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1587—?),字长庚,明朝万历十五年出生在江西南昌府奉新县北乡瓦溪牌村。他的曾祖父宋景,曾任南京光禄寺卿、工部尚书等高官。后来家道中落,宋应星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秀才。宋应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衰落中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宋应星小时在他叔祖父办的私塾里读了八年书。他勤奋好学,除了熟读《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以完成科举考试所必需的课业外,还阅读《左传》、《国语》、《史记》等各种史书,以及诸子百家、语言文学、自然地理、农业工艺等各方面的书籍,从而丰富了知识面,使自己不同于那些死啃八股文章的书呆子。
宋应星刚满十八岁时,就和兄弟们分家各自生活了。他父亲不是官,家境又中落了,尤其因为他是庶子——小妻所生的儿子,这种身份在封建社会里容易遭到流俗的歧视。在这种环境下,宋应星渐渐地养成了“僻心违俗”,孤僻而不肯随俗浮沉的性格。他不愿阿谀尊贵和谄媚名流,而喜欢结交为人清正耿直、不甘与流俗为伍、勤于著述以及爱好藏书、刻书等那样的人士。
在当时,读书人大都以参加科举考试为出路,宋应星也不例外。明代,生员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会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参加每三年一次(乡试的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考中的再经过殿试,称进士,头名进士就是状元。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和他的大哥宋应升一起参加江西省乡试,两人同榜考中举人,宋应星名列第三。同年冬,他俩兴致勃勃地离开家乡,来到北京,于次年参加会试,结果没有考中。
事后得知,这次考试有严重舞弊行为,状元的考卷竟是别人代作的。这样的事怎不令人气愤?宋应星想到祖父和父亲在科举道路上消磨青春的辛酸遭遇,功名心不由得冷淡下来。他回到家里,很感慨地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家食之问堂”,意思是:
宁愿在家吃普通百姓的饭,不追求做官吃俸禄。此后,他虽然还和大哥一道参加过几次会试,但历试未中,于是愈来愈把精力用于游历考察,通过实际见闻,把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为编写一部科技专著作准备。
崇祯七年(1634),宋应星已经四十七岁了,大概由于家庭生计等原因,他到本省袁州府的分宜县,任县学教谕。教谕是县学教官,级别很低,月俸只有二石米钱,是当时一般士大夫鄙薄的所谓冷官。
当冷官虽说钱少,但是有许多空闲时间。所以宋应星当了四年教谕,能专心致志地从事著作。崇祯九年(1636),他写了议论当时政局的《野议》,并把另一部著作《画音归正》交给友人刊印。崇祯十年四月,完成了准备已久的科技专著《天工开物》;同年六月、七月,先后写了《论气》和《谈天》,都是关于自然学说的著作。
崇祯十一年(1638),宋应星升任福建汀州府(府治在今长汀县)推官——掌管刑狱审判的官员。
推官,当然是根据封建王朝的法律办事的。不过,宋应星为官清廉,比较关心民间疾苦,很受当地百姓拥戴。崇祯十三年(1640),上司责备他没有全力镇压“海盗”,他一气之下,就辞官回家了。
宋应星在家呆了几年。就在这几年,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正在猛烈地发展着,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崇祯十六年(1643),奉新县就有一支以木工李肃十为首的农民队伍起来反抗官府。宋应星在一般情况下是同情穷苦人民的,但当人民起来造反,在他的家乡点燃了起义烈火时,他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终于直接参与了当地官府豪绅镇压起义的罪恶活动。李肃十率领的起义队伍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宋应星因此受到官府的保荐,这年七月任毫州(今安徽亳县)知州。亳州一度被李自成起义军攻占过,这时虽然仍归明政府管治,但明王朝在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和清兵的进攻下,就像一艘漂荡在大海中的破船,即将覆没了。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打进北京,推翻了明朝中央政权。不久,农民军失利,清军于五月间进占北京。清王朝终于继明王朝之后,成为统治全国的新王朝。明朝几个藩王曾在南方建立过小朝廷,历史上称为南明,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最后覆亡。宋应星在清兵入关后就弃官回家。此后,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下落。
