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即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而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就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模范学习,对照榜样与楷模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法。
多做好事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于他人的事。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9.祛除贪婪心理以减轻压力
贪婪指贪得无厌,意即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过分的欲求。它是一种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
贪婪心理
客观原因:中国古代就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说法,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社会上确有一些不务正业、靠贪污、行骗过活的不法分子。贪婪心理有如下特征:
(1)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有了位子,想女子;有了女子,想儿子;即便“五子登科”,也不会满足。
(2)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条件刺激,不断强化着那颗贪婪的心。
(3)攀比心理。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与自己相比各种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生发一股贪婪之念,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4)补偿心理。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
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贪婪者往往超越社会发展水平,践踏社会规范,疯狂地向社会及他人攫取财物,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欲改正,是可以自我调适的。
贪婪心理自我调适
(1)格言自警法。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向国家和人民索取财物的不义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2)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假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便下定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得改掉贪婪的恶习。
(3)知足常乐法。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搞攀比。
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10.吝啬并不能减轻经济压力
吝啬,俗称小气,一毛不拔,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是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于行动。
吝啬的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他可以大慷公家之慨,对个人利益却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贪婪之心。
吝啬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
吝啬的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吝啬心理的形成,与环境影响、人格成长不良有关系。从外界因素来看,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收入与财富具有一定的悬殊性,贫富关系因社会竞争与变化常常发生变化。今天你可能很富有,明天你也许就不那么有钱了。
社会财富占有的不确定,使得一些人产生对现实的焦虑心理。于是,建立起一个强度很大的心理防御机制。
社会存在一些欺诈行为促使吝啬的人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戒备心,他们对少数人的不法行为极为不满,并推及到全社会。认为人人都是欺诈之徒,不必对他人抱同情心,不要自找麻烦。
如果社会风气好,利他观念深入人心,为社会慈善事业、希望工程、灾民捐资捐款,人人都善待老人、儿童,具有同情之心,那么,社会的吝啬心理就会少得多。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尔虞我诈,人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出现病态的吝啬心理是必然的。
从主观方面看:吝啬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体制。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计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冷漠、吝啬、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
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吝啬的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这样想:这不关我的事,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我们应当尽快消除吝啬心理。不妨做以下自我尝试:
领悟法
即从精神上思考、领悟吝啬的错误。人活在世上,需要金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养育子女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过去曾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不必萦怀心头,而要理智地看待。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
宗教法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提倡扬善除恶。例如佛教就告诫人们多积阴德,来世有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多做好事,多资助困难的人。宗教是一种信仰,具有助人的暗示作用,能消除人的吝啬心理。
11.正确消费以缓解经济压力
人们通常会有这种误解,认为挣钱越多越幸福,压力也就越小,可研究却发现并非如此。钱多了,所带来的不过是一时的欣喜和新添的几样东西,人们在调节生活方式的同时却不能提高幸福感和减少压力。你所要做的不过就是明智消费:少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欠债,花钱买一些能让自己真正开心、减少压力的东西,还有就是眼光要放长远。与其钱多得花不了用来买玩具,还不如节省一点,这样不但自己感觉充裕,还有人身自由。假如你想提升幸福感、为自己减压,不妨参考下面几条建议:
减少债务
假如你因为负债而感觉有压力,那不妨削减一下日常开销(像是早晨的一杯拿铁,外出就餐和不需要的新衣服等),还清信用卡的欠款。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有些东西比这些额外之物要珍贵得多:经济上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明智消费
从现在开始,每买一样东西之前,你都应该考虑一下这对提高生活质量是否有帮助,会不会给你带来压力(因为缺钱用)或者将你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记住,花销少压力就小。
用钱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预算中去掉额外之物后,要是没有债务,不妨考虑一下请人来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且又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说,你可以请人帮你打扫房间,自己带着孩子去公园;你可以请个助手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你也可以请人帮你整理房子,多多享受一下家的温馨。
旧物品换取新体验
假如东西太多,你可以考虑把旧货拿到跳蚤市场或者网上出售,将得来的钱用于充电,并和家人一起度假,或者其他一些能够减轻疲劳、丰富生活以及留下美好回忆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