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样的职业中能够如此地对待王佳芝,也算是这个杀人魔王极富人性的一面。当易先生处理完王佳芝和她的同党们回到空荡荡的房间时,易先生像一个女人一样泪眼迷离,所以我以为李安的内心一定是一个柔情似水的男人。能那样的去处理一个“所谓”的反面角色,在国内的导演中是不多见的。只有脱离了立场,站在人物纯粹的、特定的环境下去处理人物,才会有精湛的艺术表现。
由此我想到,李安导演的两部获奖电影都是从关乎人性出发的。《断臂山》、《色·戒》他们的共同点是从自然的人性出发来发展人物的个性。
如果不是《断臂山》我是无法想象同性恋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和环境密不可分。人永远不可能脱离自己生存的环境。
所以,骂李安的也好,赞李安的也好,我都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而每个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不是因个人的意愿,而是受学识、修养、个性等诸多因素形成的,而这些因素还受制于命运的摆布,命运就是大的环境。这是我们每个个体、单个的人无法抗拒的。就像前些日子那个“谋杀”自己怀孕妻子的肖姓男子,我们异口同声在谴责他怎样没有人性、怎样愚昧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完全相信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是有生命危险的,他在和社会下赌,结果他输了。他输得一塌糊涂,甚至搭上妻子的性命。他内心是不是有一丝的奢望,你们真的能见死不救?他为何不相信那么多好心的人,因为他在求助于社会和别人的时候,被冷酷地拒绝了。我们可以在哪里寻找答案?就像王佳芝,她为什么会倾情于一个“汉奸”?我们只有脱离立场的时候,我们才能接近答案。
所以李安的电影不关乎立场,只关乎人性!
再一次向张爱玲、李安致敬!
2007年12月12日星期三
关乎人性……
你的视角让我沉思……
信念?原本王佳芝是有信念的,在和易的交往中丧失了,失掉的是灵魂、肉体乃至性命。你的分析是对的,她有过呐喊,有过求助,然而那个职业的老练的上级认为不能过早地行动,他要用一个女人的肉体和灵魂的煎熬去换取更多的情报。有谁想过其中的残忍?邝裕民想到了,但他无法拯救。王佳芝的内心有过挣扎,最终她倒下了。张爱玲的才华也就在这里,这一点和她本人的性格是一致的,有多少人替张爱玲惋惜,一个才华出众的女人竟然未进入革命者的行列。其实这才是张爱玲的“可爱”之处,这一点和王佳芝何其相似。如果我们用阶级的眼光去看张爱玲,去看王佳芝会大煞风景。
影片确实缺少一种大的信念,我觉得正是由于这一点才获奖的。你想一个女人在干着一件大事,真可谓家国情仇,然而就这个当初为了信念而失去处女之身的王佳芝在顷刻间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情,让那么多的人失掉性命,多么可恶的一个女人,可我觉得王佳芝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人家可不是为了苟且偷生出卖朋友,而是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了进去。放易先生的那一刻王佳芝什么都没想,就想着易先生的情,这个人是爱我的。这种巨大的幸福感让王佳芝心软了。这一刻,王佳芝不是王佳芝了,已经是麦太太了。细想,张爱玲真是一个聪明的作家,我不知道那个真实故事的蓝本是否就是在钻石店发生的,如果不是,可见张爱玲的构思多么的巧妙。把人物放置这样一个绝妙的环境中让她自己轰然倒塌。如果我用局外人的眼光去看这个女人,简直混账,混账到了极点,竟然把关乎生命、民族大业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简直不可理喻。我以为这正是张爱玲塑造王佳芝这个女人最成功的地方。她把一个女人的内心真实写了出来。这个女人的举动有点惊世骇俗,咱不说葬送了他们密谋已久的计划,更严重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保不住了。那一瞬间,王佳芝想到了没有,我猜想王佳芝没有想到,只想到易是真心对我好,赶快要他逃走。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一念之差。只不过是没有这样触目惊心。在女人眼中有什么比爱更重要的呢。
在这个一念之差中,张爱玲完成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由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关系,我想张爱玲在写王佳芝的时候,是有所顾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张爱玲和胡兰成的那段生活经历,也许不可能有《色·戒》这篇精彩的小说。
王佳芝为了刺杀计划不惜和梁瑞生体验性经历,这可是女人的最重要的。当易先生突然从香港回上海而使刺杀计划流产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有想哭的冲动。那种无奈,有谁能体会,只有王佳芝一个人默默地承担。如果离开小说,把王佳芝放在现实生活中,那种残酷足于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写到这,我想起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卢梭的《忏悔录》里笔下描写的女人。所以,我理解了王佳芝。
