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12100000009

第9章 董仲舒的学术活动(6)

“十指”即:记录事变以突出重要政务;反映出事变的起因;根据事变的起因而施以相应的措施;强干弱枝,尊君卑臣;辨别是非,区别同异;论贤才之宜,以明用人之方;亲近徕远,与民同心;根据周代文化,回归朴质;记事始于春,遵循“木生火”的五行之运;考察灾异和衰政的关系,以见天人关系。

再次,是发挥《春秋》的微言。微言即圣人没有明说,却透露于字里行间的意思。下举三例:其一,董仲舒从《春秋》“隐公元年”纪一为无例中,发现“大始正本”的深意,曰:“一者万物所从始也,元者辞之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大始即重视初始;正本即端正根本。君为天下之本,故应正君王以正天下。其二,从“春王正月”一句中,发现王者当“上承天之所为,下以正其所为”的深意。其三,从《公羊传》“何谓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推行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道义也。”从而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思想统一政策奠定了哲学基础。

最后,董仲舒援阴阳五行学说以解《春秋》。通过考察其中天灾人事的联系,从而建立起“天人感应”学说。在《汉书·五行志》中,保留有不少董仲舒关于《春秋》灾异的解说,这些解说影响了整个汉代的天人学术。他还推阴阳运行规律,求雨止雨。司马迁说他“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而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王充说他“表《春秋》之义,稽合于律,无乖异者”;他还据《春秋》之褒贬,定是非和名分,用以论事断狱,后人编为《春秋断狱》一书,等等。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加入《春秋》之中,变经学为致用之学,使《春秋》成为实用之书。汉代有“孔子作春秋,为汉垂法”之说,即是受董仲舒《春秋》学的影响。既把儒学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而且把经学讲活了,扩大了《春秋》的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史记》说:“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汉书》说:“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都肯定了董仲舒在公羊学上的特殊贡献。

董仲舒是汉代传授公羊的始师之一,汉代传公羊者都以他为祖师。仲舒传嬴公,嬴公传眭弘,弘传严彭祖、颜安乐,宣帝时立为博士,于是《公羊》有严、颜之学。后四传至东汉末何休,撰着《公羊解诂》,其自序虽声称用胡毋氏《条例》,论者颇以其说多同于仲舒,可见董氏实汉世公羊学正源,吴检斋曰:“《春秋》之学,则以仲舒为不桃之宗。”实为不刊之论。

3.依仁游艺,论道弘儒董仲舒还为汉代今文经学制定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归纳起约有“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三纲五常”等。

天人感应孔子的天命观游移于精神与物质之间,而以物质性为主;孟子则赋天命以客观规律性和必然性;荀子的天命观是纯粹物质性的,并力主天人之分。董仲舒的天命观则基本上是精神性的,但也有物质之天的因素。他一方面承认天道不过表现为阴阳消长、四时运行,认为:“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天容》);“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又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相生》)天道和天地之气都是物质的东西,表现为规律性的运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有“天命”、“天志”、“天意”者在,并十分强调天命对人事的干预和影响,此即他的“天人感应”说。首先,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之祖、人类之父。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又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由于人为天所造,这就决定了天人合一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人副天数”、“王者配天”、“天人感应”等方面。关于“人副天数”,董仲舒以为人不仅是上天意志的产物,还是天地形体的复制:人体有三百六十个骨节,像一年三百六十曰:人体有十二个大关节,像一年十二个月;人的骨肉像地的山梁与泥土;人的耳目像天的日月;人体有脉理像山川河谷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天地。人的性情也取则于天:“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晴,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寿命化天之四时,人之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为人者天》)人简直就是天地一切特征的副本。天不仅生成了人本身,还生成五谷来养育人类:“天生五谷以养人”(《止雨》);“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又养而成之” (《王道通三》)。关于“王者配天”,即人事法天。天有四时,王亦有四政:“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以刑副寒而当冬”。庆、赏、刑、罚,就是取法春夏秋冬四季的暖暑清寒制定出来的。在君臣行为上,董仲舒也主张效法天地:君应法夭“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高高在上,施而不为;臣应法地“暴(露)其形,出(现)其情”,向君王竭忠尽虑。地不兼天之美,臣也不敢“擅君之美名”,功皆归于君,恶尽归于臣。关于“天人感应”,如前所云,他认为天地人间皆阴阳一气,同类相感,同气相应。人间动阴气,天以阴气应之,故多雨霖;人间动阳气,天以阳气应之,故多亢阳;人间阴阳持平,则天应以阴阳之和气,故风调雨顺。同理,人间公平政理,故天见祥瑞奖励之;搅若人间不公平,怨气太重,则天降灾异谴告之。天人息息相关,不爽分毫。

董仲舒讲天人感应,讲人副天数,这自然是牵强附会的,粗浅的,但是,董仲舒讲天人关系,其目的是要人君推行仁政,在肯定君权神授的同时,又强调君主应法天行之德行,实行德治;君王应受上苍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这在专制主义政体下无疑具有牵制皇权的作用。因此,董仲舒的天人观在科学上是落后的,而在实践上却是进步的、积极的。

