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拓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各级政府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长期的战略方针,尤其是在广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如何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积极利用外部条件,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更是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经济工作必须以“人”为中心,农村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对当地农民发展的影响。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选择。
水利水电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占全球6%的可更新水资源,支持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尽管如此,我国仍是一个水资源贫乏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加之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造成了水资源的很大浪费,甚至是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水资源贫乏和开发利用不足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而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则相对短缺,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快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不仅能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变弊为利,而且也将缓解我国的电力相对短缺、能源不足的矛盾,264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能源支持。
一怒江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
(一)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总的来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民族地区,高山峡谷,立体气候,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民贫困,财政紧张。
怒江州地处云南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峡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北接西藏,东南和省内的迪庆、丽江、大理、保山相连;国境线长达449.67公里。怒江地区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气温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差异而变化:南部炎热、中部温暖、北部寒冷;从河谷到高山,随海拔的增高,气温依次递减,江边炎热,半山温暖,高山寒冷。气温垂直差异大于水平差异,呈显着的立体气候特点。境内“三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纵贯,支流如梳,从峡谷底到梁峰顶,分布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各种野生动物,有“小动物王国”之称。由于地处濒临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奇异的地质构造运动造就了怒江全境沟壑深切、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景观。
全州水资源得天独厚,年降水量286亿立方米,加上怒江、澜沧江、独龙江的过境水量,总径流量873亿立方米,为云南省径流量的21%。水资源蕴藏量为1226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846万千瓦。尚有流量0.3立方米/秒以上的河流83条,有建设水电站的优越条件。
怒江地区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8万人,居住着傈僳、怒、普米、白、独龙、藏、汉等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其比例为全国民族自治州之首。
怒江州是一个农业州,总人口45.88万人,农业人口为42万,占总人口数的91.54%。农业收入在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
虽然农业收入是怒江州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怒江州进入农业社会的历史并不长,脱胎于原始农业的历史更短。各民族进入农业社会的历史,因居住地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总体来看,东部的兰坪县早于其他3县,南部的泸水县南部地区早于该县的北部地区乃至北部3县。
怒江州总耕地面积约7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6亩。根据《怒江农牧志》,从历年耕地面积、农业人口、劳动力、人均耕地统计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怒江州人均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怒江州耕地不仅面积小而且质量差,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坡度在25度以上的就占76%左右,山高坡陡,可耕地不多,大部分是挂在陡坡上的“大字报”地。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耕作方式。以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主要是玉米、稻谷(水稻和陆稻),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畜禽饲料和酿酒的主要原料,由于从高山到江边均能适应,其种植面积分布在全州各地。林地总面积109.15万公顷,但由于的区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范围,丰富的木材资源均未能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差,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怒江州财政自给率仅为14.7%。全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2003年全州农民人均所得仅为941元,其中来自于乡镇企业的收入7元,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934元,人均可支配现金收入376元,现金收入仅占总所得收入的41.2%。全州258个村中,2003年部分村农民266人均纯收入情况有如下表2。
可以看出,大部分村属于低收入村,绝大部分村的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据粗略估计有50%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按照国家核定的人均865元的标准,全州还有20.39万人口在贫困线以下。
由于绝大部分面积是高山峡谷,怒江州的交通极其不便,没有机场、不通铁路,只通公路,而且公路等级不高。全州最穷困的乡独龙江乡,1999年才通公路,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
人口素质差,科技和教育水平落后,大量文盲充斥农村。就泸水县(怒江州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州府所在地)的情况来看,全县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如下:文盲占38.52%,小学程度的占45.68%,初中程度的占14.62%,高中程度的占1.07%,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0.1%。且据当地有关人士介绍,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业劳动力人口,都是户口在农村、毕业后尚未就业的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少数民族比重高,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生产力低下,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制约。加之欠开发、欠投入、欠机遇,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诸多原因,因此发展中的矛盾非常突出。故怒江是条件性贫困和素质性贫困高度交融的综合性贫困地区。
总之,怒江地区虽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藏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方面的诸多原因,和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非常少,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造成了怒江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全州居住的22个少数民族,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生产力发展差异很大,社会发育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层次,是自我发展能力最弱、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2003年州财政的自给率不足15%,森工产业退出后尚未形成任何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1%,经济增长幅度仅为5.9%,发展速度持续放慢,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困面和贫困程度高居全省之首。
(二)怒江州农民收入的现状
怒江州农业人口为42万,占总人口数的91.54%,可以说,怒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总的来说,怒江州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较低,但农村经济总收入及农民人均所得均逐年有所增长,这从怒江州农业经济管理局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中反映出来。
显示,1999~2003年怒江州的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所得,总的趋势均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的速度不快。
表42003年的农村经济收入构成情况组成部分总收入(万元)百分比乡镇企业1014815.6%村组集体经济42626.5%农户家庭经营5073277.9%从表4可以看出,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例占到77.9%,村组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很268小,乡镇企业收入对农村经济收入的贡献不大,比例只占15.6%。
据怒江州农经局所提供的材料,2000~2003年怒江州农村经济各行业收入情况如下表。
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农业收入是怒江州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工业和建筑业收入所占比重偏小,第三产业对经济收入的贡献也很小,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纵向来看,2000~2003年怒江州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成效,二、三产业的比重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力很大。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制约怒江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差,人民思想观念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等几个方面。
首先,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怒江州的农业生产是从原始农业脱胎出来的,农业生产力极其落后。这一点在农业生产工具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怒江州的生产工具自古以来落后于内地,如在民国时期用于粮食加工的水碓、水碾、水磨,在内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粮食加工工具,在怒江州也仅只是兰坪、泸水等县的部分地方有,且为数寥寥,其他的地方连手推的石磨都还未普及,粮食加工全靠笨重的叫脚碓。此外,怒江州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极其低下,到1995年,全州农村拥有主要农业机械情况为:大中型拖拉机5辆,24.70万瓦特,小四轮及手扶拖拉机1021台,922.20万瓦特,大小机引农具18部(含机引犁、耙、旋耕机等);排灌机械5台,4万瓦特;饲料粉碎机械台,208.4万瓦特;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碾米机681台、磨面机6台、榨油机6台。如此落后的生产工具,直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低层次,加之地处边疆,交通闭塞,开发较晚,形成了怒江州高山峡谷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以及陡坡壁耕的特殊情况。到民国时期,怒江地区才进入锄耕农业,只有部分牛耕出现,当时砍刀是“万能工具”,其他则多为木钩锄、木棍、竹棍等原始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多为以刀伐木晒干,纵火焚烧后,以竹、木棍棒锥地成孔点种玉米或撒种杂粮,听其自然,种上数年,等自然肥力耗尽后,另砍地种,废弃之地等数年草木茂盛后,又复砍复种,周而复始,就形成了后来的轮歇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很大改观,但仍然很落后。
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不协调。农民就业集中在农业领域,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在怒江地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工业生产主要是森工、采掘和建筑。在实行封山育林后,森林工业基本退出,第二产业就更为薄弱,且这些产业都是以资源为依托的(尤其是兰坪的工矿业),科技含量不高,仅属于初级开发。由于科技、人才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深加工,农产品都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售出或自食,造成农民的收入水平极其低下。由于怒江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其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原因,第三产业发展非常缓慢,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占到16.4%。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滞后,其发展是在1985年之后才起步的,1983年之前第三产业对农村经济收入几乎没有贡献。二、三产业的这种发展状况,必然制约着怒江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将农民收入渠道局限在农业范围内,然而农业生产方式的极端落后,只能维持最简单的农业再生产的状况,解决全州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尚且力不从心,何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