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用人的第四个字是:“改”。知过必改。刘备用人也有犯错误的地方。刘备在得到荆襄九郡之后有十万兵马,达到了小康水平。思想不像穷困时那样谨慎了。襄阳名士凤雏先生庞统来投奔他,庞统相貌丑陋,矗额角,翘下巴,浓眉毛,大眼睛,塌鼻梁,招耳朵,翘嘴唇,龅牙齿,阿胡子。头上戴一顶道巾,开花的,身上穿的道袍,胸口一个八卦,因为吃汤水时流到八卦上,他就用手心撸撸,八卦起了毛头,就撕掉,把八卦撕剩了三卦。拿把鹅毛扇,尖捻头都没有了,因为头颈痒,不用指甲去搔,拿扇子去擦,尖捻头倒下就被他掐掉。总之是落拓不羁,不修边幅。刘备把庞统接到书房坐下,庞统身边有两封介绍信,一封是诸葛亮写的,一封是鲁肃写的。如果交上这两封信,刘备一定会重用他。但知识分子有自尊心和清高思想,庞统要凭自己的真本事求职,不愿把介绍信拿出来。刘备感觉庞统一是形象难看,二是语言直率,不讨人欢喜。就说:“荆襄初定,各项工作都已派定,请你去驿馆休息,有了出缺再来烦劳先生。”气得庞统差一点厥倒。想我和诸葛亮齐名,你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我一次不用你请,“挨上门,自掇凳。”你非但不重用,还要叫我“住招待所,待分配”。庞统去了馆驿,文官孙乾来劝刘备,庞统是诸葛亮的师兄弟,这样对待,怕不合适?刘备说莱阳县知县病故,你叫庞统到莱阳县做县官去吧。孙乾去跟庞统一说,庞统更生气了,我是一品官的资格,叫我去做一个七品知县,太瞧不起我了,但他没有拒绝,到莱阳县上任。上任之后终日饮酒,不理民情,三个月不办公,民怨沸腾,纷纷写信给荆州刘备控告庞统渎职误事。刘备大怒,派张飞巡视莱阳就地处理。张飞到了莱阳,责问庞统因何不理民情?庞统说区区小事何用每天升堂,你看我马上升堂来清理,张飞坐在堂上监督,只见案上公文堆成一沓,庞统眼睛在看公文,口中在问另一道案件,耳朵还在听别的案情,手中在批其他一个案牍,办公速度之快,令人称奇。张飞坐在公堂看庞统办理公事,一百多天的积案,在半日之内办完,庞统将笔掷于张飞面前,问飞:“公事何在?”张飞拱手致歉:“冒犯先生,幸勿见责。”立即写信告知刘备:“庞统乃天下奇才!”刘备请庞统回荆州,登台拜将拜为副军师中郎将,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刘备知过必改,不容易呀。不似有些人知过不改,还要打击报复迫害对方。
刘备用人第五个字:“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问诸葛亮:“马谡其人如何?”
孔明与马谡友谊很深,也欣赏马的才学,回答:“马谡乃奇才也。”刘备摇摇头:“我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口虽不言,心里认为刘备的看法不对。几年之后,初出祁山,司马懿大军攻来,诸葛亮问谁人去守要塞街亭。马谡讨令前去,结果马谡犯错误,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杀奔西城,诸葛亮连撤退都来不及,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在汉中收令时,按军法要斩马谡。马谡押出去时,诸葛亮放声大哭,文武官不解,既然要哭,何不宽恕马谡?孔明说我非哭马谡,我是哭先帝,先帝临终前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我不以为然。今日方知先帝有知人之明。
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总体上比刘备高明。但在认识马谡的本质时,刘备却超过了诸葛亮。
刘备就是用诚、仁、信、改、明这五种用人的方法,取得了三分天下。
国宝在流失
曾几何时,文物收藏热在中国大陆温度愈升愈高。有艺术爱好者、有普通百姓、有领导干部(他们大都是自己不收藏,而等待别人赠送)……然而,在文物收藏领域中,充满了黑幕、骗局和陷阱。吴树通过暗访近百位文博界专家、古玩商贩和文物走私犯、盗墓贼,获得大量内幕素材后撰写的《谁在收藏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一长篇纪实作品中,揭示了文物市场的真相。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二○○六年九月十九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报道:中国现有艺术品收藏大军近七千万人。另据文物部门统计:全国从事艺术品交易的单位已近万家,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以二○○七年为例,中国四千家拍卖公司举行了七百七十一场(次)艺术品拍卖会,共成交三千多亿元人民币,再加上画廊、文物商店、古玩市场等,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额估计超过六千多亿元,达到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全国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十,私下交易量更是无法统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长,势头异常强劲。
那么,这样一支声势浩大的收藏队伍由哪些人构成?他们的兴趣点又在哪里呢?收藏队伍中,大企业、大财团和大收藏家约占收藏总人数的百分之零点零五,绝大多数收藏者是普通老百姓。在这些人当中,收藏目的出于个人爱好的仅占百分之五,为了增值的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五。
中国是文物大国吗?
