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新理念下的课堂说课教学突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通过学习新理念,教学新教材,发现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说课教学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端性等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说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可以创设“操作”情境,提供参与条件;可以创设“讨论”情境,营造参与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通过学法说课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初步感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合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说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使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其次,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义,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参与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的人。
三、鼓励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说课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教师要具备整合教材的能力,选择那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多样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选取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主动学习,从而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让评价在微笑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