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具体叙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时向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文章充满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使人读了很亲切,很受感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讲这篇文章时,要凭借文章内容,寻找情感激发的最佳点。以读悟情,以情动情。
文章三段的开头、结尾,在写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点:每段的总起句都是感叹句,每段最后又都以反问句作结。教师范读开头时,如说话一般,又亲切又感动,让学生细细品味文中的感情。以自己的真情,让学生体会到朝鲜人民热爱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真情。范读文章的结尾时,可以满怀激情,进一步加强了语气,强烈的抒发了中朝人民患难与共,生死共存的战斗友谊。学生被这离别动人的场面感动了,纷纷举手发言:“我们虽然没有见到这场面,但我们可以想象出这场面一定和我国抗洪救灾时,解放军与当地灾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场面一个样。”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中感人至深的句子,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国人民志愿军,热爱朝鲜人民的思想感情,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产生了与作者心灵上的共鸣。让这一感人的场景永远铭刻在学生们心中。
三、讲练结合
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落实素质目标的关键。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促进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而且每一堂课都保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以《深山风雪路》一文为例,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段以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中心思想这一特点。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试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来品味文中之道,悟出邮递员老吕是一个对工作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
在进行了读、说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练笔。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对话。学生练笔的效果不错,当堂学生之间进行了交流,老师及时进行了点评,学生深深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由于教师优化了教学方法,课上争取了时间,课下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激发兴趣,以情动情,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师要认真摸索说课教学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创出更新的说课方法,用最经济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
说课中善用幽默,为自己打分
一、惊堂奇语
某班级的语文研究课说课即将进行。这是上午第四节课,同学们刚刚上完体育课回来,兴致丝毫未减,教室里依然一片喧闹追打的混乱景象,班主任和听课老师无法使他们马上安静下来,研究课说课很难启动。这时,语文老师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师:(略停,用教鞭使劲敲桌子,然后大声说出)同学们注意了,现在,我向大家宣布一条重大新闻,一条震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爆炸性新闻!
生:(注意力都被吸引住,齐声探问)啊,什么重大新闻?
师:嗯,这条新闻就是——
生:(注目教师,急于想听新闻,课堂顿时鸦雀无声。)
师:但是,现在一时半会讲不清,我们要上课,老师们也要听课,等上完课我保证告诉大家。(略停)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03页,今天我们学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下课铃响了。
师:好,让我现在向大家宣布……
生:知道了!
师:知道了什么?
生(齐声):山西平陆县六十一名民工食物中毒!
(师生哈哈大笑,教师里响起一片掌声。)
这里,语文老师之所以能很快掌控课堂,并顺利地展开教学,就在于他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惊堂奇语”这一言语技巧。我们知道,在古代的公堂上都有一块“惊堂木”,用它一拍,堂中立马就会安静下来。我们所说的“惊堂奇语”就是对它的借用,即:说话音临时创造一种奇特而极富冲击力的语言,对听话者产生强烈的震撼,从而达到吸引对方、调控课堂、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目的。这一方法运用之妙的关键在于,用语一定要出奇,因为只有出奇才能“惊堂”。因此说话者一定要选择一反常态、一反惯例的言说方式和言说内容,力求一语惊人,出奇制胜。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奇语”的创造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要紧紧扣住教育教学目的,奇而不异、奇而不怪,让学生在惊奇之后又能回归正常的学习过程,并由此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语文老师开头就是这样一句批评:“我四岁的儿子都会写议论文,可是你们这群中学生却写不好!”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惊得学生目瞪口呆。学生们颇为不满:难道我们读了十多年书反而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比不上了?这时,教师接着说道:“有一天,我儿子说:‘我最喜欢姥姥了(论点),姥姥对我好,不骂我,买巧克力糖给我吃,还带我去公园玩(四个论据),所以我特别喜欢姥姥(结论,并与开头呼应)。’你们看,我儿子这篇议论文不是写得有模有样吗?可我手中的这些作文,有的论点不鲜明,有的论据不充分,有的论证不严密,结构不完整,可以说连最基本的议论文写作要求都未达到,这不是自己把自己降到了幼儿园水平了吗?”学生们听完都笑了。
老师这一惊一吓的语言既牵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理解了文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惊、疑、怨、乐交错出现之际,其接受效果自然比平常语言来得深刻。
二、妙用陈言
案例一:
上课铃响过,老师走上讲台,有些学生还在低头忙着别的什么事情。见此情景,老师煞有介事地说:“警报已经响过,还不赶快‘隐蔽’呀,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手头忙!”学生一听都乐了,立即坐得端端正正,集中注意开始听课。
案例二:
春天的课堂说课中,和煦的春风吹得学生睡意朦胧,老师见状,也眯起眼睛佯装打瞌睡,然后梦呓一般地絮絮轻语:“暖风吹得师生醉,直把教室当卧房……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一番话抑扬顿挫,把学生们都逗笑了,笑声中睡意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上面两则案例应该属于课堂说课教学中的幽默语言。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构成幽默的一个共同方法是:对现有成句的临时改造。第一例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一流传甚广的对联的改造;第二例则是对“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些著名诗句的改造。这种妙改陈言的语言技巧有什么审美效果呢?具体说来有两点:一是借助陈言的著名效应,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其更顺利地理解和接受语言信息;二是能通过对陈言的部分“篡改”,对学生的惯性思维和例行理解以新奇刺激,构成一种“新”与“陈”的即时对比,而且“篡改”部分又总是和当前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更容易引发学生一种感同身受的兴奋,从而大大强化学生接受语言信息的兴趣。因此,对已有陈言的即时改用,体现了语言在同一言语场内就完成了“新陈代谢”的奇特景观。
不过,对陈言的妙改除了如上两例中改变其固有的构成因素外,还有一种是改变其固有的意义,通过赋予其临时性意蕴而取得语言运用的陌生化效果,下述一例就是如此。
一次,高一某班上数学课,这是期中考试过后的试卷讲评课。上课铃响了,只见数学老师默默走上讲台,把教案和试卷一放,用严肃的目光环视了教室一周,然后缓缓开言:“这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太理想,通过对大家的试卷进行分析,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说到这里,老师顿了顿,然后一字一句地说:“你们只知道东施效颦,而不会见风使舵!”学生听了,不禁一阵愕然,心中疑团顿生,个个都支起耳朵迫不及待地想听老师的下文。“我知道在你们的已有理解中,东施效颦、见风使舵都是贬义词。但老师以为,‘见风使舵’并不只有贬损性质。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根据风势的改变而改变前进方向,它比喻人们行事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没错,没有目标、毫无主见、变来变去的人,并不值得称道。但我们却赞赏那种面对情况的瞬息万变,能冷静地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随机应变的有识之士。这种人,风看得准,舵使得活,能根据环境、条件和外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航线,从而总是能避免帆折船倾、货毁人亡的悲剧,顺利地抵达理想的港湾。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老师讲一点懂一点,只知道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而不能举一反三、因异而变,促使知识不断地发生纵横迁移,这样的学习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主张同学在学习中要善于见风使舵,要学会变化。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当前提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你还要去生搬硬套,这能成功吗?”
数学老师的这番话,通过对“见风使舵”原意的修改,新鲜而又生动地阐述了学习要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道理。学生们听了,印象自然要比平铺直叙深刻得多。
三、巧言引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