中国是文物大国吗?
一般来说,博物馆以及馆藏文物的数量及质量,再加上开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物实力的鲜明标志。我们不妨就此先作一个数据上的比较:
在博物馆的数量上,我们没有优势可言。据国家文物局可靠数据:止于二十世纪末,法国每一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德国和荷兰每一万六千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日本每十四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中国是平均六十万人才拥有一座博物馆。
从馆藏文物数量上比较,我们更是缺少一个文物大国所应有的优势。据我国文物部门自二○○三年开始的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我们所拥有的二千三百座博物馆里,国家登记在册的文物总数一千二百多万件,其中一级文物的总数近十一万件。中国最大的故宫博物院两岸共有藏品二百一十五万件(北京一百五十万件,台湾六十五万件),约占全国馆藏文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出头,其中一级文物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国外的情况怎样呢?记者也收集了一组数据:
美国现有博物馆八千座,其中,仅一九六四年建立的美国国立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就多达一千七百多万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八千多万件,美国斯密森博物馆系统收藏文物藏品更是多达一亿三千万件。这个只有二百余年历史的移民国家,仅此三家博物馆的文物藏量竟是中国全国文物总数的十点八倍。
法国现有博物馆近五千座,馆藏文物约二亿余件,是我国馆藏文物的将近二十倍。仅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和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三家博物馆,藏品就有二百多万件。
英国现有博物馆三千余座,馆藏文物约一亿八千万件,是我国馆藏文物的十五倍。仅大英博物馆一家现有馆藏文物就有七百万件,是我国文物总数的一半有余。
是我们的家底子太薄,祖宗没给我们留下多少遗产吗?非也!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随便用“洛阳铲”朝哪儿打,哪儿就能冒出文物。是我们恋旧惜物、吝啬挖掘吗?非也!近三十年来,国家考古挖掘加上民间盗墓所出土的文物,哪一年没有几十万件?那么,我们的文物上哪儿去了?我们再来看一组数字: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
在全世界四十七个国家二百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一百六十四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大约是馆藏数量的十倍以上。换句话说,按照最保守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在一千七百万件以上,远远超出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
除此之外,近年来风靡世界的中国文物市场,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迅速扩张、膨胀。记者通过互联网对国内外多家媒体所报道的数据作过粗略统计:仅美、英、法、日、韩、菲六国,每年都有数百万件中国文物上市买卖,或曰“中国文物街”、或曰“中国文物楼”。毫不夸张地说:单从文物数量上看,疯狂的文物走私,使得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失去一座故宫。
人们习惯于把丧失国土主权的人称做亡国奴、把轻薄自己生命的人称做亡命徒、把守不住祖上财产的人叫做败家子。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死的记忆,它用物质的形式储存着不同时代的人文信息,传承着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一旦我们彻底失去了这种记忆,又与失去国土、失去家产、失去生命与灵魂有何区别呢?
究竟是谁,将我们捆绑在“文化亡国奴”的耻辱柱上?
