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80600000036

第36章 《明儒学案·甘泉学案》选读(12)

无乃反言之乎。佛氏唯视理在天地万物。故一切置之度外。早知吾心即理。则自不至为无星之秤。无界之尺矣。

先生欲辨儒释。而视理与佛氏同。徒以闻见训诂与之争胜。岂可得乎。阳明于虚灵知觉中辨出天理。此正儒释界限。而以禅宗归之。不几为佛氏所笑乎。阳明固未尝不穷理。第其穷在源头。不向支流摸索耳。至于敛目反观血气凝聚。此是先生以意测之。与阳明无与也。圣门以尽性为教。而辨性近习远上智下愚不移之异。其能尽者。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继善成性。理之一也。其不能移者。智愚上下之间。气质禀赋不齐。形生知发。善恶万类。分之殊也。是故善反其殊。以复乎初。系于习。驯而习之则变。

变而不已则化。气质变化。乃人欲消息。久之无欲而一。

斯静虚动直。而天命之性全尽。乃今之为道者。祖真觉是性。见解为病。禅诠日析。自谓至精至妙。藉言致知。而文以穷理穷此。尽性尽此。至命至此。豻侗之说。高标之为圣学的传。而冒当乎精一一贯。闻者喜其简径。竞相崇尚附和。遂置气质于不复论。况能进而求所由变化之功哉。谛其行。卒任气质。而堕于智慧自便。私意自执。犹亢然直命曰道。(吕巾石类稿序。

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其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绎言之。物即中庸为物不贰体物不遗之物。天下公共之理。人所同有者。格有贯彻至极无间之谓。惟其为公共同有。故格之即格。知为人虚灵觉识之知。一己所独得。人人所同然者。致者推究至极不遗之谓。惟其一己独得。故致之即至。故曰致知在格物。在者。明知物之一。知格之功。相贯亦一也。惟其能推极其虚灵觉识之知。至于贯彻无间于天下公共之物。故曰物格而后知至。而后者。明心物之一。格至之验。相因亦一也。惟其知至。乃知起于意而后诚。意发于心而后正。心主乎身而后修。则在己者。身处乎家者而后齐。家近乎国者而后治。国尽乎天下者则后平。则在人者。此为举纲率目。由己及人。操约该博。谓之一贯。如物未格知未至。乃其资性明敏。践履笃实。凡日用所由。恒在乎物之中。未必知能及。亦可谓与知。自此以其所知。意亦诚。心亦正。身亦修。家亦齐。国亦治。天下亦平。究竟其极。如孟子伯夷圣之清。柳下惠圣之和。特不若时中之大成。故曰道体则一。人体道则二。及其归则一也。近有绝不闻道。只得禅宗。指人心血气虚处为善。灵处为知识。合名善知识。以善易良知识易知合名。以孟子良知。

即不以虚灵中识觉。推极贯彻乎物。只敛目反观血气凝聚灵处。生照即识觉。即见地。即彻悟。即知至。虚中一无所有。灵中知识一无所用。凡生知学知默识闻知见知一无所为。又见格物二语。为大学首言不可置。乃以格去物欲即物格。全此虚灵即知至。凡中庸为物不贰。生物不测。

体物不遗。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皆不相蒙。悉以外物名之。不俟工夫阶级。谓万物尽屏。心知炯然。既得一。万事毕。意自诚。心自正。身自修。家自齐。国自治。天下自平。揆其实。乃率意即诚。任心即正。从身即修。家国天下由我操纵。即齐治平。即不齐治平。亦不必问。于虚灵中。为物欲潜滋暗长。恣肆妄行。皆直任为道。不必潜修禁止。一禁止。即遏抑。遏抑即外求。以此立门户。聚朋徒。标之不过二语曰。心知即道。口讲即学止矣。(大学定本古本石经三序)

易言穷理。分析乎理之谓。大学致心之知者在格。

万物万理。本于一物一理者。意相同。故举以为释。未尝谓随万物而一一穷之。今观传注未有此语。新学惟取人心血气中虚灵知觉者为立大。为养端倪。为体认天理。黠者又取善知识之说。合取大学致知孟子良知二语为言。其功即反目摄神至心。即知至。亦即物格。不必别言致言格。

乃以大学言格物不可背。不得已或指为格欲。为正事。为至物。格知物有本末之物。或以明知意心身家国天下之物。或以格不生不灭之物。又以先王礼乐名物典章法度为非作圣之功。增杂霸藩篱。训诂记诵闻见。皆致格中事。

