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欢迎会十分热闹,宽容的林肯给了不够宽容的茅谈极多的荣耀,之后,“茅”便成了“林”的“死党”了,成为好朋友。
那么,如何在礼仪中体现宽容原则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做到“入乡随俗”。如中东一些国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禁止女性向家庭成员以外的男人裸露肌肤,严格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去这些国家访问做客,就应尊重他们的礼仪规范。事实上也是如此,一些国家的有关部门在外国记者、使者入境时甚至直接告知她们“穿好衣服”。
(2)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对他人不求全责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表现在礼仪方面,有些人擅长于礼仪交际,说话办事滴水不漏;有些人则不熟悉礼仪知识,形似粗俗。
有一个小品节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民到城里来看望一名因病住院的退休局长。这位农民一身乡下人的装束,穿着带有泥土的鞋,衣帽上布满尘土,进门后非常实在,将帽子摘下用手拍打起帽上的尘土,女主人拿来拖鞋让他换一下鞋又遭拒绝,弄得女主人哭笑不得,欲赶不能,欲留不成。但当女主人得知,这位农民是那位退休局长当年下乡时的老房东,而局长在位时,这位农民从未来打搅过。现在听说局长退休后病倒住院,特意带着礼物前来看望。女主人不禁深为感动,对这位老农民肃然起敬,刚才的气恼烟消云散,并为自己的失礼表示歉意。
(3)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即使批评错了,也要认真倾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后允许他人批评指正,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有时,批评者的意见是错误的,但只要不是出于恶意,就应以宽容大度的姿态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特别是在工作中,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例如,某消费者从某公司买了一辆摩托车,由于行驶中操作不当,在公路上翻倒。这位消费者怨气冲天地来到公司,说摩托车的刹车有问题,公司不负责任,置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负责接待的公司公关小姐听完消费者的指责后,并没有发怒或还以颜色,而是连忙关切地问:“人摔伤了没有?摔着了要到医院检查一下。”小姐的一席话,马上缓和了气氛。接着,两人就摩托车的操作问题平心静气地进行了交谈,越谈越融洽。最后,这位消费者对自己的言行深感惭愧,并对小姐的态度表达了敬意。
自律原则
礼仪宛如一面镜子。对照着它,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品质是真诚、高尚还是丑陋、粗俗。
《礼记·典礼》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毋不敬”,但这又是造作不来的。真正领悟礼仪、运用礼仪,关键还要看你的自律能力。
日本是个经济大国,也是个高度注重文明的国度。当1997年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6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的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
就因为没有一张废纸,令全世界惊讶。
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法国举行。据报道,因为赛会方面的球票丑闻,日本数千名交了钱的球迷抵达图鲁兹赛场后却无票进场,但他们不骂不闹,服从东道主安排,在体育馆内通过大屏幕观赛。更令人感动的是,转播结束后,工作人员清理现场时,同样没有发现一点垃圾,所有的弃物都被日本人装进自备的塑料袋带走了。日本队在第二场比赛中以0:1输给克罗地亚队后,在场的日本球迷边流着伤心的眼泪,边向法国工作人员鞠躬致谢,没有一个人泄愤闹事。
另据报道,德国队对南斯拉夫队的比赛期间,一群德国足球流氓聚众闹事,残暴地把一名法国宪兵殴打至重伤,受到国际足联和全世界舆论的谴责。
再看看中国,在国庆节升旗后,人群散去,整个广场是满地的废纸,被风刮起,四处乱飞。就这一个现象,就说明人们没注重自己的礼节,这样的人不配在国庆节看升旗。
有些事,我们总觉得应该做,总觉得那样做才是正确的,但我们往往做不到,为什么?
内心修养和素质不够!
