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人来报,说第四混成旅的兵骂我们是孙子兵,听说大家都很生气,可是我倒觉得他们骂得很对。按历史的关系来说,他们的旅长曾做过20镇的协统,我是20镇里出来的,你们又是我的学生,算起来,你们不正是矮两辈吗?他们说你们是孙子兵,不是说对了吗?再拿衣服说,绸子的儿子是缎子,缎子的儿子是布,现在他们穿绸子,我们穿布,因此他们说我们是孙子兵,不也是应当的吗?不过话虽这么说,若是有朝一日开上战场,那时就能看出谁是爷爷,谁是真正的孙子来了!”
几句话把官兵们说得大笑起来,再也不生闷气了。冯玉祥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即军队就是比赛打仗的,而不是比赛穿衣服的,因此他把手下人说得心服口服。
当下属心怀怨气的时候,单纯劝导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只有把他们心中的“怨结”打开,才能让他们豁然开朗。而打开“怨结”的关键就是抓住令他们生气的问题的实质,带领他们走出思想的误区。
遭到上司指责时如何说
遭到上司的指责时,心情难免紧张和沮丧,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如何说话才算得体。如果上司的指责是错误的,你要如何说话,才能既不让上司丢面子,又不致自己被错怪。
1.强词夺理的幽默
比尔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他经常在办公时间出去理发。尽管他也知道这样做是违反公司规定的,但他被理发店里一位美丽的姑娘吸引住了。一天,当比尔又在理发时,公司的经理恰好经过,比尔无法躲开了。经理说:“你好,比尔,我看见你在办公时间理发,该作何解释?”
当着自己心仪的姑娘,比尔觉得不能丢了面子,他只有强作镇静地说:“是的,先生,你看,我的头发都是在工作时间长出来的。”
“不是全部吧,其中一部分是在下班时间内长的。”
比尔很有礼貌地回答:
“您说得对极了,先生。所以,我只剃去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剃掉。”听着比尔的强词夺理,旁边的姑娘“扑哧”笑了,在姑娘的笑声中,经理原本准备责备一番比尔的怒气也随之不见了。试想,面对经理的责备,比尔如果不来一番强词夺理的幽默,又如何能获得姑娘的青睐和经理的宽恕呢?在一些不是特别事关原则是非的问题上遭遇到上司的指责,而恰巧指责你的场合又不是严肃性的工作场合,你不妨来点恰到好处的强词夺理,制造幽默氛围,以化解上司的怨气。
2.自我嘲讽
乾隆初年,每逢元宵节前后几日,皇帝都要到西苑南门内的“山高水长楼”与王公大臣聚宴。这一次,君臣正在一边吃水果点心,一边观赏灯展,接着又放了烟花,景象十分壮观。此时,一位身材矮小、驼背的大臣对乾隆说:“陛下这是玩物丧志啊!以后不能再搞了。另外,陛下整日沉醉于诗词之中,必会妨碍朝政。”
乾隆火了,当着众大臣的面开始责备他:“你是何种渺丈夫,胆敢如此直言,不怕朕要了你的脑袋?”
幸亏这位大臣会说话,当下奏道:
“微臣不敢。微臣虽然面貌丑陋,但心地善良。”
乾隆一听这话笑了,免了他的死罪。大臣最后的话既有自嘲的味道,也是一种幽默,它使乾隆转怒为笑,从而逃过一劫。大臣的话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他说的不是场合,选在一个皇帝喜庆的日子里,当然败坏了皇帝的心情。
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有这样的例子,上司对你心生怨气而责备你时,并不是因为你的言行错误,而只是因为不合时机,这时如果能巧妙地说话博得他一笑,也就能收到转怒为喜的效果。
3.正意反说
晋文公当政的时候,厨官让人献上烤肉,肉上却缠着头发。文公叫来厨官,大声责骂他说:“你存心想让我噎死吗?为什么用头发缠着烤肉?”厨官叩着响头,拜了拜,装着认罪,说:“小臣有死罪三条:我找来细磨刀石磨刀,刀磨得像宝刀一般那样锋利,切肉就断了,可是粘在肉上的头发却没断,这是小臣的第一条罪状;拿木棍穿上肉块却没有发现头发,这是小臣的第二条罪状;捧着炽热的炉子,炭火都烧得通红,烤肉都烘熟了,可是头发竟然没有烧焦,这是小臣的第三条罪状。君主的厅堂里莫非有怀恨小臣的伺臣么?”
