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中原是起义军为打破明军的围剿而采取的战略转移。1632年,明朝重点部署对陕西起义军的“围剿”,在明军“围剿”下,不少起义军将领牺牲,为了保存实力,起义军采取流动作战方针,渡过黄河,挺进中原,开始了一个新的斗争阶段。起义军采取流动作战,到处都有起义军在活动。明朝设置陕西、山西、湖广、河南、四川五省总督,由陈奇瑜出任,加强统一指挥,陈奇瑜集中各路官军进入陕西,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被围汉中。起义军利用陈奇瑜轻敌思想,四万起义军突出重围,分路进入河南,气急败坏的崇祯将陈奇瑜下狱,改用洪承畴为五省总督。
1635年,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在荥阳聚会,讨论迎击官军的方略,李自成提出分兵定所向”的战略方针,这一联合作战,分兵迎击的战略思想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会上决定分兵五路,迎击官军,其中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掠取东方。会议加强了各军的团结,制订了协同作战的计划,对粉碎明朝的军事“围剿”起了决定性作用。荥阳大会后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一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明中都凤阳,毁皇陵,杀宦官60多人,斩留守朱国相及官兵几千人,攻陷凤阳,在心理上给明朝统治者一个沉重的打击。凤阳战役后,高迎祥、李自成回师归德,转入陕西,张献忠取庐州,向东南发展。
大西政权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陕西延安人,曾为延绥边兵。1630年,张献忠率米脂十八寨之众响应王嘉胤起义,自称八大王。王嘉胤死后,王自用统其众,张献忠为三十六营首领之一。王自用死后,张献忠随高迎祥转战,荥阳大会为十三家之一,成为一支最强的力量。1638年,张献忠进袭南阳受挫,退居谷城今属湖北)受熊文灿招抚。1639年5月,经过一年休整,张献忠再度在谷城起兵,罗汝才等也在房县响应。7月张献忠联合罗汝才等,在房县罗猴山重创明总兵左良玉,消灭官兵万余人。第二年春,左良玉、贺人龙等部在玛瑙山夹击张献忠,张献忠兵败,退到陕西南部山间。张献忠利用明军将帅不和,采取以走致敌”的策略,转战湖广、四川,使敌人疲于奔命。1641年1月袁张献忠抓住战机在开县突然回击明军袁杀参将刘士杰等袁官兵死伤大半袁接着回师顺流而下,一昼夜奔袭300里,袭击明朝军事重镇襄阳,杀襄王朱翊铭,夺取襄王府全部财产,杨嗣昌听到消息,在绝望中自杀。襄阳之战的胜利,将农民起义从低潮推向高潮。1643年5月,张献忠攻克汉阳、武昌,改武昌为天授府,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势力范围有蕲州、黄州等21州县,大西政权沿用明朝的官职设立六部五府。由于受到明军左良玉的威胁,同时与李自成势力范围太接近,难以相处,两个月后,张献忠放弃武昌,攻占长沙。12月再次入川,以四川作为根据地。由于李自成和明军进行最后决战,部署在四川的明军兵力空虚,根本无法阻止张献忠。1644年11月,张献忠在成都即帝位,再次建立大西国,改成都为西京。这样,两支农民军都建立了政权,却无法合作,发展到难以相处的地步。
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也是明朝的推翻者,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童年为大姓艾氏放养,长大后充银川驿卒。1629年,李自成发动起义。1631年投闯王高迎祥,成为高迎祥的闯将,随其渡黄河,转战河南、陕西、湖广,荥阳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所向”,兵分五路迎击官军的战略被采纳,受到各部首领赞同,声誉日高。1636年,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袭称闯王,坚持战斗。1638年,李自成在潼关原中了洪承畴的埋伏,伤亡惨重,仅率刘宗敏等18骑退居商洛山中,次年再起。1640年,李自成在巴西鱼腹山被围,以50骑突围,同年冬,李自成乘明军主力追击张献忠,河南空虚之机,率部进入河南。当时河南连年旱、蝗、瘟疫,赤地千里,甚至出现了父食子、夫食妻的惨象,各地民变纷起。李自成一进入河南,饥民从者数万,河南境内一些起义军纷纷归附,声势大振。李自成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明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到处传唱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明末农民军的主力。
大顺政权
大顺政权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建立的农民政权。1641年正月,李自成围攻洛,福王朱常洵剥夺百姓财产,连守城的士兵也饿着肚子,他们不愿为福王卖命,开城倒戈,迎接起义军,福王朱常洵被起义军处死,洛阳是起义军最早攻下的大城市。2月,李自成首攻开封,围城7天不克,引兵攻陷南阳、邓州14城。年底,李自成再攻开封,李自成在攻城时受箭伤,暂时撤去,第二次攻开封失利。9月各路明军计10多万人入河南,妄图一举消灭李自成起义军,李自成设伏孟家庄,在新蔡重创明军,乘胜攻占项城,执杀傅宗龙,全歼其部。11月襄城一战,活捉新任陕西总督汪乔年,降敌数万,缴获战马二万匹。1642年4月,李自成三攻开封,围城4个月,天降大雨,双方采用水攻,结果洪水冲决开封北门,开封失守,李自成第三次攻开封与官军两败俱伤。攻克洛阳、开封是李自成经营河南的重大军事行动,官军再也无法控制河南的局势。1642年7月,李自成在河南朱仙镇打败驰援开封的丁启睿、杨文岳和左良玉等明军10余万,在郏县击退出潼关赴河南的孙传庭,俘斩明军将官七八十人,歼灭明军数千,缴获仗甲无数,逼孙传庭退回陕西,年底攻下汝宁,杀杨文岳和虎大威。经过三围开封及项城、襄城、朱仙镇、郏县、汝宁几次大捷,明军围剿起义军的主力大部分被歼灭,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而起义军却越来越强大,开始了战略反攻。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南下湖广,攻克襄阳、荆州等地。第二年3月,李自成在襄阳建立农民政权,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接着李自成进军陕西。9月追击孙传庭军,斩杀四万多。10月在潼关与孙传庭狭路相逢,攻破潼关,杀孙传庭,西安守将王根子开城投降。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正式政权,李自成称王,国号大顺。
