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先生:公正、人生观、出发点不同
在家庭中,先生起着十分重要的润滑作用。发挥得好,则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出现“两面受敌”的困境。谁叫先生是唯一的评判人、调解人呢?
面对着母亲或者妻子的诉苦大会,作为儿子兼丈夫,要学会做人,左右逢源。为了维系双方的关系,能受气,赔笑脸,编瞎话,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
先生可以帮助婆媳进行心理沟通。例如,关于婆婆的事情,过生日之类的,多叫妻子出面送礼物等,这些策略都有助于婆媳之间的情感交流。婆媳之间发生矛盾时,儿子可以起疏导作用。由于婆媳之间的隔阂往往不容易消除,通过儿子从中周旋,可以消除心理屏障,使婆媳和好如初。
既然是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就需要三个人都改善自身问题,努力做到和平共处、齐心协力地共同维护好家庭氛围。如果处理得好,婆婆和媳妇各自“爱屋及乌” ――婆婆因爱儿子而爱媳妇,媳妇因爱丈夫而爱婆婆,各得其所,关系就会融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则婆媳之间会出现裂痕,难以弥补。
如果在婚姻家庭方面碰到了困难,能进行一下这方面的婚姻家庭指导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好的。
教育孩子的大规模战争
我和老公结婚两年就有了孩子。产假过后我开始上班,带孩子的任务落在了公公和婆婆身上。两位老人把孙子当宝一样,每天一起床就开始给小孙子忙乎吃喝,准备玩具。
可时间久了,孩子变得不听话了,新玩具玩不到一星期就又要买新的;孩子不想吃饭,老是闹着去吃肯德基,婆婆也由着他。我总劝说婆婆不要这样惯他,而且那些东西没有营养。可婆婆总是不听,一听我劝,就生气反驳说:“又不是就咱一个孩子吃,那么多大人还成天吃西餐呢,怎么都没说不健康?”我看她一生气,也无法再说什么。
老人对孙子的爱有些过了。后来我发现自己每次纠正孩子的错误,婆婆总会为他开脱。现在孩子也一见我就躲,我心里就又气愤又委屈。我和婆婆的关系日趋紧张,婆婆为什么不理解我呢?
老公很赞同我的看法,可每次刚一张嘴,就被公公给压住了,甚至连瞪一眼儿子,公公都会跟他急。老公很纳闷,早年冷硬的父亲怎么会对孙子如此溺爱。以前只要老公做得不对,他就一巴掌上来。现在却变得温柔起来,什么都由着孙子。
这样下去,宠爱变成了溺爱,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呀!我让老公给两位老人传话,要么改变教育方式,要么尽早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接到消息,两位老人顿时心生怨气,他们觉得自己对孙子那么好,却还惹得我们不满意,两位老人和我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了。
忙于发展事业,你们将孩子交给父母代为抚养和教育,这种现象我们称为隔代教育。都是为着 “疼”孩子,本来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可你们家里却
闹得不可开交,彼此心里都不痛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多重矛盾导致两代人出现隔阂和怨恨
1.教育观念的差异造成两代人摩擦不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祖父母和父母之间的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父母们虽然年轻,可多数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孩子的饮食、教育都非常关注,觉得孩子不管不成器,一定要从小培养。而祖父母多数思想陈旧,比较死板,没有受过太多教育,凭着自己的那点儿经验来教育孩子;再加上自己早年受过不少苦,对孩子就倍加呵护,生怕孩子摔着、碰着。他们觉得现在条件好了,孩子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千万不能委屈了他们。至于教育,那是以后读书的事,归老师管,现在孩子还这么小,宠着点也没有关系。
围绕着究竟是父母对还是祖父母对的争执,原本教育孩子的问题却逐渐演变成了大人之间的拉锯战,家里摩擦不断。这些差异对孩子的成长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2.过度补偿心理下的溺爱造就了 “问题宝宝 ”
中国有句俗话叫“隔代亲”,说的是祖父母好不容易抱上了孙子,自然爱若珍宝,比对自己的亲生子女更甚。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艰苦,没有给子女很好的照料,现在自己年迈、来日无多,很容易产生一种过度补偿心理,把对子女及对孙辈的爱和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孙辈身上,过于心疼孩子,对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孩子在祖父母的溺爱中彻彻底底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变得任性和自私,自理能力差、事事依赖大人。较同龄人来说,他难以形成独立的个性,心理发育和自我成长都较慢,或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成了典型的“问题宝宝”。
3.过于忽视或严厉管教加重孩子的问题行为
你和先生都是“上班族”,平时很少有时间和孩子相处,时间一长,和孩子也有些生分,孩子就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变得缺乏安全感。有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他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作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的期望。为了孩子将来出人头地,父母就要孩子从小开始打基础,不能有丁点儿差错,一旦孩子出现了不好的行为倾向,立刻如临大敌,马上开始了说教、批评等。
一边是板着脸孔不停说教的“陌生”父母,一边是和蔼慈祥、日日相伴的祖父母,孩子自然就会主动疏远父母,躲在祖父母的庇护下。即使父母想管教孩子,也多数碍于祖父母的维护和偏袒而不了了之。
4.不当的沟通方式引出彼此的不满和怨恨
一看到孩子身上有很多坏毛病,如任性、自私、哭闹不止等,父母又气又急,立即就要纠正他,没有顾及祖父母的感受和面子。老人家那么辛苦地带孩子,你们一照面就说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对,这不是变着法的责怪他们没有教好吗?你和婆婆的争执也好,先生和父亲的较量也罢,每次都因为老人家的阻挠而都铩羽而归。这些都是不当的沟通方式,不仅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还会造成大人间的冲突,引出很多不满情绪。结果教育孩子的目的没有达到,反
而使得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尤其你提出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一下
子就夺走了他们的心肝宝贝,否定了他们的所有辛苦付出,他们怎么能不怨恨你呢?