国宝大出境
一九九四年夏天,英国警方接到举报,有人通过海运走私大批历史文物。英国警方按照举报的细节,迅速发动了代号为“水烛行动”的突袭,分别在英国两个港口截获了两批走私文物,计七卡车约六千件,随后将这些文物封存在克里斯蒂拍卖行库房。
一九九五年二月,英国警方向我国驻英使馆通报了有关情况,希望能与我国联手破获该走私文物团伙的国际网络。
早在接到英国警方的通报之前,中国驻英大使馆曾接到几封匿名信,信的内容大致相似,都言及从一九九四年初,在英国着名古董商人James的策划和唆使下,中国境内一个文物走私团伙组织盗墓贼窃得了大量珍贵文物,已经分两批从海上成功登陆英国。匿名信还详细描述了有关非法走私中国文物的涉嫌犯及走私文物路线和进货批量、市场交易等情况,指出参与走私中国文物是一个有组织的走私犯罪集团,成员既有香港人,也有英国人,其中包括英国警方人员。他们主要的运作方式是从中国内地定期通过走私方式,将大量文物经香港运至英国、美国和瑞士等地牟取暴利。
接到英国警方的正式邀请后,中国政府派出以国家文物局时任局长张文彬为首的文物鉴定团队赶赴伦敦,并立即开展工作。
中国专家在英警的带领下走进克里斯蒂拍卖行的仓库时,不禁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着名的克里斯蒂拍卖行的仓库竟是如此狭小、如此黑暗,常年不见阳光,连空气都很难流通。可是被英警查扣封存在这里的走私物品,却件件精美,堪称文化珍宝。这些走私文物除了少量赝品和埃及文物外,绝大部分文物都是近年在中国国内盗掘出土后走私出境的,少部分明清文物则是盗自中国境内的寺庙。
与此同时,中国专家还在现场发现了一些可以表明走私文物来源的证据:如墓志中的下葬地名、中国北方文物走私犯惯用的包装纸和中国报纸、河南广东等省生产的商品包装箱、部分出土陶器带有的古墓老土、保持墓葬中的饱和状态尚未脱水的漆木器……经专家们鉴定,这批文物有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结束于清代的青铜器、玉器、石器、漆器、陶瓷器和古画,大部分都属于国家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专家们称:
这批文物的时代、品种之全,艺术品位之高,足可以单列一家博物馆。
在与英国警方合作办案的过程中,让中国专家意外之事不断出现。在这两起走私中国文物案的策划者——英国古董商人James的家里,公然悬挂着一张中英文对照的“中国藏宝图”,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历年来由中国官方考古队和民间盗墓贼挖掘的古墓地点、出土文物名称,有些还另外配有文物照片或画像。在交谈过程中,专家们还发现James对中国文物的出土时间、地点、身价和基本特征都非常了解,甚至很专业,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中国文物通。从此人如此深厚的中国文物底蕴中不难想象,经他之手绑架出境的中国文物肯定少不了一个天文数字。
回国后,张文彬局长立即将情况分别向国务院和文化部作了汇报,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一方面致函英国内务部,表明对这批文物的中国所有权主张,并要求英方将所扣查文物归还中国。另一方面责成公安部迅速成立专案组,针对此案的盗掘、出境等详细过程,在河南、广东、香港等地调查取证,取得大量第一手证据。
就在中方紧锣密鼓搜集证据的同时,又一件出人意料之事发生了:英国地方法院告知中方,若在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七日之前不进行民事起诉,他们将把这批扣押文物判给走私嫌疑人。理由是英国没有参加《文化遗产公约》和《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公约》。依照英国法律,对发生在其他国家的犯罪进行起诉是有限制范围的,所以拟放弃追查。由此,查扣文物的英警方也称如果我方不介入民事诉讼,按照英国法律,他们必须把查扣物品退还给犯罪嫌疑人。一时间,走私犯罪嫌疑人气焰格外嚣张,甚至频频公开致函我国驻英使馆,要求中国方面放弃对查扣文物的所有权要求,否则就要进行民事诉讼。与此同时,走私嫌疑人还以非法查扣其财产为由,对英国警方提出起诉。
由于英国警方无法取得皇家检察院批准提起刑事诉讼要求,英国伦敦地方法院民事法庭按照民事诉讼程序接受了走私嫌疑人的请求,在中方缺席的情况下两次开庭审理此案,并将一部分文物判决退还给走私嫌疑人。
一九九七年一月,中国追索小组在有关法律专家的帮助下,以英国地方法院蔑视中国国家豁免权为由,要求英方将此案2005年,由佳士得拍卖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在英国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缔造了中国文物的超级神话,使中国文物市场上的收藏人数一下子增加了数倍,达到7000多万。奇怪的是,从此这只青花大罐就无影无踪。
有人怀疑,这是富有者制造的一个大阴谋。
移交英上诉法庭审理,迫使英地方法院做出决定:冻结全部被扣文物,直到中方正式参与民事诉讼时为止。在我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走私嫌疑人不得已提出和解,并表示愿意谈判。
一九九八年一月,谈判正式开始,两天后双方达成协议,对方扣除了一部分其他国家的文物后,将所有中国文物归还给中国,共计三千四百余件(套)。至此,这起特大国际文物走私案以中方的全胜而告终。
据英国媒体爆料,事后,那位拥有“中国藏宝图”的国际文物走私分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嘲笑说:“我根本不在乎一次偶然失手,中国所有地下宝物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不出三天,中国人还会源源不断地把更多的宝贝送上门,因为他们很喜欢英镑和美元!”
令人痛心的数字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恐怕是一个谁也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大得足以让国人心惊肉跳,大得足以让世人瞠目结舌。更值得国人关注的是,在这些巨大的数字中,属于历史上数次被侵略者掠夺的文物珍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建国后,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流失的文物越来越多。记者长时间跟踪国内外一些比较可靠的文物资料库,对境外中国文物藏量较大的博物馆及它们所藏文物的来历,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统计,现将英国、法国、日本的情况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