通过礼仪的教育和训练逐渐使人们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貌修养准则,这样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力量。在这种力量下,人们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能力,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自觉按礼仪规范去做,而无须别人的提示与监督。如果自觉依据这些规矩来待人处事,就能使大家相处和谐、愉快,反之,就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冲突。因为,谁都喜欢和一个彬彬有礼的人相处,而不愿意和一个粗鲁无礼的人接近,可谓“礼多人不怪”。
社会生活中的礼仪细节并非人人都能全部学到,但只要我们把礼仪的原则铭记在心间,贯穿于言行,那么,礼仪这种文化现象就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礼仪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颜元曾就礼仪的价值作过如下描述:“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礼仪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礼仪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尽管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礼仪的内容和形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但它始终是人类社会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礼仪与人际交往
礼仪的产生和存在,并没有凭借外力,或者说它主要还是取决于人类的自觉。这恰是因为它的重要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际交往之初,由于交往的双方相互之间还不是十分了解,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彼此产生某种戒备心理或距离感。如果交往双方在交往之初都能做到施之以礼、还之以仪,则可以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心理隔阂,拉近双方的距离。
注重交往礼仪,无疑会增加对方的好感,从而为以后的进一步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圮桥进履”的故事便是这方面的一个生动例子。
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据传是因为得《太公兵法》一书之故。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成,逃匿到下邳。
一天,张良信步在圮水桥上,见一穿着十分寒酸的老人当道,张良出于尊老的想法欣然让路。继则,老人又故意将鞋丢落桥下,并以命令的口气要张良将他的鞋子捡回来。面对如此无理的要求,张良一想他年事已高,尊老忍让为上,便下桥拾鞋,拂去灰尘,跪下给老人穿好。老人有所感动,随即约张良五天后一早原地见面。张良感到事有蹊跷,跪下答应而退。五天后张良大亮时赴约,见老人已先在桥头,老人指责张良:“小人,赴老人之约,为什么迟到?过五天后早点来!”五天后,张良三更鸡鸣便去,无奈又落在老人的后面,老人告诉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赶去,等了一会儿老人才赶到。老人见张良先己而到桥头,显得很高兴,感叹说“孺子可教也”,这才把《太公兵法》交与张良。获此兵书,张良潜心研读,如虎添翼,不仅成了一位大军事家,而且成为一位大智谋家。他担任刘邦的首席谋士,为破秦灭楚,建立强盛的汉王朝立下了奇功。
“圮桥进履”带有明显的传奇色彩和演义成分,但其中的道理对今天的人们不无教益。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人有感情。宽容待人,通情达理,才能化解矛盾,增进友谊。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由于利益的冲突,人际交往中发生一些矛盾和纷争是不可避免的。出现矛盾纷争以后,首先应当发扬“礼让”的美德。如果个属于原则问题,当事双方应相互谦让以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即便是原则性问题,也应以理服人,以礼感人。我国民间向来就有利用节日或喜庆典礼等时机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的习俗。如平素两人有矛盾,互不往来,到春节时,甲到乙家给乙拜年,乙方感激而还礼,双方从此就可能言归于好。人们耳熟能详的“将相和”的典故,便是一个古人讲究礼让、调解矛盾的典型例子。
战国时,赵惠文王因惧怕强敌秦国的入侵,不拘一格,重用了出身卑微但却有雄才伟略的蔺相如。由于蔺相如西入强秦,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任务,赵王破格任用蔺相如为上卿,位居老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满,便说:“吾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吾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此话传到相如耳朵里,他不以为意,相反却顾全大局,每次出门,总是避让廉颇,还时常以生病为由不上朝,以免与廉颇因排位次序而发生冲突。相如谦让有礼、坦荡大度的胸怀与行为,终于感动了自命不凡的廉颇老将,他“负荆请罪”,登门向相如请罪。从此二人结为“刎颈之交”,将相和睦,一心报国,使秦国长期不敢冒犯赵国。
礼仪与公众形象
一个人以何种形象呈现给公众,归根到底是由他在公众场合的具体作为决定的。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先要尊重别人。所以,举止得体,以礼待人,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重。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1912年3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举行盛大的就职典礼以后,他亲自把代表送到大堂阶下。代表们请孙中山留步,他说:“我是国民的公仆,诸位是国民的代表,所以就是主人,我应当送你们到大堂阶下。”
