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军
为了使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进行,有一些基本面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统一认识。
一、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目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及其内涵尚缺乏统一界定。归纳起来,理论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认为,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即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三个方面来合理界定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物质文明建设,要从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继续加大对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村能源、改厨改厕及公共设施的投入,按照民办公助、自下而上、以奖代投、民主监督的思路,明确阶段性的工作目标,防止刮风和层层压指标。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稳定和强化现行各项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的投入。优化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尽快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国所有贫困家庭的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加强农村卫生所(室)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政治文明建设,重点是健全村民自治、完善“一事一议”、发展合作组织、加强党的领导,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农村。
二是认为,新农村建设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它们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围,缺一不可。“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
并且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新农民”就是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认为,新农村建设要求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经济建设,又注重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既注重推进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从这些方面考虑,新农村建设应该包括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组织、塑造新风貌,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笔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句话、二十个字”要求,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面要求,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还赋予其新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既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其中,以人为本,实现农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是根本出发点;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各项内容紧密相连,我们要准确而完整地予以把握。概括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福利水平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形成新农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风貌为目标,以加强农村道路、水电、水利等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综合建设计划。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政府资助和引导,动员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生态环境。通过以上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关于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机遇的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强调,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这就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我省总体发展滞后且各地发展参差不齐,薄弱的经济基础、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酷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生态条件、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以及较低的农民素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艰难程度更大,需要的时间更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的新农村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要特别强调其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但同时必须看到,新农村建设对我省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大发展机遇,我省发展滞后集中表现在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影响较许多省区都强,仅靠自身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来赶上和缩小差距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大调整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尤其是强化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机遇,加快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这次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通过改革和发展给农民以更多的公平待遇,使他们也能享受到由公共财政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由此缩小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差距。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以工促农,实质就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以城带乡,实质就是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探索如何健全市场导向机制,强化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机制,完善农业投入持续增长的机制,完善产业延伸和产销合作机制,构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注重用法律手段支持和加强农业,这些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机遇。国家的各级财政部门要落实这个任务,就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最核心的就是要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重点在多予和放活上下工夫。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机遇,需要深入研究:
第一,关于财政支出用于农村的比例比重。据了解,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高于2005年,并且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类推。今年国家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国家今年探索利用贴息、保险、担保等方面的手段,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
第二,关于现代农业建设。这方面今年国家采取的政策有:进一步完善三项补贴的政策,13个主产区的粮食直补资金2006年再增加10亿元,全部达到粮食风险资金的50%,进一步扩大粮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的规模和覆盖范围;农业部、财政部、建设部、科技部、教育部、劳动部六个部门联合实施“阳光工程”,主要就培养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技能,对农民进行学费的直接补助;全面取消农业税,促进农村的综合改革。
第三,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经费保障体制。据估计,2003年中央财政将增加义务教育经费640多亿元。2006年到2010年,新增教育经费280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250亿元。卫生方面,支持建设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加强新兴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补贴的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2006年覆盖面要达到40%。
第四,支持农业防灾救灾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全力支持防灾救灾,在抗击禽流感等动物疫情方面,及时拨付防治经费等。
第五,调整国债和预算内基本建设结构,扩大六项工程的建设规模。在充分尊重新生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以乡带补的机制,引导农村治理污染,美化环境,等等。以上这些政策机遇,我们要努力争取。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
长期的历史任务
□尚振海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近年来,党和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方针和有效措施,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更是关系我省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苦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这就告诉我们,在我省这样一个欠发达的省份进行新农村建设,绝不是经过5年、15年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是贯穿现代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任何脱离我省省情,违背广大农村和农民意愿,急于求成、简单化、形式主义的做法,都会损害农民利益,都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最核心的问题是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在总体目标上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的深刻内涵,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改变我省农村的落后面貌。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甘肃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时期以来,我省各地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由于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业五年投资达到250亿元,“十五”时期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可以说,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2000—2004年,我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193.36亿元增加到285.04亿元,年均增长6.45%。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05.8万吨,年均增长3.09%。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428.70元,提高到2005年的1980元,年均增长6%以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使农民生活环境逐步好转,住房等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二是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截至2005年,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9万公里,农村通电率乡、村、户都达到97%以上。三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到重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梯田、淤地坝等生态建设工程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四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五是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六是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总之,目前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我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1.2%以上,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渠道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全省还有23%的村不通公路,40%的村没有卫生所,60%以上的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农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解决我省“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