《天工开物》的内容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把劳动人民看作罪犯,读死书的经学生则把“农夫”一词当作骂人的话语。人们餐餐吃饭,“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又说:那些王孙帝子,生长深宫,虽然御厨饭香,宫衣锦绣,却没有见过农具和织机。对这些人来说,打开《天工开物》的图卷看看,是能使他们长些见识的。他在序言之末愤懑地挥笔直书:请热衷于仕途的“大业文人”们把这本书扔在一边吧,“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出于关心国计民生,出于重视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应用技术,宋应星才从事编写《天工开物》这部巨著。
宋应星正确地指出,只有依靠生产才能增加财富。许多人的眼里唯有白银是财,而不知财富是人们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条件,通过劳动而创造出来的。他说,今天所缺少的,是田里的五谷、山里的木材、村边的桑树、池塘里的鱼,等等。只有物资富足了,财源才能充实,贸易才有货源。
他重视商品经济,曾以食盐为例,指出盐为人们食用必需品,盐税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所以食盐的产销有关于国计民生。天启年间(162l—1627)开始,政府大增其税,使许多盐商纷纷破产,结果是盐税的来源也大大缩小了。他从中得出“商贫于政乱”的结论,主张改革盐政,反对政府在税收上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他认为,应该在发展生产,“通商惠民”,改善民生的前提下,来筹措国家的财政收入。
《天工开物》中还谈到对外贸易。“舟车”卷上说:世界上“人群分而物异产”,通过贸易,交换各地物产,才能体现出世界之大。如果各居一方而老死不相往来,那就不行了。人们凭借舟车“梯航万国”,开展对外贸易,有助于京师的繁荣,这就是例证之一。明代时中西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比较发达,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宋应星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发展对外贸易,正是反映了这种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趋势。
宋应星在重视生产的前提下,肯定了人的正常的物质需求。他反对虚伪的禁欲主义,认为人们在衣食等方面爱好气味芳香、色泽艳美、饮食甘味等等,是正当的。他强调劳动工具的重要性,因为有了“利器”(好的工具),才能制造出好的产品。人依靠劳动,制造出种种体现人类文明的精美的器物,真是“人工表异”,“文明可掬”!
重视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人的劳动技能和生产工具,这是进步的观点。宋应星具有这样的观点,又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工作,终于写出了《天工开物》这部不朽之作。“天工开物”一语是什么意思呢?“天工”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尚书》;“开物”一词出于先秦古籍《易经·系辞上》。天工指的自然力,开物则指的人工。在宋应星看来,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靠自身的运动变化(所谓“天工”)形成的。但是“人工”往往“巧夺天工”,有许多先进的发明创造。《天工开物》一书就论述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技艺。总的来说,在人类社会中,是由于“天工”和“人工”的共同作用,才创造出万物。“天工开物”的意思就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天工开物》广泛地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成就,内容充实,文字简洁,插图生动,别有风格,不愧为我国古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杰出的农艺学和工艺学的文献。全书分上中下三部,再依不同生产部门,编列十八卷。各卷标题多引用古书中词句,大概是表明该项生产古已有之。
第一卷《乃粒》:记述稻、麦、粱、粟(小米)、胡麻(芝麻)和菽(豆类)等各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农具以及灌溉机械的使用方法。
第二卷《乃服》:介绍养蚕、缫丝、棉和麻的栽培以及纺织的技术,附有各种纺织机械的构造和操作技术。
第三卷《彰施》:指染色。记述了二十四种颜色的质料、七种染料植物的种植和染色的方法。
第四卷《粹精》:稻、麦、黍(糜子)、稷(黍的一种)、小米、高粱、芝麻、豆类等粮食的加工方法。
第五卷《作咸》:记述海盐、池盐、末盐(用地碱煎的盐)和崖盐(岩盐)的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