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反之,有了一流的人才,队伍、项目、经费、基地、一流的学科等等都可以创造出来。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科研队伍的水平方面,科研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术带头人;二是要有杰出的学术骨干;三是要有强大精锐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目前,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大部分分散在各院、系、教研室,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兼搞一点科学研究,这种形式对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理论素质是必要的,但要靠这种形式出重大的原创性成果是有困难的。大学应成立虚实结合的科学技术研究院,基层为学术梯队,是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的实体,研究院人员经学校认定后职务仍隶属原二级学院,但学校应给予这些人员特殊政策,并进行严格考核。实行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所在学院矩阵式双重领导,让学术梯队这个核心的“雪球”越滚越大。科学技术研究院内应设立“科技特区”,选择某些学科有可能在短期内有突破的科研方向,把人员集中起来,组成“科研攻坚组”进入“科技特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和配套保障条件,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优秀学术骨干和大学高级管理人才,重视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和深造,通过提高水平、营造氛围、严格培养等多种途径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形成一支以博士生和博士后为生力军的创新力量,加快建设一支具有一流大学水平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
九、建设优良的学科基地
学科基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知识经济条件下,能否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流的研究手段。应改善技术装备,建设一流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包括一流的仪器、设备、制剂、信息、工作空间以及工作氛围,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要通过共建、共管等方式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大学重点建设的各学科应树立全局观念,相互配合。在管理方面,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加强科研基地的维护和运营管理,努力实现良性循环,坚持“联合、开放、共用”的原则,将开放度、机时率和使用效率作为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考核标准,充分发挥和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充分达到资源共享。大学在规划本校的学科建设时应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专业设置的创新
专业的调整创新要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尽快地建立培育创造性人才的体系。
一、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学创新的核心的问题是探索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建立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宏观的方面讲,是指大学应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目标上由重专业转向重素质,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智能开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大学的教育任务除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知识、能力、素质模式从知识方面要求大学生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先进而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大跨度复合的交叉知识;能力方面是指具有应用和学习知识的智力,要求大学生有良好的表达、动手、创新、组织能力;素质方面是指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品质。知识、能力、素质模式,是从研究未来知识结构特点出发,探讨这三者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二、加速大学综合化的进程
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新要求,综合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发展的理智抉择。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化”时代,个人的需要更加多样化。一些在工业经济时代可望而不可即的需要,将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得以实现。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都要求日益个性化。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特殊需求,社会生产模式必然从单一产品的规模生产转变为个性化产品的规模生产,整个生产系统由一个“刚性”的产品制造系统变成一个柔性的知识创新系统。建立于此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成为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柔性经济体系。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掌握生产过程某一环节的专门技术,难以承担日益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所要求的“创意化”产品的生产使命。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也使产业的升级换代周期大为缩短。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动,使劳动者劳动岗位加速变换。为了适应迅速变化着的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劳动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样化的劳动技能。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改变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通过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怀特海在其著名的《教育的目的》一文中早已指出:“我们旨在造就的应该是既有教养又有某些专门知识的人。他们的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了由此而始的基础,他们的教养将使他们达到哲学那样深邃和艺术一样高尚。”“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也使他们学以致用。”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热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和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虽然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业时代就已成必要,但是时代的局限使这种结合仅仅是教育家的理想或美好愿望。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提出了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实现这种结合的有利条件。
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加快单科和多科大学综合化的改革步伐。之所以要迅速推进单科和多科大学的综合化改革,是因为综合大学与单科和多科大学相比,具有很多优势。第一,学科优势。综合大学一般学科比较齐备,特别是文理渗透、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在迫切要求把不同学科的顶尖人才组织起来进行协同攻关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科是否齐备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甚至产业开发所必需的基础条件。因为任何一个大型科研项目,往往都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就具备竞争条件和比较优势,就能够争取到一流的科研项目。第二,人才优势。虽然单科和多科大学也拥有人才,但与综合大学相比,其人才优势则明显逊色。第三,资源优势。一般而言,综合大学的发展要比单科和多科大学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多。由于综合大学学科多,人才多,投入也相对较多,所以,一旦一所综合大学成长起来,它就一定已经拥有相当雄厚的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第四,专业发展优势。在学科交叉化、边缘化发展趋势显著的时代,综合大学所具备的学科、人才和资源优势就会转化为专业发展优势。这一方面是由于综合大学所具备的学科人才优势可以使其迅速地掌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因为综合大学有条件比单科和多科大学通过内部调整与挖潜,开设新专业和改造旧专业。第五,规模扩展。基于前面四个方面的优势,综合大学可以比单科和多科大学更容易实现低成本大规模扩展。所有这些优势,无疑为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广泛社会适应性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本条件保证。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近几十年来都注重通过改革加快单科和多科大学的综合化。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二战”结束以来,美国采取一系列政策对大学进行扶持和改革,把战前无法与欧洲大学如“柏林”、“剑桥”、“哥廷根”、“牛津”等世界著名大学相匹敌的美国大学办成了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后来又成长为600所所谓研究密集型大学。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生机,推动美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成为美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财富的源泉。而我国尽管加速了大学综合化的进程,但是综合大学的总量只有100多所,无论从数量上或者实力上都难与美国相媲美。因此,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就是通过新办、合并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综合大学,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提高综合大学的办学水平、科研实力、学术水准和教育质量。
单科和多科大学的兴起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所带动的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西方学者把它当作一个向新时代的过渡时期,即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后资本主义社会或从工业社会过渡到知识社会等。伴随社会的转型特别是社会分工发展的新趋势,社会对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也必有新变化。一个只懂得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发展,既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劳动者的培养和教育创造了条件。综合大学与单科和多科大学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人才库和知识创新源的更大的潜在和现实优势。因此,从单科和多科大学到综合大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的要求,也是单科和多科大学发展的理智选择。随着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加速,必将有更多的单科和多科大学摆脱单科和多科大学所面临的“瓶颈”因素的束缚,选择综合化道路。
三、朝着综合化方向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调整要在优化学科结构的前提下向着综合化和通识化的方向发展。专业的调整设置要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突出重点,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讲求效益。加强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专业的建设力度,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就业市场变化需要的热门专业,深化和改造传统专业、基础专业。对于重复设置过多的专业,要通过改革专业方向的办法进行调整,其中对那些缺少特色、办学条件又差的专业,要坚决撤销或合并,或通过改革专业方向和内容,把它们改造成为新的专业。要注重专业的文理交融、专业复合,努力形成一些新兴的、边缘的、交叉的专业,使其成为高等教育与经济结合的最具活力的专业。
四、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也是专业调整创新的载体。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贴紧经济建设,科技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实际,设置灵活性、可变性和选择性的内容,推行弹性学制,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成为一个完整、合理、优化的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关键在于精简经典理论,加强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软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形成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要把本学科、本专业反映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向信息化、综合化、通识化方向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既坚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要确立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倡导启发式、研讨式、探索式方法。应广泛推广和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如远程教育、虚拟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学的个别化指导,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自主性创造条件。
五、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除了在本学科领域里有一定影响,既能从事本科教学,又能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外,还要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熟悉现代教育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要加强大学教师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大学教师学历层次,促进教师在大学系统内部合理流动,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创造学术自由的氛围,赋予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更大的自主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特别应加强对高层次创新技术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尽快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学术创新拔尖人才队伍。设立特聘教授岗位,按照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进行配置,以吸引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院士、学有成就的留学归国人员以及省外优秀人才来大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四个尊重”的要求,通过机制创新,建立一套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收入分配机制和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