阴阳五行怎样认识天道呢?董仲舒认为天意体现在阴阳出入上,天道体现在五行运行上,曰:“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是故明阴阳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之道也。”(《天地阴阳》)天地与阴阳、五行是宇宙这个大系统中的不同环节。天地合起来是一个气团,分开了就是阴阳,展开就是四时,分布开来就是五行。天地通过阴阳化生万物,通过五行来形成事物之间的互相感应。这就是他的阴阳五行观。

董仲舒的阴阳观直接继承了《易大传》的思想,《系辞》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时),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董仲舒亦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几乎是《易大传》的翻版,只是在《系辞》的系统中加入了五行。他认为阴阳是天地的主要属性:“天道之大者曰阴与阳”;同时也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凡物必有合。”而合必有阴阳。“(《基义》)任何事物都有两个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即是阴阳:”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阴阳实际上是无所不在的矛盾。他说阴阳内部各自又存在阴阳的对立,层层递进,不可穷尽:”阴之中亦相为阴,阳之中亦相为阳。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皆为其上阴。阴是沉的意思,在下;阳是扬的意思,在上(《阳尊阴卑》)。阴阳概念是指事物内部不可穷尽的相对立又相依存的正负两种趋势。阴阳之间又有主从关系,阳常居上、居前,起主导作用:常悬于前而任事;阴则反是,常居下、居后,处于配合地位:常悬于后而空处。“阴者阳之助”(《天变在人》),那么阳则为阴之主。

阴阳对立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人伦之中、政治之上。他说天为阳,地为阴;君为阳,臣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父为阳,子为阴。阳主阴从,故“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基义》)没有一样东西不受阴阳关系、矛盾法则的制约。阴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阴阳还推动天地的运转,人事的进行。四时是阴阳的消长形成的,春天少阳用事,阳气挺进,阴气退缩;夏天太阳用事,阳气大盛,阴气极弱;秋天少阴用事,阴气挺进,阳气退缩;冬天太阴用事,阴气大盛,而阳气极弱。阴阳运行不已,循环往复,四季也便年复一年地不断代谢。根据董仲舒王者法天的理论,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之德,君亦有仁威之德;时有四时,政亦有庆赏刑罚四政。天贵阳而贱阴,君亦应任德而不任刑。奉天道,顺阴阳,就四时有序,风调雨顺,祥物并出,否则就四时逆序,灾异并降。阴阳是天人之际的枢机,是权衡人事得失的天平,非常灵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概念,是我国古代智者对世界本源、万物类属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尚书·洪范》将五行抽象为五种物质属性;春秋时出现五行关系,即相生相克理论;战国邹衍将五行的自然属性引入人类社会,制造了五德终始学说。董仲舒将五行说中的物质属性、生克关系和五德终始的内容全盘继承过来,并将五行与天地、阴阳、四时联为一体,形成了他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董仲舒将原始的五行是五种物质属性的观念,提炼为五种德行。

《洪范》曰:“水日润下,火曰炎上,木回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就是水火木金土的物质属性,或功能。

董仲舒认为五行不仅具有五种属性和功能,更重要的是五种德行,曰:“五行,五行(音信)也。”(《五行对》)如“本主生而金主杀”之类,故有木德、火德、土德、金德、水德之称。将五行赋予了道德属性的内容,具有实践意义,五行原理也才可以广泛运用于人事政治之中。五行之间的关系是“比相生,间相胜”(《五行相生》)。即木火上金水五者,相邻的依次相生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三者又间隔一个相克:木克士,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关系是单向的,固定的,“逆之则乱,顺之则治”,不可逆转。五行的功能,首先是与阴阳“相与一力而并功”,形成四时;继而协助四时生成万物:“故少阳因木而起,助春之生也;太阳因火而起,助夏之养也;少阴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阴因水而起,助冬之藏也。”(《天辨在人》)其次,五行相生、四季相次的法则也是人间社会伦理的最高蓝本,他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五行对》)父子)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了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安防与消防、博物馆开放管理、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博物馆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博物馆人才战略、博物馆科学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教学相长文丛-教育和弦

    教学相长文丛-教育和弦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学者熊培云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他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热门推荐
  • 监察者日记

    监察者日记

    ps:本书非第一人称,若有不适,请直接跳过序章。”以命换命,以运改运。轮回共生,命运同契·····“伴随着耳边响起的呢喃声,白琉在新世界中苏醒。于此同时,如来世尊在西天低吟梵音:“世间众生凡有灵之物皆可觐见真理!”于是,名叫琉璃社的故事缓缓拉开了序幕!
  • 都市混乱武侠

    都市混乱武侠

    郭靖来了!杨康来了!欧阳克来了!欧阳锋来了!东方姐姐也来了!!!自从我遇到了那只眼神傲娇的土狗之后,我的小四合院就变成了武侠穿越众们的聚集点,从此我与好人之路渐行渐远……
  • 诸天噩梦世界