你的视角让我沉思……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安误读了张爱玲,我不反对这种说法,因为文学作品从来就是这样,这也是小说的生命一直能延续下去的重要原因。
我窃以为,因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关系,张爱玲写《色·戒》的时候有好多顾虑,表达上有些遮掩,没有过多的笔墨去写易先生和王佳芝之间的肉欲上的享乐,而李安读出了其中的韵味,将张爱玲没有表达的部分,或者说不愿表达的部分,或者说张爱玲压根就没有想要表达的意思给予延伸了。这一点也可能正是电影的成功之处。西方人尤其美国人没有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浸染,人性高于一切。可能李安常年生活在美国,摸准了西方人的脉。
张爱玲已化作尘埃,天地之遥远,却没有阻隔人们对她的怀念和敬仰。她用她精彩的人生经历给后人留下无数的痴迷和遐想。由此我想到,小说真是一种奇妙的艺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艺术的生命却是无限的,作者能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人物的生命留在字里行间,带着他们远古的气息,穿越历史的云烟和我们会面,我不仅嗅到了他们的呼吸,闻到他们的体香,更让我得到灵魂的熏陶和智慧的愉悦,我的生命不再茫然、孤独,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感谢朋友,你的视角让我有了写以上文字的冲动。
2007年11月9日
《夜宴》的可能
《夜宴》仍旧讲的是一个皇宫里司空见惯的爱恨情仇的故事,不同凡响的是它讲的故事跌宕起伏、令人称奇。然而世间万物就是如此的矛盾,当把一个故事编到极致的时候,破绽也就显现了。
当青女和她的伙伴们突兀地走向表演舞台中央的时候,这一细节是后半个故事最为关键的一环,这个环节就像攻打山头的一道隘口,走过去前面的山高石险、万丈沟壑、险象环生更扣人心弦。故事的无限风光会令人目不暇接……
作为宫殿里奢华盛大的晚宴,在程序的安排上应该是非常严谨的,即使不是眼光如炬的万帝亲自过目,也应该是专职的监管人员按一定的程序安排得密不透风。但是没有,就像民间的篝火晚会,青云突兀登场了。这是故事起承转合的重要一笔,不然后面的精彩故事无法推进。万帝准备将婉后进献的毒酒一饮而尽的时候,青云登场了,当青云用歌舞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的时候,万帝将毒酒赐予青云,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这可能是冯导最得意的一笔,而让我看来,聪明反被聪明误,恰恰是这难得的一笔,把一个美轮美奂的故事编得不太可能。
任何写实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影视作品都必须遵循生活本身的逻辑,除非你是魔幻的,不能忽略现实生活的逻辑,包括人物性格的心理发展轨迹,否则会走向故事的反面。
葛优饰演的万帝是一个表面谦恭而骨子里残忍、欲望贪婪、杀伐果敢的皇帝,然而这么一个欲望无度、利欲熏心、阴柔、阴险、诡计多端的人竟然没有一点儿对生命的渴望、留恋,主动缴械。一点反抗、或者一点防范都没有,岂不令人生疑?因为,万帝的夜宴也是一场鸿门宴,是急不可耐的。难道是急不可耐下的疏忽大意?只能这样揣测。葛优没有将万帝死亡时一个帝王对天下的留恋,对江山美人的留恋表达出来。
这是我的遗憾,不是葛优的遗憾。任何所谓的大师看来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靠得住的。
太子无娈是刻画比较成功的人物,身在宫室,却对皇权厌恶至极,他不喜皇室、皇权,又不忍于父亲的惨死,在爱恨情仇之间游走,最终死于自己的犹豫和心慈。
婉后说得好,自从嫁给你父亲的那一刻,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婉后喜欢茜素红,说那是燃烧的欲望,在皇宫里每个人都有欲望,那是欲望的泥淖,没有欲望也会逼出你的欲望,那是一座欲望的城池,没有爬出的欲望,你将会被欲望吞噬。
有比这毒药更毒的吗?有。人心。这不是冯氏的贡献,是冯氏的告诫。
其实,欲望无处不在。不是皇室的专利,每个人都有欲望,欲望有善恶之分,有大小之分。怎样把握自己的欲望,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
我忽然想到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年乞丐游走于东北,光要饭,不要钱。别人给钱,他会断然拒绝,因为他曾是一个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这是一个真正的乞丐,一个纯粹的乞丐。这种乞丐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了的。他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他自己允许的范围。做到的能有几人?