一位年高八旬的盐商肖先生,专程从扬州到南京求见大总统,孙中山立即把肖老先生请到办公室。肖老先生一进门就行三拜九叩礼,孙中山立即把老人搀扶起来,并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答道:“总统离职,就和老百姓一样。”大总统如此平易近人,是老先生始料未及的,他感慨万千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又有一次,孙中山去国民党党部演讲,门口的卫兵拦住他不许进去,说道:“今天孙大总统来,不许别人进去。”孙中山说:“孙大总统不也是个普通人吗?他不过是百姓的公仆。”然后把名片拿出来,那个卫兵看后,不胜惊慌,但孙中山毫不介意,微笑着走了进去。
孙中山的言行举止,体现了一代伟人的风范,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种公众形象,与他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受到举世尊重与爱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除此之外,礼仪还是公共场所文明的标志。
公共场所是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活动的场地,也是人群相对密集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场所的范围越来越扩大,从而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由于公共场所中人群比较集中,增大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加强礼仪修养,在公共场所中尽量做到讲礼重仪,互谅互让,和谐相处。否则,不仅有失体面、伤风败俗,还可能会引发纷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场所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检验地。公共秩序如何,代表和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或许能给大家以某种启迪。
1996年的一天,某地的一家医院在市内一广场举行糖尿病义诊,并免费赠送价值约60元的药品。次日,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许多人不顾起码的礼仪,争相拿药,毫无秩序,摆放的义诊桌椅被挤得歪歪斜斜,参加义诊的医生根本无法开诊。取药处更是拥挤不堪,一名中年妇女被挤倒在地,哭喊着,但无人理睬。最后,举办单位只好草草收兵。面对这样的场景,任何一个稍有礼仪修养的人都不免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悲哀感,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严重地损害了所在城市的形象,使之蒙受了耻辱。
礼仪与国际交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之间的交往增多,所以礼仪也超越了一地、一国的范围,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注重更为讲究的礼仪。只要你做到了,就肯定能“有‘礼’走遍天下”。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连任了两届总统,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经验与管理能力,同时,他那谈笑风生、幽默平易的形象也使美国公众为之倾倒,为他当选及连任总统赢得了选票。
实际上,里根总统的良好形象并非与生俱来。在他竞选总统及任职期间,就有一整套人马在尽职尽责地为他服务,精心设计着他的服装、发型、表情、动作、手势等所有与他的形象有联系的因素。
1984年,里根决定在他第一任总统期满、即将开始竞选连任时访问中国。美中关系是自双方建交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十分注重的问题。里根总统访华能否成功,直接影响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关系着里根本人在美国本土与国际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
针对中国是一个以平民为主体的东方大国,里根决意要在中国公众面前树立一个“平民总统”的形象。于是,在来华之前,总统的顾问们为他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与设计,决定访华的内容除了正式的国事活动外,总统还将携夫人在北京街头散步1小时,并以平等的姿态与北京市民随意交谈,以及访问上海时到复旦大学作一次演讲。
北京的活动结束后,里根总统来到了上海复旦大学。演讲前,里根微笑着说道:“我来中国之前,碰到了一位你们复旦大学去美国的留学生,她要我代她向谢希德校长问好。说着,他把身体转向站在旁边的谢希德女士说:“现在这个口信我带到了,请您打个电话告诉那位女同学,她的电话号码是……”这个精彩的开场白赢得了全场百余名师生代表的热烈掌声,也赢得了人们对“平民总统”里根乃至美国政府的好感。
里根很聪明,因为他知道怎样的礼节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能够达到国际交往的目标。
礼仪与文明水准
这是礼仪在不知不觉中体现的一个作用。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交礼仪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它的学习与培养,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延续和文明水准的提高。一个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民族,必定是一个讲礼仪、懂礼貌的民族。现代社会,无论是政治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文明素养程度与民族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许多外商在国内投资时,不仅重视厂房、资源、设施这些“硬件”环境,而且十分重视企业及其员工科学的管理、诚实的信誉、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貌风度这些“软件”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软件”环境的创造更为不易。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往往是一个人文明修养水平的直观反映。有人因注意小节获得成功,也有人因不拘小节而告失败。尤其是在公关活动中,个体形象代表着组织形象,因而个体形象的成败得失也直接关系到组织利益的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