明朝灭亡
1644年正月,李自成正式发兵分两路东征,攻打明朝的巢穴北京。东征的大顺军一路由李自成、刘宗敏率领,走北路,进军路线是平阳、大同、宣化、居庸关、北京《另一路由刘芳亮率领,走南路,对京师形成夹击之势,可沿途消灭官军有生力量。2月,大顺军攻克山西政治中心太原。在宁武,明总兵周遇吉在四面布置了大炮,又在城内设伏,使大顺军损失很大,李自成组织敢死队轮番进攻,才攻克了城池,但出乎李自成预料的是,大顺军还没离开宁武,宣府总兵王承允、大同总兵姜壤已送来降表,李自成信心倍增,接着,以摧枯拉朽之势连下大同、宣府,夺取居庸关、昌平,逼近北京。一路上大顺军,纪律严明,实行公平交易,受到各地人民的热烈拥护。3月17日,农民军进逼北京城,明外城三大营皆溃降。18日明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农民军进入外城。19日,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统治中国近300年的明王朝终于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山海关之战
山海关之战是大顺军与吴三贵和清军之间的一次事关全局的重要战役。1643年8月,清太宗皇太极死,其子福临即位,由多尔衮摄政,这时清兵入关的条件已经成熟,只是时间问题了。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正当大顺军陶醉在眼前的胜利之中,盘踞在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暗中勾结满洲贵族,举兵反扑,吴三桂采取突然袭击,夺取已被大顺军控制的山海关。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投降的消息后,于4月13日从北京出发东征,由于对吴三桂勾结清军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认识不足,只率领6万人马匆忙东征,且行动迟缓,21日抵达山海关,当天与吴三桂激战,吴三桂失利,主力濒临瓦解。第二天,多尔衮率清军突然参战,大顺军猝不及防,战场形势立即发生逆转,大顺军战败,损失惨重,军事统帅刘宗敏负伤,更影响了士气,李自成不得不退回北京。山海关之战说明满汉地主阶级已公开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农民军,山海关之战的失败说明李自成已开始走下坡路。
顺治帝入主北京
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后,吴三桂引清军进逼北京,京城内外,地主官僚乘机破坏,散布谣言,秘密策划应变。1644年李自成感到北京无法坚守,决定撤离,准备以关中为根据地,重振军威,在撤离之前的4月29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称帝,然后火烧明朝宫殿、太庙及北京九门,30日大顺军撤出北京,李自成退出北京是李自成失败的开始。5月初二,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清军入关后,对农民军采取征讨与招降并举的方针袁大同总兵首先背叛大顺朝袁向清军投降袁镇守代州的唐通也投降袁突然袭击李自成的重要将领李过。10月,清军攻陷太原,大顺军太原守将陈永福牺牲。1644年10月初一袁清统治者福临在北京称帝袁即顺治皇帝袁成为清朝第三位帝王袁清政府已不再是辽东之主,而要问鼎中原,成为中原之主。清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有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政权。
李自成起义失败
清政府移都北京后,把据有陕西的大顺政府视为第一大敌。多尔衮命英王阿济格和汉将吴三贵、尚可喜等攻取陕西,命豫王多铎及汉将孔有德、耿忠明等由河南攻取潼关。多铎一路进军迅速,潼关危急,李自成、刘宗敏亲率大军援助,与清军激战,从年底到第二年初,几经交手,大顺军均处下风。北路清军也由陕北向西安逼近,李自成被迫将主力撤守西安,不久,潼关失守。李自成认为潼关失守,西安无法再守,便又一次弃都而走。李自成率10万之众退出西安,南下河南、湖广,以求与东部大顺军连成一气,但山海关、潼关战败和先后放弃北京、西安,使大顺军士气低落,产生了畏战心理,李自成本人在接连失败的形势下也失去驾驭全军、控制战局、力挽狂澜的能力。客观上,陕西各路总兵中原明朝将领纷纷降清,只有高一功在榆林,李过在延安仍然坚守,使阿济格率军追击李自成没有后顾之忧,来势凶猛,使李自成无法进行通盘的战略考虑。1645年3月,李自成部占领武昌,撤离陕西的大顺军,加上招集来襄阳、荆州等地的大顺军,仍有20多万,还有相当的势力,但阿济格抢先一步,先围攻武昌,迫使大顺军弃城而走,接着在阳新的富池口打败大顺军。因此,李自成的东进,完全不是从容的战略转移,而是力不从心的败退。4月,驻扎在九江附近的大顺军老营,被清军攻破,刘宗敏被杀,宋献策投降,牛金星逃匿,大顺军政权面临崩溃,东进的道路完全被堵断,李自成不得不率余部折向西南。5月,李自成率义子张鼐及少数大顺军兵士行至湖北通山九宫山,突然遭到地主武装程九伯组织的当地团练的袭击,李自成不幸遇难,这位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死时年仅39岁。大顺政权的抗清斗争,在清兵猛烈攻击,得不到其他各派支援的情况下失败了,李自成起义军的失败标志着明末农民政权的瓦解。李自成死后,他的夫人高氏和侄子李过继续领导农民军斗争,不过,已是在南明王朝的旗帜下。大顺军将领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坚持长期斗争,郝摇旗、刘体纯在1662年战死,李来亨在巴东茅麓山一直坚持到16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