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靠土地规模经营促增收
改变土地经营“小而全”的状况,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这些年,我们进行过一些积极探索,比如允许外出务工农民对自己的承包地采取转包、出租等方式,使农民在务工增收的同时,也获得一部分土地要素收益;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返租倒包、入股分红等形式,吸纳利用农户承包地,直接建立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觉得,当前和今后,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土地,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必然之势。
三、几点打算和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致力于抓好一些基础性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夯实增收基础
要紧紧抓住“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对农村水电气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投入的有利机遇,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这里我着重谈一下节水问题。酒泉水资源紧缺,发展节水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市棉花种植面积大,实施膜下滴灌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增产、增效作用,对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显著。据近几年在敦煌的试验测算,实施膜下滴灌每亩需投入234元,可实现增收节支339元,增收节支额与成本增加额相抵,每亩可增加净收益105元。从今年起,我们计划采取财政贴息5年、将亩均补助200元一次性发放到位的办法来加快推广和普及。目前,我们正在向国家申报1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灌溉项目,希望得到省上的大力支持,争取早日立项。
(二)加大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紧迫任务。要按照面向市场,服务就业,注重技能的理念要求,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机制,精心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劳动力输转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兴办30所星火科技培训学校,对农村所有劳动力和未能再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要加强旅游服务培训,卫生保健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全面实施科技信息110工程,市上建立科技信息资源中心,各县市区分别建立科技信息110呼叫中心,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科技信息网络。同时,组织实施“千名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加大我市农业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的力度。
(三)搞活土地流转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增收之源。对酒泉来说,我们在经济技术上赶不上发达地区,唯有从制度上把农村土地和剩余劳动力做活,这才是比较优势,才是现实和根本的出路。因此,应当在土地承包基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把农户对土地的单一使用权拓展到占有、使用、收益、转让、出租、入股、继承、抵押等权力,统一承包经营权。这样,即可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又能为进城创业农民提供抵押、转让的资本。建议省上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通过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实现农用地的优化配置,保证农民的财产权益。
(四)激活金融资金
在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金融服务不充分,农民贷款难问题相当突出。作为政府来说要多策并举,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激活农村资金。作为银行要切实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和作用,及时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加快改革农村信用社体制,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覆盖面。积极引导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借鉴国际经验,采取强制措施,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实现农村资金的体内良性循环。不断完善农村信贷政策,考虑到农村融资规模小、风险大,应适当调大农业贷款浮动利率的空间。通过财政贴息制度和必要的税收优惠,支持农业项目开发,鼓励、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培育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发展农业信用担保事业。
(五)建立农村低保
逐步建立务工农民与城市职工平等一致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加快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保证农民小病不减收、大病不返贫。坚持完善和落实好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济制度。这些年来,我市多种形式的移民达12万人,这些移民户发展底子薄、致富能力弱、农民增收难度大。同时,大量移民增大了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建议省上多实施教育移民和就业移民,对已定的工程移民给予一段时间低保待遇补助。
(作者系中共酒泉市委书记)
全力加快经济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田宝忠
党中央作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建设基础好,时代背景新。目前,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彰显了建设新农村的可行性;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刻变化,孕育了建设新农村的必然性;全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造就了建设新农村的可能性。同时,城乡社会发展的明显反差,凸现了建设新农村的紧迫性。正是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指导方针明确,工作思路新。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核心是统筹城乡发展,跳出了“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思维定式,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体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规划政策,统筹公共资源,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布局,着力于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三是内容丰富深刻,奋斗目标新。中央提出“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和“五大建设”任务,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体现了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为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农村工作中找到了新支点,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找到了新举措,成为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长期的总目标、总要求,从而使农村工作更加系统化。四是扶持力度大,方式方法新。中央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并采取一系列譬如免除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大政方针向“三农”倾斜,国家投入向新农村建设倾斜,扶持的领域向方方面面覆盖,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因此是一项目标更为远大的战略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自觉地把近期工作与阶段性任务、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既谋划中远期发展,做到方向目标思路明确,又重视做好当前工作,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抓起,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二是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村庄建设的关系。张掖仍处于工业刚刚起步,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整体经济仍属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顺应群众增收致富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的要求,精心规划、指导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才能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才能顺利进行。三是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起主导作用。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上,切实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激发农村内在的发展活力。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是推动这一事业的主要力量。必须始终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唱主角,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依靠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四是处理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民素质一“硬”一“软”,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一方面,要解决好水、电、路、通信等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给农村面貌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显著变化,这是近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要抓住培养新型农民这一根本,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新风。五是处理好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从各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现状、生产水平、文化素质、地域特点、发展前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基础条件的差异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实际出发,予以分类指导,合理确定建设的目标、速度和标准,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不搞一刀切。
要防止五种倾向:一是防止把新农村建设当作一般口号来喊的倾向,绝不能把它当作一项一般性的或阶段性工作来对待,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积极行动,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二是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的倾向,绝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建“新村”,停留在拆旧房、建新房的层面上,必须按照“二十字”要求,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三是防止强迫命令、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倾向,绝不能盲目攀比,搞形式主义,必须采取分步走的办法,允许起点有差别、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方式有不同,提倡多样化。四是防止完全依赖国家的“等靠要”倾向,绝不能把新农村建设错误地理解为是由政府大包大揽,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消除依赖思想,把新农村建设引导到依靠农民群众自身的辛勤劳动和不断努力上。五是防止把新农村建设只当作是农村工作的倾向,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是乡镇的事、是农口部门的事,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
近年来,张掖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进程”三大战略,狠抓项目建设,全市GDP和二产连续几年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实现了翻番,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42∶29∶29调整为32∶34∶34,呈现出GDP和第三产业以12%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工业和财政收入高出GDP5个左右百分点的速度高速增长的“双快双高”态势。同时,“三农”工作得到加强,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逐步增长,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关键,加快发展,扎扎实实做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科学制订规划,明确思路目标
新农村建设规划,其实质就是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中既要重视当前,继续做好正在做的事情,又要考虑长远,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指明方向;既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特色,综合考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一个好的规划应该是符合实际、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理念先进的指导性文件。我们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着力把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变成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宣传政策、引导群众的过程,不断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已经形成了张掖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划。
二、大力发展经济,强化产业支撑
坚持产业化和劳务输出“两条腿”走路,用现代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围绕草畜、制种、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品牌特色,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推动农业向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继续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项目,常抓不懈,力争每年输出劳力30万人次,经过几年努力,使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坚持以“电煤钨铁种芋红”七大项目体系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三基一都”(能源基地、矿产化工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钨钼之都”),全力保证经济发展在“双快双高”态势上持续运行,积极推动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不断提高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三、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物质条件
整合涉农项目、支农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适度集中,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激活带动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抢抓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新机遇,抓好项目争取和配套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通过六、七年时间的努力,通村公路达到100%,农民饮用自来水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计算机宽带实现村村通,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型洁净能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新的水平。在村庄改造建设中,坚持“三个优先、两个鼓励、两个不搞”,即经济基础条件好的优先,群众积极性高、自筹资金能力强的优先,建设规划标准先进的优先;鼓励居住分散的农民向中心村镇转移,鼓励较为偏远、生产生活和自然条件较差的进行异地搬迁;不具备条件的暂时不搞,群众自愿程度不高的暂时不搞。当前,集中抓好1个县、6个乡镇、60个村的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