一切指以为名为博为侈糜而文致之。支吾笼罩。转换豻侗。难以测识。自来不师先王非孔子。一见于秦。再见于今。(大学日四体文集注序。

道原于天命之谓性。性则与形俱形。形而有上下。

形者气质之谓。上者道之谓。一理是也。以其不可见故谓之上。惟上故难知。下者器之谓。日用万殊是也。即一理之所散者也。以其可见故谓之下。惟下故易。由合上下言。皆心之德。故曰道亦器。器亦道。是故生知者气质精粹。天性湛然。默识此道。谓之上智。中人以上。气质美者。于性明可以语上。以上使之即知之。中人以下。气质次者。于性蔽不可以语上。以下使之即由之。以上下言。

知者道。由者器。以道亦器器亦道言。则知者固道。由者亦道。如由之中有学有困而学。则蔽彻明开。几语上。

是即下学而上达者。惟终身由不学。故不知。民斯下之。

下之将所由者尽悖而去焉。民斯愚之。故曰惟上知与下愚不移。至下愚而其初命于天者则在所谓不以圣丰不以愚啬。故曰性相近。习相远。斯为孔门立教之法。周衰。世教微。儒行坏。迨汉武表章六经。儒行以显。唐宋间尝有嗣兴。顾崇信不纯。权术虚无杂用。而虚无特着。凡事佛老者为虚无。事孔子者为儒。若鼎立者然。未始混淆强同。亦首孔子次佛老。未始凌驾独宗。师孔子者自称吾儒。宗佛老者自称吾玄吾释。未始援假遮饰为名。斯皆昭然易见者。数十年来。忽有为心学者。于佛氏尝即心而见其血气疑定虚灵生慧洞彻无际者。名之曰善知识。自称上乘。遂据之为孔门所语上。而蔑视下学之教为外求。又得孟子良知两字偶同。遂立为语柄以论学。终日言之。不外乎人各有知。知本自良数言。又以心即理而不交于事物。

专于在腔子之内。一敛耳目聚精神于此。即谓之致。一涉于理交于事物。谓属于见闻。而非本来之良。即谓之不知致知者。今以佛氏之说。混淆强同。又凌驾独高。援假遮饰以为名。其实非孔门所谓知。非孔门所谓知。则自谓有知。而实不可语知也。乃其立教。亦欲人自谓有知。不必穷经读书问学。假闻见以遮迷其良。则是举世皆上达而无下学。民皆可使知而无复有使由者。是为阳宗孔子。实与之悖。而阴用佛老。袭以权术。实与之一矣。且孔门未尝以知为道。以知为道惟佛氏。观孔子曰知之。曰知道知德知止知天。孟子曰知爱知敬。凡言知即指心。凡言道言德言止言天言爱敬即指理。是故知者知此道。道即理。孟子曰觉。后儒曰悟。亦觉悟此道。析言之。知即大学之谓致知。觉悟者豁然贯通。即大学之谓物格。合言之。知觉悟乃明此道而相因之名。其实一也。故曰孔门未尝以知为道。乃佛氏即心而见其血气凝定虚灵生慧洞彻无际者。析言之。虚灵之谓知。生慧之谓觉。洞彻无际之谓悟。合言之。知觉悟者。乃敛耳目聚精神。间所见腔子内一段莹然光景之名。其实亦一也。观其以是即理。而不交于事物。

故曰以知为道惟佛氏。孟子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窃亦曰。今之学者。未尝知道。以其外之。况孟子言良者。自然之谓。以其不待思虑而自然知爱敬仁义之道也。佛氏言善者。神通自在。不可思议。无上至妙之谓也。今不以良为自然。而以为神通。又独挈良知遗良能。

则外行。夫知既与孔孟言良者异。又外行。则行亦异。知行并异。是别为一端。则又不肯以别为一端自居。而曰知行合一。凡物惟二乃合。今以本一者而曰合。是欲一之而反二之也。又讳言佛。尝辟乎佛。辟之惟以其外人伦不耕食自私自利为言。此在释氏诚为外遗迹。与其在人伦者小异。而其所论道者大同。今独据其大同。而独辟其小异。