三大技巧解决教育问题,恢复家庭幸福
看来要想教育好孩子,也不影响家庭的和谐幸福,的确是一门学问呢。赶紧来学一学,如何有技巧地解决这些问题。
1.解决教育观念的差异化问题
第一,全家一起学。解决教育观念的差异化,父母、祖父母等抚养者的知识和观念更新最关键。改变祖父母某些陈旧观念,弥补父母的育儿经验不足,解决“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纷争,缓解紧张的家庭氛围,岂不是一举三得!
第二,引入专家和权威的理论。要想改变祖父母的固执,光凭你们小年轻的劝说是没有用的。鼓励他们多学习新知识,多带公婆参加一些育儿课程,借用专家和权威的理论来引导公婆转变教育观念与方式。
第三,协商处理,统一认识。祖父母的爱偏于“慈”和“宽”,注重给孩子自由宽松的环境;而父母的爱则偏于“严”,更注重孩子知识积累、智力培养及个性和道德品质发展,给孩子更多的约束和规范,让他循规蹈矩。
因此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避免孩子在大人的争执中无所适从,也防止孩子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父母,引发更多的问题。
2.以父母教育为主,改善亲子间隔阂
第一,改变教养的模式。以父母陪伴教育为主、祖父母协助的形式来教养孩子才是最佳的选择。父母的陪伴和教养对孩子的将来至关重要,应主动承担教养的责任。毕竟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亲人,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父母。
第二,加强亲子间交流。即使工作再忙,也尽可能多陪陪孩子,每天都和孩子保持联系,哪怕是抱着孩子哄哄,陪他玩游戏,睡前讲讲故事等,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才是“真正”的父母。
父母的爱对于孩子的自我建构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要保持每天和孩子在一起1-2个小时,并且是积极的、温暖的、充满爱的交流。善于利用空闲时间和孩子交流,节假日、双休日不妨放下工作,和孩子一起参加些亲子活动,比如亲子班等,在活动中增进感情。
3.设立界限,适当关爱
第一,设计界限。祖父母应分清爱与溺爱,毕竟他们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多,影响也最大。如果自己都界限不明,是没有办法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的。一旦超出了爱的范围,就停止对孩子的包容和放纵,如涉及玩游戏或者挑食等问题,就一定要控制好“度”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也要注重规则的约束,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会造成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退化。
第二,阳性强化,纠正不良的行为。孩子的习惯行为多来自于对抚养者的模仿。发现孩子有不对的地方了,正确的做法是以自己作为榜样,积极鼓励孩子模仿正确的行为,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不良的行为逐渐会消退,正确的行为因为不断被强化而形成习惯,被保留下来。
第三,适当关爱,鼓励孩子独立发展。请不要为了独占孩子的爱而过度保护。孩子是独立的人,需要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和自由。积极创造机会多锻炼孩子,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环境和人群。现在的孩子都太幸福了,很少有吃苦的机会,可以给他制造些困难,引导他自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帮助他更好地成长。
4.改变沟通方式,取得公婆谅解
第一,感谢祖父母的付出。祖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和付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照料,可以说是很多年轻父母都比不上的。这些给到孩子的安全感和心理支持,弥补了家庭中父母缺失的问题,请一定真诚谢谢他们。有了他们的支持,你们才可以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和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