文公说:“你讲的有道理。”就叫来厅堂外的伺臣责问,果然有人想诬陷厨官,文公就将此人杀了。
这明显是个冤案,厨官受到了文公错误的斥责,但如果他正面辩解,有可能使晋文公火上加油,怒气更盛而获死罪。因此,聪明的厨官采取正意反说的方式为自己辩解。他装作认罪的态度供认了三条罪状,其实是为了澄清事实:切肉的刀如此锋利,肉切碎了而头发居然还在上面;肉放在火上烤,肉烧焦了而头发犹存。这明显不合乎事理。至此,厨官已证明自己无罪,因此进而提醒晋文公,是否有人诬陷自己?立刻真相大白。厨官的辩解顺其意,却能揭其诬,可谓灵活机巧。
4.忍辱负重
小甄今年刚大学毕业,进了政府机关,当了一名职员。这天,领导拿着一份文件,让他传真到市委宣传部,小甄照办了。可谁知,第二天,领导怒气冲冲地走进了小甄的办公室,当着众多同事的面,大声斥责小甄:“你怎么做事的?让你发份传真到组织部,你却给我发到了宣传部!”小甄一下子懵了,他回忆了一下,确定领导昨天向他交代的确实是宣传部而非组织部,他想领导一定是在情急之中记错了。可是看着领导愤怒的脸,小甄二话没说,主动承担了责任。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都怪我办事毛躁,本想抓紧时间办好,没想到闹了个大错。我一定会吸取教训的,保证不会有第二次了!”
说完,他赶紧又给组织部发了份传真。又过了一天,小甄被叫到领导的办公室,领导真诚地向他道了歉,说自己那天因为着急,错怪了小甄。并夸奖小甄小小年纪,就懂得忍辱负重。自此,小甄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了。上司也是凡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尤其在工作中,极有可能因为忙乱和着急,而错怪了你。这时,你千万记住:一定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反驳上司,因为上司需要维护一定的威信和颜面,即使他错怪了你,你也不能当众让他下不了台。你应该暂时把责任承担下来,等上司清醒过来,发现自己错怪了你时,自然会为你当初的忍辱负重而感动。
挽回在上司面前的失误
在上司面前言行失误之后,心里一定充满了紧张和恐慌,这时还能不能保持理智地说话。什么样的话,才能恰当地消除上司心中因为你的失误造成的怒气。如何说话,才能不仅让上司“熄火”,还能让他转怒为喜。
1.自圆其说化辱为恭
纪晓岚中进士后,当了伺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一天,纪晓岚起得很早,从长安门进宫,等了很久,还不见皇上来,他就对同来伺读的人开玩笑说:
“老头儿怎么还不来?”
话音刚落,只见乾隆已到了跟前。因为他今天没有带随从人员,又是穿着便装,所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皇上听见了纪晓岚的话,很不高兴,就大声质问;
“‘老头儿’三个字作何解释?”
旁边的人见此情景都吓了一身冷汗。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跪在地上说:“万寿无疆叫做‘老’,顶天立地叫做‘头’,父天母地叫做‘儿’,皇上当之无愧地万寿无疆、顶天立地、父天母地,所以叫‘老头儿’。”乾隆听了这一番恭维的解释,就转怒为喜,不再追究了。
纪晓岚开了不适宜的玩笑,使自己陷入困境,可他随机应变地运用曲意直解,巧妙地将对乾隆有不尊性质的“老头儿”三字解释成“万寿无疆”、“顶天立地”、“父天母地”。这样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已化辱为恭。上司需要树立和维护必要的威信,如果你不知天高地厚地对上司开不适宜的玩笑,则有损上司的威严,当然属于严重失误,这时如果你能巧妙地把玩笑话解释为称赞的话,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不过,掌握这样的技巧,比较难,除了要有高超的口才以外,更需要机智的反应能力。
2.坦率道歉
有一次小王在和同事聊天时,开玩笑地说上司“像个机器人”,不巧的是正好被上司听到了。于是,小王给上司写了一张条子,约他抽空谈一谈,上司同意了。
“显而易见,我用的那个词绝无其他用意,我现在倍感悔恨。”小王向上司解释道:
“我之所以用‘机器人’之类的字眼,只不过想开个玩笑,我感到您对工作一丝不苟,但对我们有些疏远,因此,‘机器人’三个字只不过是描述我这种感情的一种简短方式。请您谅解!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上司为小王合情合理的解释和自我批评而深受感动,他甚至当即表态,说要努力善解人意,做个通情达理的领导。
小王的坦率道歉,让他和上司的关系化干戈为玉帛。有些人在对上司说了不敬的话时,往往会一味地自我谴责甚至自我羞辱,然后低声下气地去道歉。但许多情况下,仅靠一句“对不起”不会取得上司的谅解。道歉要坦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道歉把问题讲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和上司的充分沟通,从而顺利解决自己言行失误带来的感情危机。
3.妙用修辞巧表衷心
南朝梁有个大臣叫萧琛,能言善辩。在萧衍还没有称帝时,他就与之交好。后来萧衍当了皇帝,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很亲密。
有一次,武帝萧衍举行大型宴会,萧琛也参加了。酒过几杯后,萧琛有些醉意,就趴在桌子上。武帝见了,就用枣子投他,正好打中萧琛的头。萧琛抬起头,竟然不假思索地拿起食品盒里的栗子向武帝投去,正好打中武帝的脸。这时,旁边的官员都看到了,吓得大气不敢出。武帝的脸也一下子沉了下来,刚要动气,萧琛急忙说道:
“陛下把赤心投给臣,臣怎敢不用战栗来回报呢?”