安可因其小而信其大哉。即佛者闻之。亦惟以其阿祖骂佛故智。反不之校耳。顾此犹前时为然。今则不惟不讳不辟。且直以佛氏之说为孔子之说。又以佛在孔子之上。倡言自恣。弃行不顾。其人在孔门。必挥而斥之。乃其传闻者不察其真。遂以为真圣学。说者列而进之。与先儒并。

令天下后世。谓当世理学。其人若此。深可惧也。(孔子像碑)

心性者佛老皆言之。先生首以思孟。宋儒周程张邵所阐明详发之。其大旨以虚灵知觉之谓心者。主于形而囿于形。我所有也。天命之性者。太极一本。万物一原。敬轩薛子谓天下公共之理。汪子谓天也理也。天下之公共者是也。气质之性者。二气五行。刚柔万殊。汪子谓牿于形体。乃有我之私者是也。性具于心。心生乎形。形之谓气质而亦谓之性者。谓其有则俱有。非二言之。惟变化其有我之私。至公而无我。天性复初。气质不累。乃性曰天性。而不复以气质并言也。此谓之儒宗。佛自达摩单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即禅宗。似儒非儒。故阐之曰。佛家从头都不识。则不识性所从出之天。即谓之命。曰只认知觉便做性。则不识心所具之理。即谓之性。佛氏以心无理又无蔽。不得不以理为障。障一去而方寸中空空荡荡。

若无星之秤。无界之尺。事至不能揆。不得不以事为障。

以理为障。故不言穷理。以事为障。故不言敬事。而惟此虚灵知觉在腔子内者。炯然洒然。无念无着。其工夫则止观空悟为一。一悟便是即为了当。自此随意见所起不分真妄。皆本来面目。执为把柄直竖而往。操纵作用。无不自由。上天下地。惟我独贵矣。先生以孔门下学而上达为教人成法。而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者。申之曰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本立而知益明。知进而本益固。自此辨明教立。学者所得明也。近岁有尝读其书。既因养生契禅。恍见此心知觉之妙。遂自称悟。揭之为良。

曰。道在此不在行。六经不在载籍。妙道自己而发。先圣先儒。弗及传注皆差。因取精一博约一贯忠恕格致克复中和尽心知性知天诸训。一认为己所有。欲以易天下。见其惟传注是从。不诋之则己说不伸。乃诋所阐教法为末务。

主敬为缀。格物穷理为支离。为义外。为俗学。鄙传注为训诂章句。非读书为远人为道。于是并经书原文。各据胸臆立解。不宗本旨。其渐不至于背经弃传绝蔑圣言不止。

薛子曰。程朱大有功于万世。又曰。后人于朱子之书。不能遍观尽识。或辄逞己见。妄有疵议。或剿拾成说。寓以新名。炫新奇而掠着述之功。多见其不知量也。(朱晦翁碑。

来教以天命之性为虚灵不昧。譬则日月之贞明。气质因依假借迷复不常。譬则浮云之聚散。云聚而日月昏。

云散而日月炳。于日月贞明之体。未始有所损益者。窃以天气地质具而后生人。固圣愚贤不肖所同禀。特其中有清浊纯漓之异耳。所贵学者澄浊求清。去漓还纯。乃所谓变化之功尔。孟子形色天性。惟圣人践形。厥旨深矣。苟以气质为浮云。则是谓其只有浊漓。而不谓其有清纯。然则生知安行之圣。学知利行之贤。其有外于天地气质而生。

而人性上有二物矣。抑别有一种气质。而非吾之所谓气质者。又不然。是天命自天命。气质自气质。而道之形下形上。截然可分为二。至于指天命之性为性灵不昧。此近世诸儒同以为然。似同于佛氏昭昭灵灵见上乘之说。与圣门所指性与天道中庸以来性命。皆殊涂异能。非愚生所知。(与吕巾石)

今学者只以讲便为学。以学便为道。以道便为心。

故曰心学。今言格物者。以心即知。以知即物。一敛视却听。便为心正。心正便为知致。知致便为物格。物格便为道为学。其词豻侗不分。空寂难辨。遂使圣门曰心曰道曰学曰正心致知格物。捏为一团。其流之弊。令人空寂枯槁。只成一个顽然之物。谨睹来谕。谓统会斯道者心。以心体道。斯善学矣。又谓知非空知。必有一事。事即是物。知中有物。物见于知。虽有知物二字之名。实为一齐俱到之妙。可谓辨析至精。(与舒继峰)

