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依靠别人的指导独自做决定——无法脱离新人状态
彦青毕业之后在一家企划公司任职,非常幸运地在一位能力很强的总监手下工作,总监姓王,在圈内摸爬滚打了十年,彦青这种初出茅庐的新人完全是用仰视的目光看他,好像每一个客户,每一个案子都难不倒王总监,每次彦青想的脑汁都要干掉时,王总监总能轻松的点拨他。有一日,他们在一起闲聊工作,彦青突然感到王总监有一种“修行导师”的魔力,当他苦苦挣扎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时,王总监能够明确的告诉他:只要你这样做、这样想,你就能成功,因为这才是对的。
这样彦青觉得很安心,在经历了很多焦躁情绪之后,王总监的指导能够让他渐渐平静下来,把精力放在首要的事情上,老板给了他第一份工作,但是王总监给他了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他觉得只要王总监在,自己就能在行业内出人头地,总有一天,自己也能达到王总监的境界。每次做方案时,王总监在最开始都会放手让他去做,到了最后关头,把关的还是王总监,有时彦青会很懊恼,为什么明明是按照要求和正确的方向做却总是效果不佳呢?不过既然有高手把关那就让他继续吧,反正自己只是个新人,能力方面肯定有欠缺,相信总监也能理解自己。
几个月过去,彦青已经跟着王总监做了四次方案,每次的提案结果都很好,客户也很满意,彦青心里更加佩服这位强人,暗暗下决心要将他身上的本领通通吸干。而王总监也逐渐放手,让彦青独立完成工作,只是在一旁做些指导,于是要命的情况就这样发生了。彦青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王总监,没有王总监在大方向上做指导,他根本不能独立做决定。明明该学的,都已经学的差不多,自己做的也还凑合,可心里总有那么个槛,到快下下结论、出方案时,就被绊倒了。更可怕的是,王总监突然变得很急切,反复跟彦青说:“我教了你那么多,你应该知道怎样去做才是对的,你要对自己狠一点啊……怎么感觉你还是有点迷糊呢?这样不行,你得学会自己做决定,而且这决定还一定要是对的,容不得你半点偏差。”彦青在这种压力之下又度过了一段时间艰难的抉择期,工作上每走一步时,他都特别想去听听总监的意见,但看见总监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只好放弃。
就这样一步步的,彦青开始发挥在总监那里学到的专业知识,起初,他认为学校里花的时间像白花了一样,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但等到了真正开始灵活运用的时候,他才明白学校学到的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正因为自己基础比较好,才能容易理解新知识,而且在学校里,他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有信心,也因为几个成功的案例出过风头,可那时候毕竟是学生,做起决策来非常天马行空,反而到了工作岗位上,顾虑这顾虑那,变得蹑手蹑脚起来。幸好在王总监的逼迫之下,彦青渐渐放开胆子,不把自己当新人,而是当自己和王总监一样是达人。当然,实在想不出结果的时候,还是会跟同事、总监多沟通,不过方式由“请教”变成自己组织的“头脑风暴讨论会”,收集起各方面的意见,再把意见变成自己的决策依据。
这个案子接近尾声的时候,王总监语重心长的说:“我能教你的就这么多了,你要尽快掌握啊,因为过段时间我就要离开公司去大陆淘金咯!”彦青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总监!我跟你一起去大陆!”对于还没完全断奶的彦青来说,总监的离开就像亲妈要离开一样,反正在哪儿工作都一样,还不如跟着总监去大陆。王总监笑着说:“算了吧,你还是留下来好好干,把我教你的那些东西变成你自己的,这才是你现在该做的事嘛!等到你能够独立抉择,独立做方案时,我也许会考虑带上你。”之前彦青不知道离开总监后他的路该往哪儿走,但他现在心里已经明确了,因为总监在离开之前,不但给他指明了方向,更教会了他走路的方法,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摆脱新人的依赖性,扎扎实实地向前走,这时离他毕业正好半年时间,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
要学会自己独立做决定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外,更重要的是摆脱新人的依赖性。有一则佛教故事:达摩祖师问他的弟子“你们都得到我什么了?”弟子们大多用语言回答,说自己如何如何了,只有一个弟子没说话,只是磕头,达摩很欣慰,只有这一人真正得道。因为再好的方法若只是用言语来表达,只停留在嘴上,那就仅仅只是方法了,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渐渐可以自己做决策时,才算出师。渴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同学们,不妨在校园里为自己多找几个师傅学习,多设置几道门坎,通过努力勇敢地跨过去,相信这样的人,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迅速进入角色,成为真正能够独立干活的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