武帝一听,转怒为笑。这里,“赤心”是借用枣的形态作比喻的,“战栗”则是借用了“栗”的谐音。可以想象,如果萧琛不是能机智快速的反应,及时想出了应答的办法,等待他的岂不是大祸临头!
在上司面前做错了事,道歉并不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道歉过后,上司可能只是原谅了你,怨气消了不等于喜气来了,而如果能像萧琛这样,明明是做错了事,可短短一句话,不但消解了上司的怨气,而且还带来了喜气,岂不是更高明的选择?给自己的失误,加上一个美丽的修饰,错误反而成了向上司表达衷心的举动,难道不令人拍案叫绝吗?
4.真心恭维再说道歉
余先生被调派到分公司工作了半年,一回到总公司,马上就赶着去问候以前很照顾他的陈科长。余先生对过去陈科长经常不辞辛苦地跑到分公司给予指导的事,反复地致谢,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对方反应似乎很冷淡。当余先生纳闷地走出门时,一名同事才过来告诉他:“陈科长已经升为副处长了呀!”
不知道对方已经升官,依然用以前的职称称呼,可能会使对方的心里觉得不舒服。余先生顿时恍然大悟,后悔自己离开总公司半年没有事先确认对方的职位是否已经有所变化,所以才失了言,但说错的话已经收不回来,怎么办?他想了想,马上返回到陈处长的办公室,开口说:“陈处!真是恭喜您了!您也真是的,刚才也不告诉我一下。我在分公司难免消息不灵通。不过,错漏您升官的消息,总是我的不是,真对不起,请原谅!
像这样明白地讲出来,并把衷心的祝贺表达出来,自然也就化解了陈处长心中的不快。
犯了类似无心之过时,先用甜言蜜语恭维一番你的上司,再真诚地分析你的失误,表示你的歉意,不失为消除上司心中不快的好办法。
表达与上司不同的意见
唯上司之命是从,是普遍的观念,跟上司提相反的意见,意味着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如何提相反的意见,才不会损害上司的尊严,才能不破坏你和上司之间的关系。
1.正话反说
楚庄王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伤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礼节厚葬。文臣武将纷纷劝阻,都无济于事。最后,楚庄王还下令说,谁要再敢提相反意见,一律处死。
很明显,不论怎样改头换面,只要一说“不”,必是自取其辱。优孟知道了,直入宫门,仰天大哭,倒把楚庄王弄得异常纳闷,迫不及待地问他怎么回事。优孟说:
“那马是大王最喜欢的,却要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它,太寒酸了,请用君王的礼节吧!”
庄王越发想知道理由了,优孟继续说:
“请以美玉雕成棺……让各国使节共同举哀,以最高的礼仪祭祀它。让各国诸侯听到后,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啊。”
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享之。以优孟的地位,如果直陈利弊,凛然赴义,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效果却不一定好。像这样正话反说,力挽狂澜,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跟上司提相反的意见,有些时候你的话是不好直接说出来的,为了避免尴尬,不妨从其反面说起。因为真理再向前一步就变成谬误,反之,反面的话稍加引申,就可能走向反面的反面。在你的反话中,上司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了,自然就会改变他原来的意见,而且这样上司不会觉得你不给他面子。
2.先恭维再反对
美国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设计了一个商标,开会征求各部门的意见。经理报告说:“这个商标的主题是旭日,象征希望和光明。同时,这个旭日很像日本的国旗,日本人看了一定会购买我们的产品的。”然后他征求各部门主任的意见。营业主任和广告主任都极力恭维经理构思的高明。最后轮到代理出口部主任的青年职员发表意见,他说:“我不同意这个商标。”全室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怎么?你不喜欢这个设计?”经理吃惊地问他。
“我倒不是不喜欢这个商标”。青年人直率地回答。其实从艺术的观点来说,这位青年人的确是有点讨厌那个红圈圈,他明白,和经理辩论审美观是得不到什么效果的,所以他只是说:“我恐怕它太好了。”
经理笑了起来,反而饶有兴趣地说:“这倒使我不懂了,你解释一下看看。”
“这个设计鲜明而生动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与日本的国旗相似,无论哪个日本人都会喜欢的。”
“是啊,我的意思正是如此,这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经理有些不耐烦地说。
这时,青年人话锋一转说:
“然而,我们在远东还有一个重要市场,那就是华人社会,包括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看这个商标,也会想到日本的国旗。尽管日本人喜欢这个商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就不一定喜欢,甚至可能产生反感。这就是说,他们不愿意买我们的产品,这不是因小失大了吗?照本公司的营业计划,是要扩大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贸易的市场,但用这样一个商标,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天哪!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你的意见对极了!”经理几乎叫了起来。
这位青年如果也和其他人一样地对经理唯命是从,让旭日做成商标,将来产品运销到远东之后,生意清淡,存货退回,那时即使意识到其原因是由于商标问题,也无可挽回了,况且那位青年能推卸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