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布鲁纳并非发现法的创始人,但他比任何人都善于抓住发现的精神,为之提供理论基础,并把它传播开去。他认为,采用发现法的好处很多,它能不断地提高智慧并发挥其潜力。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使学生学会科研的方法,同时还有利于巩固对知识的记忆。事实上,发现法太费时间,且教师难以掌握,凡教学必用发现法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东西的兴趣”,也是布鲁纳教学方法之一,布鲁纳说:“美国今天的教育,重新强调追求优异成绩这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我们学生的兴趣也有关系。”布鲁纳把儿童学习的各种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寓奖赏于活动本身之中或者活动成功结束之中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他建议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把必须要说的东西转化成为儿童思维的形式,以启发儿童对正在学习的东西的兴趣,并随之一般地发展他对智育活动的适当的态度和评价。我们认为,内部动机固然重要,但社会与家庭的要求、教师的评价、奖励与惩罚等推动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也起着激励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各类学习动机并善为引导,使教学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赞科夫的教学思想
赞科夫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是当代着名的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缺陷儿童学家和教学论专家。他毕生的精力主要放在教学论的研究上,他热心于研究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互关系,并成功地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机地应用到教学论的研究中来,赞科夫并没有讨论教育学或教学论的全部问题,他只是以“教学与发展”为课题对改革小学教学进行实验探索。他在教学目的、教学原则、课堂生活、教师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以唯物辩证法为教学论的指导思想。他把从学生和生活实际出发,和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作为教学论思想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赞科夫在谈到教学目的时指出: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学习。所谓“一股发展”是相对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组学科引起的独特的发展(即“特殊发展”)而言的,指的是由各门学科引起的共同一致的发展,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了智力发展,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及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是所有这些方面“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由旧的质状态到新的更高的质状态的上升运动,更新过程,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赞科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和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一个新阶段,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科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赞科夫指出,以上这些原则各有其作用,同时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它的特点是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并在保证共同的思想方向性的前提下,给予个性以发挥作用的余地。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学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课程的结构、类型以及怎样备课和上课等这些问题,人们已谈得很多,赞科夫不重复前人的提法,他提出“课堂上的生活”这样一个小学课堂教学方而不大为人注意的或者完全没有探讨过的问题,这也是他独到的一种教学思想。他认为“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赞科夫的教学理想是:儿童在课堂上应该过着一种积极的、有血有肉的、甚至可以说是沸腾的精神生活--即真正的精神生活。赞科夫对教师的工作要求是: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所谓创造性,就是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已产生的志向。”
他认为:“每一个教师身上都有一种创造性工作态度的火花”、关键是要点燃起教师这种创造性工作的思想火花。
赞科夫和美国的布鲁纳、西德的根舍因一同被国际上誉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他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将自己的教改指导思想付诸长期的实验研究从而确实创立了一套他自己的“小学实验教学体系”。
第四,布卢姆的教学思想
布卢姆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在教学理论中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变革。他建树的基础理论是教育目标分类学,运用这个分类学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的“形成性评价理论”,运用形成性评价理论使所有学生完全达到教学目标的“掌握学习”理论等,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布卢姆学派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中应当达到的全部目标分为三大领域:由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及智力发展诸目标组成的认知领域;由兴趣、态度、价值观与正确的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诸目标组成的情意领域;由各种技能和运动技能诸目标组成的精神运动领域。通过教育目标分类的尝试,雄辩地证明:一门学科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可以作出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的分类的。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布卢姆强调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从而更新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布卢姆认为,运用教育目标分类与形成性评价,就有可能使绝大部分的学生完全达到教学目标,于是提出了为掌握而教和为掌握而学的“掌握学习”教学思想。“掌握学习”的基础是布卢姆的新学生观。布卢姆说:“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而且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会变得十分相似。对于掌握这种教学思想,要注意以下因素:学习者、教学材料、家庭环境和同伴小组、教师,因为这些因素是影响“掌握学习”的关键,因此,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配合“掌握学习”的“反馈--矫正”程序,要围绕这四个因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是适用于学校教育的,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理论。它巧妙地采取了集体教学与适应个别需要的“反馈--矫正”程序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教学思想使学生不仅在认知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在情感等心理的其它方面也相应有了提高。布卢姆的这种教学思想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成可以容纳他的新学生观的模式,适应普通学校,有普及性,跟传统教育不同,但又不脱离传统教育。
第五,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育教学思想
巴班斯基是前苏联当代一位颇负盛名的教育学家。多年来,他致力于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由此形成的教育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育教学思想是寻求教学与教育的最佳方案,用辩证的系统方法研究教学教育过程,巴班斯基说:“学校这个有机体是这么复杂,对于它来说,所有环节的协调是如此的严密,以至稍微夸大其中的某一环节或对另一个环节估计不足,都会马上影响到效果。”换句话说,学校教学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为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巴班斯基特别强调整体性观点、互相联系观点、动态观点等。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巴班斯基说要以最小代价取得相对最好的教学教育效果。研究学生个性是最优化的最重要条件,最优化要在教师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实现,巴班斯基还强调说,为了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应该运用教学过程最优化程序。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集中论述实现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题。以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作为方法论基础并吸取现代系统理论和相邻科学的研究成果,把辩证的系统方法引进教育理论的研究,对极其复杂的教学教育过程进行综合考察,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为努力的方向,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尽管巴班斯基的教学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如:他对教学规律的揭示还不够深刻,对教学方法的分类略嫌繁琐,对教学形式的论述也嫌粗糙。但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是对世界教育的一大贡献,他以最优化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前苏联教育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性质和意义,在世界教育史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总上述评,不管是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说、赞科夫的“一般发展和学习”、“课堂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还是巴班斯基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们的教学思想都自成理论体系,并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教学教育的发展,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外国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