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釜底抽薪18—5内部谈判
集团的内部对特加公司的发展改革一直有不同声音,也划分不同派别。
一种声音是:换人、给政策、扶持、还债、稳步发展。这种声音是主流、是大多数。集团方面就以郭董为首,还有管理部、财务部都是改革派。
另一种声音:直接大变革,分拆特加公司,理由是包袱沉重,很难救活。这一方式以集团总经理陆安山为代表,称谓革命派,这一派以股份销售公司为代表,特加公司在市场上长期压着股份销售公司,订单报价和生产周期都领股份销售公司打赏脑筋。
记得有一个传说,一次上海宝钢召开大型年度招标会,特加公司和锦江市一些大型民营有实力企业都报名投标。天本集团股份公司虽然是根正苗红品牌响,但是,哪里能够竞争过大型民营企业!?当时,股份公司孟总刚上任,带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准备拿下1000亿大单作为礼物来庆功。谁料想,来到上海一沟通,情况却很糟糕:宝钢招标办透露,先不说民营企业品牌怎么样,就是你们天本集团内部就报了三家标书!而且你们价格交货期都不是最优的怎么搞的?!
是啊,怎么搞的?孟总当场就咆哮起来:底数不清、目标不明、工作不力三鼎大帽子一下子压在天本集团上海办事处同仁头上。这可不妙!上海办人员赶紧抱屈:天本集团这次是报三家,通用公司和我们说好了,陪标;只有特加公司老邓不服管,多次抢我们的标书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孟总一听这还了得,儿子抢老子的饭吃!好理直气壮,这怎么行!抓起电话就打过去,强硬要求邓鹏举撤标!
邓鹏举是谁啊?这些年再特加霸道惯了,吃软不吃硬。如果孟总先和雷洪说,雷洪知道大小,保集团中标再分一杯羹没有问题。问题是孟总也长着年轻,直接和老邓吵了起来,吵到最后双方都放了狠话:一个说:我干销售你还穿开裆裤呢!一个说咱们走着瞧!从此,特加公司就真的开始走背子了,开始是股份销售瞧不起特加,后来老邓也是倒驴不打架,雷洪也没有办法。一直到这次交班,据说,雷洪还是多次举荐邓鹏举,结果集团班子同意的少,反对的多。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不听集团指挥!这个结果邓鹏举自己是知道的,多年以后,于大勇曾经和老邓谈起这段往事,老邓却连连摆手否认,说,孟总和他一直是好朋友,那段事纯属演义!到底是演义还是事实已经没有用了,剩下的只是涩涩的回忆。
这两种声音是集团的主流。这两派也构成特加公司改革发展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
就特加公司而言,当然还有一些杂音和不同派别,如,要求彻底查清特加问题的清查派,这一派以退休工人为主;如,想分一杯羹的分享派,这一派以任一行为首;如,看眼不拍乱、贬于扬雷的保皇派,这一派开始以邓鹏举为首,后来,邓退居幕后,毕尚香扯起大旗。介于各派之间,以李欣、老孙为主要角色的以平稳度过两年退休为目的平安派,应该说,这一派是特加公司的多数派,改革愿意,但是改革侵犯个人利益,就不愿意承担改革风险;剩下的就是以于大勇、冯伟宝为首的少数真正改革派了。
特加公司的改革矛盾进入白热化状态。陆老大强行调出80万,给了各子公司一个强烈信号:纷纷要求修改还款计划,内部摊牌一触即发。
于大勇找李欣和冯伟宝一起去谈判。俩个人却都推说有事,不愿意参加。小宝说,你们一把手关起门好说话,我们再场不方便。于大勇想想,也是这个礼!
先是和锻造公司谈。锻造提出要求,加快还款50%,然后是设备公司,提出索要当年收购运机时为特加公司垫付的400万,这笔账都10年了!还有股份保持器分厂,也跟着凑热闹,要求还款100万。
郭董让陈部协调,陈晓人仁也往后使劲,叫于大勇自己谈。于大勇感到深深的压力。一天约见三个子公司主要领导谈判。
锻造当期不欠,要求还款道理不硬,再说,特加公司的厂房设备都抵押给他了,现在跟着起哄,也是做给老大看的。于大勇反复工作,锻造就是不吐口,但是,说出心里话,给点也是应付董事会考核,没有办法!于大勇也理解,当即签了50万转账协议,给了他一个台阶!
和设备张总谈的很好,因为,整个运机资产都抵押给设备了,张总说,有当期维修设备款不到10万,你想办法解决你行了。于大勇也很感激,立即磨帐解决。
保持架分厂的要求直接被大勇拒绝。理由是,集团定的,我们特加公司直接和股份公司结算,无法与保持架分厂走账。他们也认可。最后,赵厂长个人有点餐费发票,不到一万元,于大勇接过后,下午就派人送钱,交个朋友吗?也有利于工作。
内部的谈判进展很顺利,到了集团却被郭董好顿训:设备公司处理的很好。锻造为什么要处理?!这一面设备、厂房全部抵押给锻造,原来也有协议,不突破800万,当期也不欠,这时候跟着添乱,就付他们什么时候是个头?
保持架也是违反规定的,以后不准再处理了。
郭董看着陈晓仁,再看看于大勇,也有点于心不忍,“大勇啊,特加公司你们还想不想活下去?你要硬气!我们在支持你,你也要努力!不要有顾虑,不要胆怯,只要为企业,认真负责,就一定有好的结果!”
郭董的话很平实,也化外有音,于大勇感觉到了一丝丝暖意,也有点心领神会。“我知道,我一定认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