同类推荐
  • 远程教育纵横谈

    远程教育纵横谈

    本书立足现代远程教育这个新的教育形式展开课题研究。从现代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到微观理论,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到各种教学方法的探讨,从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心理教育研究到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从现代远程教育本领域的纵横比较到与教育的其他领域的比较研究,所涉及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范围,到目前为止是较为广阔和深厚的。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全脑超能想象力

    全脑超能想象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热门推荐
  • 天刑炎将

    天刑炎将

    传说,天!拥有三大帝尊九大神将!每一位都是天之下的第一人,无人能与之匹敌!直到有一天........
  • 不负时光里的你和我

    不负时光里的你和我

    当程亦星踏进国安学院,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好像有了变动,慢慢缠绕在了一起。在成长的这条路上,大家都是跌跌撞撞的往前走,可谁也没说过放弃....
  • 关于那天的美好

    关于那天的美好

    一个故事能否让你回忆起那年那时的美好或者遗憾呢?
  • 折断枝头只落我肩

    折断枝头只落我肩

    她是步步,她是周旋于数种职业的千面女郎,似风;而他是席南濯,是事业口碑双丰收的慈善家,似雾。可是——当这阵风邂逢了一股雾,这究竟是风吹散了雾,还是雾笼罩了风呢?“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你不给我也像你一样做个慈善家吗?”她巧笑应答,双眼皎洁如月。在她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以后——“我觉得我不适合谈恋爱。”“什么意思?”“我说我想和你结婚,想替你分担风与雨,我想照顾你;因为我在那几百人里第一眼只看到了你,而你成为了我日后前进的信仰。”总有一个人的出现,会让你觉得你所努力的世界啊,拱手相让又如何?你的努力,就是为了遇到拥有宽实臂弯的他,而他同样也会在那一刻将你紧拥入怀中。
  • 暮行三千里

    暮行三千里

    机关,元素,权谋与诡计。三教九流的术法,三六九等的尊严。在这个世界里,残酷与温情并存,热血与柔情共舞。我是谢三千,百里城的三等民。我们这,有些人高高在上,有些人连姓名都不配拥有。可是,总有人不服。......很不巧,这人就是我。
  •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

    《沟通决定你的一生》一书,薛巍老师以多方面的角度来思考,把影响沟通成败的客体、主体、口才、心理、心态、语言、形象、环境等各要素一一加以论述,以让我们争取达到沟通的最优效果。
  • 赤龙御三国

    赤龙御三国

    兵甲魏武曹孟德,七十二疑棺,奇功不死;江东少虎孙权,碧眼重瞳儿,虎魂长弓;阴阳雌雄剑,汉天传诏令,汉室后裔刘备两气化帝剑……(本书又名《这个三国有高武》《我在三国偷玉玺》《真·万人敌》)东汉末年,黄巾祸起。小渔村的少年邂逅了一个自称是高祖刘邦分身的“老骗子”。命运之弦拨动流转,苏卫驾驭着汉家赤龙魂,踏入了外面那广阔斑斓的武侠世界。汉失其鹿,群雄逐之,天下纷争,豪杰并起。武林与庙堂,两场祸乱,两处飘摇。大厦将倾,江湖乱。成王败寇,尽东流……我的使命,就是将手中的玉玺,传给真正的天命之主,还天下一场太平……
  • 武竹墨凡

    武竹墨凡

    普天有武,吾有墨竹,可撑天地,劈山碎月。众生求道,吾求真相,凡人歌笙,神仙无力。
  • 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远见

    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远见

    本书有6个大章,分别为父母的格局、眼界、修炼、领悟、呵护、关系,通过自身多年来带两个孩子的教养实践与心得,分析周国平、胡可、霍思燕、陶虹、涂磊等名人的教育实例,与社会上很多有关教育的热点事件;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明确指出父母的远见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警醒家长们不要把教育的重心全部放在如何让孩子“成绩单”更优异,掌握各种技能上,应通过正确的言传身教让孩子的心理、行为、习惯、情商、德商等得到良好的发展。
  • 一见倾心:斯人若彩虹

    一见倾心:斯人若彩虹

    心直口快的菜鸟助理遇上寡言少语的当红偶像,她有意避让却发现每走一步都在向他靠近,本无心闯入他的世界却越陷越深;鬼马腹黑的娱乐记者杠上绯闻缠身的影视巨星,他生性凉薄,不易与人亲近,可最终输在她的死缠烂打下……你相信命运吗?我始终相信,两个人的相遇是上天的精心策划。若非相欠,怎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