    诸天噩梦世界

    因为一个诅咒,张言每周五会被强制带入噩梦世界。他需要满足条件,才能逃出噩梦,否则将会被永久囚禁在里面。
  • 冯仑谈商录

    冯仑谈商录

    本书是一本对“冯言仑语”的现代解读,是一本现代年轻人创业的“启示录”。书中几乎包含了冯仑每个时段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在商业上的谈话。冯仑用诙谐、幽默、感性的语言表达出了商业上深邃的思想,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炉火纯青。作者也没有完全拘泥于谈话的本意,而是结合当前经济的热点,现实中的诸多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发挥,把冯仑的话阐释的深入浅出,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好读,而且读后能启发你的思考,让人深省。
  • 夕泽图

    夕泽图

    故事发生在夕泽城,终南山守护者碟仙在那年花朝节时去到山下的小镇,遇到了夕泽城的王子,两人相爱,这时,老国王病逝,王子回夕泽城继承王位,但临走前答应碟仙会回来和她在一起。谁料碟仙没有等来王子,来的却是带着诛杀令的机甲部队,碟仙产下一女后,在夕泽城被新王杀死。婴儿在树精的帮助下,被山下四方客栈的栈主收养。十八年后,当初的孩子都已经长大,随着小镇又一次被人有意洒下蛊毒爆发瘟疫,黎诺潜在的碟仙精神爆发,用蝶魂治愈人们,随后罗刹城,画影楼和北冥宫这三股明争暗斗了几十年的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人出现在了四方客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夕泽图。
  •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水浒求生记同人作品曾经睥睨天下的汉民族遭遇到了有史以来严酷的灭国惨案,王伦很心焦,肿么办?就靠梁山泊这帮老兄弟能扭转乾坤?
  • 全京城都劝我改嫁

    全京城都劝我改嫁

    丞相嫡女甄宝姝肤白貌美气质佳,可惜被个恶霸拱了。某天宴会,甄宝姝看向门外那满身煞气、身周三丈皆无人敢接近的恶霸。贵女们低声问,“将军好凶,杀气好重,他在家打人不?”甄宝姝点头,“打,他打人超凶。”众贵女怜悯的目送她亦步亦趋跟着恶霸将军走,这么听话,是被打怕了吧?回家后,恶霸将军温柔搂着她,“又在外面黑我了是不是?”她爱不释手的摸他脸,“怪你太俊了,我都很努力去黑你了,还是有好多人想做你小妾,愁人。”他轻笑着出谋划策,“那肯定是黑得还不够!明儿你就跟她们说夫君我鼾声像打雷,吃饭吧唧嘴,三月不洗澡,全身都有味。”她笑得花枝乱颤,一如初嫁他时那般少女姿态。他深情拥着她,能将她宠得白发苍苍时也如少女般天真烂漫,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甜宠,双洁,轻松萌文)
  • 陌上寻你千百度

    陌上寻你千百度

    【傲慢公主误惹银魅殿下】出版了,谢谢亲们的支持哦~一个16岁的少女,遇到一个帅气多金的殿下,他们之间要经历多少误会,烦恼,仇恨,,,会有怎样的爱情故事呢,,,“站住,别跑,小美女,陪哥哥玩一会”只见一团黑影紧紧追随着一个身穿紫色公主裙的女孩,女孩用出吃奶的劲拼命的跑着,,,,她,鬼灵精怪,调皮,傲慢,活泼开朗,他,冷酷无情,优雅,高贵,不容许任何人践踏他的尊严,当傲慢公主撞上冷酷王子后,两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当她遇到艰难的选择时,她又会怎样选择呢,是选择自己深爱的人,还是,,,,大家多多支持娜娜的文章哦~秘密会慢慢揭晓的哦~大家一定要关注娜娜哦~关注{傲慢公主误惹银魅殿下}哦~里面有你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哦~
  • 魂琰

    魂琰

    玄林,一个平行存在的古武世界。早在一百多年前,我们就与其建交,在各地开通传送界碑。双方贸易往来密切,文化交流频繁,逐渐掀起一股又一股移民潮。玄林中人称为我们这个世界为“邻舍”,寓意亲似近邻。
  • 皇上画风不太对

    皇上画风不太对

    因工作乘坐时光机回到北朝的安冉冉,一朝穿越到了原北朝未来皇后安冉冉身上,本以为,未来皇后变“太监”已经是最惨的了,却不成想,北朝皇帝的画风却不对了起来。安冉冉:“皇上,您、您、您冷静,我还是个“太监’,别过来!”北风辰:“朕控记不住朕寄几啊!”修复历史之路任重而道远,安冉冉哭哭啼啼的开始了矫正北风辰画风的悲惨生活……1v1双洁说明:因为作者本人就奇奇怪怪,所以笔下的女主也会很奇奇怪怪,此文女主并不是柔弱型,而是逗比放飞自我型,女主遇婊就婊,遇花变花,虽然肩不能抗,但是打起白莲花绝不手软,甚至还能给你表演一个当场辣手摧花,介意可避雷,误喷作者,作者贼玻璃心,你喷她就会喷回去的!日更求推荐票求收藏么么哒!