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花缘》作者之谜?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一八年),李汝珍将费时数十年写成的《镜花缘》书稿,交给苏州一家刻坊刊行,并在以后多次重印。本来,关于作者是谁应该是很清楚的事情,但是,关于《镜花缘》的作者问题,却在前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始终争论不休,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镜花缘》苏州版初刻还没刊行,就先有人据《镜花缘》二稿传抄本在当时的江宁桃江镇私刻发行。接着,在一般市民和知识阶层中,便陆续出现了关于《镜花缘》作者的种种传说。到二十世纪二○年代,知识界正式展开了争论。先是江苏海州的吴明星,然后有江苏板浦的许绍蓬,都主张《镜花缘》作者并非李汝珍,而是板浦”二许”(许乔林、许桂林兄弟,他们是李汝珍的子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许作”说(《镜花缘》为”二许”所作)及”许凑”说(《镜花缘》不是李汝珍一人作,而是李与二许一起”凑趣”而成)。
与此相反,孙佳讯等连续发表文章,根据史实驳斥他们,认为《镜花缘》确实为李汝珍一人所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分别就《镜花缘》的文学价值、著者及版本问题,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意见。
据有关数据记载,《镜花缘》脱稿后,李汝珍曾附信将稿件送给许氏”斧正”,因为当时许氏兄弟在海州地区声望较高,几乎妇孺皆知,所以,李汝珍想让许氏为他写一篇序。许氏兄弟当然不会推托,于是许乔林就为李汝珍写了一篇,篇末署名”海州许乔林石华撰”。因为当时屡屡发生文字狱事件,为了保险起见,《镜花缘》并没有署李汝珍的姓名,一直到道光元年(公元一八二一年)的重印本,书末才增刻了《松石歌》(”松石”即李汝珍)。因为当时的阅读者在书中没有看见作者姓名,只看见书序的撰写者,因此说《镜花缘》作者是许乔林,这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民间传说的主要起源。
持”许作说”的吴明星等人,又根据许乔林所写的序文内容指出两个疑点:序文中有”相传北平李氏以十数年之力成之”的字句,许和李是同时代之人,又是很好的朋友,哪有李汝珍写了一部一百回的大作品,他的朋友却不知道的道理呢?用”相传”两个字轻轻带过有些说不过去,况且又没有指明李氏究竟是谁,这是疑点之一。另外,序文中又用”昔人称”,同一个时代的人所写的作品,”昔人”又怎么能进行评价呢?这是第二个疑点。所以,吴明星等人认为:《镜花缘》实际上是许氏借李氏的名来出版的。
对于序文所引起的疑点,孙佳讯认为,许乔林写这篇序时,因为当时屡兴文字狱事件,所以他也不无顾虑,这和李汝珍既亲自出马到苏州监刻《镜花缘》却又不署姓名是同一种心理。用”相传”可给人留下序文作者与书作者素昧平生的印象,又用”昔人”来给人隔世之感,这是为防止官府追查责任留有回旋的余地。
“许作说”的主要证据是”许氏事迹与此书内容有类似的影射”,比如《镜花缘》中”妙算谈天”好似许氏所著《算牖》的内容。其实,李汝珍算学知识虽然不如许氏渊博,但李汝珍有通算学的老师凌廷堪指导,和许氏相比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退一步讲,即使书中吸收了许氏算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小说创作来讲也并非是犯忌的事情。
另外,《镜花缘》道光元年本附”题词”十四家,这些题词人都是和作者同时代的人,从评语、眉批看起来,和作者的关系还很密切。不少”题词”都或明或暗地点出了《镜花缘》的作者,总括起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该书作者姓李,字松石,籍贯北平。比如以《镜花缘》第七十三回”看围棋姚妹谈弈谱”为例,该处眉批有”作者本系高手,谈棋自得精微”,而许氏对棋道却不是很了解。许乔林曾自言:”余不知弈”。这种从同时期人所作眉批中说明作者是李汝珍的证据很多。更明显的是,作者李汝珍借书中人物之口,在一百回中多次提到《镜花缘》故事是”士人李某”、”老子后裔”所编。
至于”许凑说”,仅仅根据李汝珍小说与许氏著作内容有某些相似之处,就推论《镜花缘》为李、许所”凑”,无论怎样自圆其说,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例如小说中用到的”打灯谜”,似乎与许氏所著有关,但这些知识性的数据并非一家之言。李、许两人关系密切,互相引用是完全可能、也完全允许的,很难说谁借鉴谁的。况且,李汝珍对这些内容也并非门外汉。”枕经藉史,子秀集华,兼贯九流,旁涉百戏,聪明绝世,异境天开”,这也是许氏对李汝珍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