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宝山
山上有竹,竹是紫竹。山下有庵,庵是尼姑庵。
尼姑庵里有两个尼姑,五十岁的老尼是师傅,十六岁的小尼是徒弟。师徒二人每天作课、诵经,接纳并不多的香客的施礼。她们在晨钟暮鼓声中悠悠地度过日月。
庵前是一条河,河边一所茅屋,茅屋前边是新开辟的一片田园。一对年轻夫妇在田园里春播秋收,日月在这对夫妇的欢声笑语中欢快地流逝。
青灯烛处,作课的小尼姑常常被田野上飘来的欢声笑语打断思绪,她想:男耕女织的生活真幸福啊!
小尼姑常到小河边汲水,这就常常与耕田的青年夫妇相遇,时间久了都相互熟识了,风天雨天,年轻的农夫还替小尼姑把水挑到庵里。一天,小尼姑又到河边汲水,正好耕田的年轻夫妇也在河边小憩,这样就有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农夫问:“小师傅每天在庵里做什么?”
尼姑答:“作课、修道、求来世……”
农夫又问:“求美满姻缘?”
尼姑又答:“出家人清心寡欲。”
“求高官厚禄?”
“僧尼戒律,淡泊名利。”
“那么,求荣华富贵?”
“佛门讲究宁静致远,幽意闲情。”
农夫哈哈大笑:“莫不是小师傅还修来世再做小尼?”
小尼姑眼里就多了一些迷惘,她遥望山下那座清冷的尼姑庵,长长叹一口气,心想,我修身养性,如若来世还做小尼,那我今天还需再求么?
小尼姑轻轻抹去两腮上的清泪,挑担回庵了。
河岸上,青年夫妇的对话还在继续,只是多了几分戏谑的味道。
男的问:“假如真有来世,你求什么?”
女人说:“你猜猜……”
“求高官厚禄?”
女人摇头。
“求荣华富贵?”
女人又摇头又摆手。
男人“噢”了一声:“我明白了,你一定是求来世做个清清静静的小尼姑……”
女的就用小拳头在男人的胸脯上捣捶:“你坏,你坏,你真坏!”
男的就捉住女的手,追问:“那你到底求什么?”
女人面如霞霓,说:“不求高官,不求富贵,只求来世好姻缘,只求来世再做你娘子……”说着女人就投进男人的怀中,两人在小河滩上嬉作一团。
河岸上的对话,河滩上那对情人的戏嬉,搅得小尼春心荡漾。小尼不再静心作课,不再认真修道,一副心猿意马的样子。老尼看出这个徒弟已和佛门的缘分尽了,就将她送出庵门。
举目无亲的小尼暂落脚在河边茅屋里的农夫家,小尼不再叫小尼,农夫夫妇就唤她小妮儿。
小妮儿就跟着年轻夫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家的粗茶淡饭竟使小妮儿更健美了,头上渐渐长出的飘逸秀发使她真正成了一个美人儿。
还了俗的女人就有了俗人的性情,有了俗人性情的女人就容易创造出俗人的故事。俗人的故事,大多都是千篇一律,俗不可耐的故事和细节就不在这里赘笔了。总之有那么一天,天上的太阳白晃晃照耀大地,树上的鸟儿也是叫得那么悦耳。茅草屋的女主人从集市上买盐回来,一进茅屋就“噢”的一声尖叫,接着“哇”的一声长哭,哭声一直伴着疯了似的女人的脚步跌跌撞撞来到河边。她想跳河,河水却浅。女人又跌跌撞撞爬上山崖,她想跳崖,崖却不高。后来女人就跑进山下那座尼姑庵。
青灯烛处,寂寞了些日子的老尼姑很想知道眼前这个女子对今世和来世的企望是什么:“女施主,你在小庵里是暂住还是久留呢?”
女人说:“久留,请师傅收我为徒吧。”
一个精神病主治大夫把一只灰猫长期拴在他家的阳台上,任其哀叫。当这只灰猫挣脱后,他又找来一只黄猫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