善恶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当把恶放大到极致的时候,善就显得那样弥足珍贵。这是《夜宴》的可能。
我的本意不是寻找《夜宴》的瑕疵来凸现自己的小聪明,那样是我的愚蠢,只是在编织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注意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罢了。
2008年2月12日星期二
活着的意义
——写给自己
《椅子》是法国剧作家尤内斯库写的一部荒诞话剧。一对年约九旬的夫妇,认为自己活了这么大年纪了,自己的人生应该是圆满的,便邀请达官贵人来家中做客,其中邀请了一位演说家,等大家到齐的时候发表重要演说。
门铃一响,两位老人急忙去搬椅子,怕慢待了客人,招呼客人坐下。
而事实上,没有一个客人进来,全部是两位老人的想象。宴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演说家来了,却是个哑巴,咿咿呀呀不会说话。两位老人终于悟出,两人的一生其实连话都没说好,发现真相,终于绝望,最终投水身亡。
人的一生,好坏全有,在老年时期能够整合自己的经验,要找到一个支点,一个架构或者价值观,提炼出自己生活的意义,感觉自己的一生没有缺憾,这无疑对自己是一种极大的安慰。那对老夫妻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生活的价值,于绝望中自杀。这对老夫妇是西方人。
在中国的贫困地区,因贫困自杀的人不多。法制频道播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对夫妇将自己患了梅毒的双胞胎女儿放在医院治病,医院治好后却不见夫妇来领。电话催几次,开始还答应过几天来领,最后连电话都打不通。医院的医生护士一个个气愤无比,最后不得不报警。
警察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孩子的父亲,所了解情况令人同情。他的妻子是个精神病人,时间不长才打死了他的母亲。妻子被强制进入精神病院进行精神治疗。他连去医院的路费都没有,不要说交医药费了。这个一贫如洗的男人还得照顾自己的一个智商只有八九岁孩童的哥哥。他想,自己没有钱,医院肯定不会给自己孩子的。这个男人是有绝对理由自杀的,但他没有,在他的脸上我没有看到绝望,是一脸的茫然、一种无助、无奈,一种已被痛苦压得近似于麻木的男人,但他没有想到自杀。中国民族性的东西在他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是一个遭受过列强欺凌的民族,所以这个民族是一个能够承载巨大痛苦的民族,而那对有足够生活经历的夫妇却自杀了。
两个故事的对比令我们深思。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或者说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卢素兰六十一岁,前半辈是个家庭主妇,十六岁在照相馆打工,开过美发店、卖过农产品,五十四岁带孙子。儿子为了让妈妈打发时间,把自己的照相机给了她。学摄影四年,六十五岁时,成了摄影家。
林精武八十一岁,二○○六年五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华人篮球赛中,他拿到七十岁组金牌。应邀与南京女子队和上海师范大学篮球队比赛,八天打了七场球。一个地地道道的老顽童。就是这位老人,十一年前因肿瘤切掉三分之二的肝。
七十岁“少年郎”何吉雄,退休后三四年体重飙升到八十五公斤,活着的意义
后参加自行车运动,现在八天能完成一千二百四十公里的环岛之旅。
以上的几个事例,是这些老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生活的支点。这三位老人都是台湾人。
我想,人的一生,无论年轻或者老年必须有一个生活的坐标,使得心理平衡,才能活的不至于绝望。
真正的乞丐几乎是没有自杀的,他没有具体的设想,没有宏大的愿望,没有理想,就是能够糊口。他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过多的奢望,所以某种程度上乞丐是快乐的。
在生活中,大多数自杀的人恰恰不是那类食不果腹的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思想,甚至有的是思想、个人品位极高的人,说好听一点儿他们有一定的追求。如果这种追求过于急躁,目标过于宏伟,会走向贪欲,贪欲之心会导致毁灭。
理想和野心,追求和企羡,需求和贪欲,痛苦和绝望,每一组词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能够把握好度,人便是幸福的,如果超越界线,有可能变成绝望。
当然,还有一类人,那就是积极否定自己生命的人,比较着名的有:
前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美国的海明威、杰克·伦敦,日本的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中国的三毛。这些人中间,有的是认为自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活着已经没有了意义,有的是对生活的这个世界深恶痛绝,还有的是对于世界要求过于完美。
杰克伦敦很有代表性。他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人,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他刻苦励志自学成才成了一个着名作家的时候,他却发现他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充满了人性的虚伪和道德的腐败,他自身的质朴和许多自身宝贵的东西也已消失殆尽。他感到自己有着无限的悲哀和空前的孤独。任何目标都有终极性,终结往往带来深深的失落。
其实,所谓的完美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完美的概念总是带有虚幻的色彩,带有理想的成分。真正的完美人和事物是不存在的。比如有相当的一部分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人格是单一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性格是双重的,甚至是多重的。理想自我和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消极、沮丧,甚至丧失自信,悲观厌世。
但我赞同此类人对生命的否定。当你活着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否定生命也是消极中的积极。假如,我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大脑不能思考,活着已成为单纯活着的时候,否定自己的生命,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